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是主体要素,居于主体位。
5、C【解析】只有C是最全面地概括了一定时期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的内容,他是一系列要素的总和。
6、A【解析】政府职能的实施有赖于多种手段的采用,包括行政、经济和法律及其他,其中最主要的是依法行政,即通过行政立法、执法实施其职能。这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7、C【解析】这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性质为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我国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而这种性质和利益上的一致性,必然要求法的实现主要依赖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遵守。
8、B【解析】这一原则是我国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罪刑法定原则,但社会生活和犯罪的现实是多样的,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也并非一概不考虑客观形势。刑法原则不是僵硬死板的。
9、C【解析】略
10、C【解析】这是党的基本路线中明确提出的奋斗目标,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愿望。但这不是一项基本国策,只能说是理想和目标,因此④是错误的。
11、C【解析】党的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12、C【解析】党的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3、A【解析】在自然界存在四种基本力:强力、弹力、引力和电磁力。前两者是短程力,后两者是长程力。
14、D【解析】公安局法制科是公安局的办事部门,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对外由公安局承担责任。
15、A【解析】略
16、B【解析】宪法具有最高效力是指当其他法律和宪法发生冲突时,不能违背宪法,这一效力的依据就在于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17、B【解析】法的指引作用是法的规范作用的首要体现,即对本人行为的指引。行为的主体是每个人自己。
18、D【解析】物质与意识何为第一性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是唯心主义的主张。
19、C【解析】这里需要法院审理后决定是否受理,法院可以受理也可以不受理,应该根据具体复议的事项和管辖的范围以及是否超过了法定的期间决定。
20、D【解析】我国《继承法》明确规定,法定继承中前一顺序的继承人排斥后一顺序的继承人,这是正确的,但同一顺序之中不分先后,平等享受继承权。
21、A【解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指的就是公民在法面前无特权,不论性别、民族、职业、地位等都平等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这充分体现了法律上权利的平等性。
22、A【解析】略 23、D【解析】略24、B【解析】略
25、B【解析】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26、A【解析】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一,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二,人口数量、密度增长率影响社会发展。其三,人口的构成,人口质量的优劣影响社会的发展。
27、C【解析】在提前履行不会给债权人造成损失时,债权人以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无故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承担。
28、C【解析】“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理论问题。
29、C【解析】根据公文写作的要求,上下级之间是不可以联合行文的,同级政府之间或者政府与同级党委或者人民团体之间是可以联合行文的。
30、C【解析】选项D为个人主义,B项为只注重工具理性,A项为管理模式的集权,均与目前人事行政发展精神不符。人本主义是人力资源管理时代最为重要的精神和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有四个:竞争性、平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行市场经济就是要把这些一般的市场经济特征同我国的具体经济制度结合起来。A体现的是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市场上就是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以及和消费者的不同形式的竞争;B从市场主体的角度看市场经济的平等性,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由企业自主权直接参与竞争;C政府不干预企业,负责宏观调控,让企业在宽松的开放的条件下充分竞争;D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都离不开健全的法制,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法制经济。
2、ABC【解析】我国新颁布的《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辞职的限制性条件有明确的规定,A、B、C三项内容属于第八十一条中的规定,而D项则属于辞退的范围。
3、ABCD【解析】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发展的,其中物质的运动是和静止对立统一的,理解静止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和方法。四个选项从不同的角度正确的分析了此观点。
4、AB【解析】量变不等于只有统一没有斗争,矛盾无处不在的原理告诉我们,在事物的量变之中仍是对立和统一的结合,C则为质变,不合要求。
5、ABCD【解析】这要求理解社会主义目标的实现途径,四个选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故全选。
6、AC【解析】行政职权的产生和方式只有原始性的职权或者通过有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依法授权,而内部和外部行政则是依据行政行为的对象和关系进行的划分。
7、ABC【解析】人们发现和掌握真理受到社会实践水平、历史条件和主体认识水平的限制,但不受客体条件的限制,故选A、B、C。
8、ABCD【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所有制结构、现代企业制度、宏观调控体系、价格制度与市场体系、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十四届三中全会对这一框架做了补充:农村经济体制、对外经济体制、科技教育体制、完备的法律体系。
9、BC【解析】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刑事案件:(1)反革命案件,危害国家安全案件:(2)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3)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10、ABCD【解析】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
11、ABCD【解析】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包括:(1)起诉,包括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包括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请求以及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2)请求,指权利人直接向义务人请求履行的意思表示。(3)许诺,即义务人在诉讼时效进行中直接向权利人做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
12、BCD【解析】设定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危害社会程度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成为行政处罚的依据。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13、AC【解析】政府机构作为国家社会管理的职能机构,是由各个职能部门构成的,在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我国的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政府机构管理权是由人民授予的,并对人民负责,故A项正确。在C项中,政府机构作为国家管理的职能部门,其管理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就要求了他们拥有行使广泛的行政管理权。
14、ABCD【解析】此题是考查对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理解和把握。理论创新就是理论观点、思想体系不断根据实践要求进行新的、创造性的提升和发展。实践创新就是指人们改造和变革客观世界的活动要富有创造性和超前性,在哲学上就是坚持题中所给定的A、B、C、D的内容,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有关原理。
15、AB【解析】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