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增收)现代农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9年起,中科院、禹城市政府、中国移动山东分公司三方合作,建设了覆盖各涉农部门,上联部、省、市,下联县、乡、村各级信息服务点以及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基层农户的农村信息化服务网络,通过整合农业种植、生产资料采购、农产品流通等权威信息资源,以无线农业信息机、嵌入式致富宝农业信息手机、电脑等为载体,依托强大的中国移动网络,第一时间将信息送达基层农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2010年到中科院禹城试验站考察时指出,“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唯独山东禹城是扎根在农户,扎根在农村,解决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根本问题。”经营麦子和玉米生意的禹城市毛庄村村民袁俊春喜欢用致富宝移动农信手机查询各地粮食价格信息,由于这种手机收录了农业新闻资讯、供求商情、市场行情、农业百科和用户信息等5大类26个项目的信息,袁俊春坐在家里就能了解全国各地的市场行情。“以前都是在家附近卖粮食,收购点说多少钱就多少钱,现在有了农信手机,能随时了解市场行情,一年算下来收入好几万块钱呢!”
8.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一个重大结构转变,就是农民的非农化,特别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有较强技能的农民大都流向城市,留在农村的以老弱妇幼居多。
2011年,根据央视《新闻1+1》专栏节目调查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妇女达4700万,留守儿童5000多万,留守老人4000万,农村留守人员总数逾1.3亿。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占6.8%;小学文化程度占32.7%;初中文化程度占49.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
湖北省公安县梦溪镇的张家玉老人这几天刚刚把3亩中稻收上来,“稻子是请机耕手收的,每亩地120元,请机耕手的钱是女儿给的。”张家玉快70岁了,显然已经没有力气自己下地干活。他的两个女儿嫁到城里,儿子带着老婆孩子进城打工,老伴跟着去照料孙子。不过这并不妨碍张家玉独自在家打理几亩承包地,因为“机耕地越来越方便了,一个人也能对付”。在河南许昌天和现代农业园区,一边是绿油油正待采摘的菜苗,一边是平展展的刚刚整作出来的菜地。几十个妇女正在低头抢栽菜苗。负责人说,园区需要大量蔬菜种植工人,但本地仅能招到很少一部分,因为熟练的蔬菜工越来越难找了,只能从外省大量招聘妇女。
在我国农村地区,这样的情景越来越普遍。从西南的广西、四川,到中部的湖南、湖北、江西,再到北方的河北、辽宁、吉林等地,一面是现代农业耕作技术和手段逐步推广,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劳作程度;一面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离开土地,以老人和妇女为主的“留守人员”成为务农主力。农村劳动力的减少由来已久。上世纪80-90年代,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离开土地,沿海外资企业以及随后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成为吸纳农民工的主力。据当时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统计,乡镇企业每年吸纳约1.5亿农民工。进入21世纪,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农业户籍人口限制条件进一步放松,外出务工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村人口进一步减少。在外出务工、户籍转移等渠道不断拓宽的同时,升学、创业等也成为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渠道。湖北省天门市是“高考大县”,每年有超过万名孩子通过高考离开农村,当地教育局领导认为,“这些孩子再回农村几乎不可能。”
地处山西省梁山区的临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农业主产玉米高粱等。全县57万人口中农业人口达50多万,农村劳动力30.1万。据调查,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9.15%,小学文化程度占44.49%,初中文化程度占34.99%,高中以上占11.37%。由于受教育年限短,文化程度低,许多农民对农业技术,特别是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普遍较弱。“现在农村的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了,留下种地的群体被称为’38-61-99’,即妇女、儿童和老年人。这些人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农业技术推广起来自然就有难度。”河北省柏乡国家粮食储备库尚主任道出了农机推广难的一大症结。他的说法也得到了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许主任的认可:“在各个行业中,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应该说是最低的。”
9.地处青海省海东地区的民和县多年来一直处于“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困境,3年前该县大胆尝试全膜双垄播种技术,从此为农民闯出一条脱贫增收的新路。民和县是典型的浅山地区,全县耕地面积64万亩,干旱山区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0%,如果遇到大旱年景,农民甚至颗粒无收。从2008年起,青海省农牧厅开始在民和县试种4650亩全膜技术农作物,主要种植玉米和马铃薯。这项技术的核心就是通过给庄稼覆盖全膜以达到集雨锁水的效果。为此,国家对每亩耕地补贴150元,青海省每年拿出70万元财政拨款用于购置农用设备,并组织专业农艺技术专家农民服务。万事开头难,专门负责技术指导的农艺师王国兰回忆道,“刚开始推广这项技术时,农民根本不相信,他们怀疑,几片塑料膜怎能让庄家增产?我们技术指导员就挨家挨户去做工作,还向农民承诺,如果达不到800斤的产量,就给他们赔偿损失,大家这才慢慢接受。”结果,示范播种大获成功,当年玉米亩产1300斤,比小麦种植亩均增收660元;全膜马铃薯与传统种植相比,亩增收290元,人均增收500元。全膜技术农作物的试种成功,彻底打破了民和县山区旱地农业发展的瓶颈,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
10.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还明确提出要“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首先要不断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一方面要提升公益性农技推广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技社会化服务,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引导和扶持科研机构、数学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种养大户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加快形成‘一主多元’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网络。”
作答要求
一、 认真阅读“给定资料1”节选的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部分内容,结合资料全文,指出这部分内容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2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300字。
二、根据给定资料内容,扼要解释什么事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简要分析这一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深入,条理清晰,总字数300-350字。
三、 针对给定资料反映的当前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府主管部门的角度,提出改进工作的基本思路(20分)
要求:1、问题定位准确;
2、思路或建议具体可行;
3、表达简洁,字数700字左右。
四、 “给定资料1”提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科技报告》提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知识的差距,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差距”请结合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和思考,自拟主标题,以“从2012年中央1号文件所想到的”为副标题,围绕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观点鲜明,分析深入;
2、联系实际;
3、表达简洁顺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2012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乡镇)
一、资料主题
2012年山东乡镇公务员考试考查主题是农业科技问题。材料主要从农业科技的角度入手展开。^91考试网专家认为,这一主题的选取意义重大。
“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当前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缓慢将直接导致社会发经济展不稳定,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不足。这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材料从中央一号文件的高度论述了农业科技的重要性,也从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的角度指出了政府今后重点工作。同时结合具体事例对当前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了详细论述,考生在具体阅读材料和作答时也准确把握其中的内涵和主旨。
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一直关注的问题,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是与三农问题相关,中央对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有关三农问题由此也成为了公务员考试的热门话题之一。此次山东乡镇公务员考试将三农问题作为考查对象并不意外。这一方面固然有职位要求的因素在,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当前农村存在的农业技术推广不到位、农民科技知识水平低和政府相关扶持力度不够的问题,导致农业增强、农民增收缓慢。从这个层面来看,中央重要文件和关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话题仍然是命题的重点。因此,考查的核心内容仍然没有脱离平时复习的一些核心热点问题。
二、资料大意
给定资料共10则,大意如下:
材料序号 |
材料大意 |
1 |
从中央文件的角度讲述了农业科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推进农业科技的进步。连续九年将农业科技相关政策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说明中央对农业科技的重视程度。 |
2 |
从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不足和农业人才总量不足等三方面说明我国农业科技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时也暗含了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势在必行。 |
3 |
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贡献越来越大。通过赵老汉和农业部副部长的采访的例子说明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存在很大问题。 |
4 |
杨翠明站长的话指出了农业科技推广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农民认识程度不够、技术人员自身农技知识不足、技术设备缺乏、人员配备不足和行政事务过多以及投入不足等因素。 |
5 |
通过陈云贤站长的话也指出农业科技推广问题产生的原因:农业科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人员老化严重且人员不足。另外,张局长的话从人员配备和投入以及政府观念层面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
6 |
从菜农“韩进事件”入手讲述农民对于市场信息把握存在的不足,即市场信息不对称造成了“菜贱伤农”的后果。同时也指出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 |
7 |
以禹城为例简述了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情况突出说明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
8 |
重点指出当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状况,即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下。 |
9 |
民和县通过加大投入、积极推广先进农业科技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
10 |
阐释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提升农技推广服务的具体措施。 |
三、作答关键
本次考试共4道题目,每道题目作答所需注意的关键不同,列举如下:
题号 |
作答要求 |
作答关键 |
作答难度 |
1 |
认真阅读“给定资料1”节选的2012年中央1号文件部分内容,结合资料全文指出这部分内容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
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300字 |
1.作答时要留意作答对象:2012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科技。
2.要点要全面,准确反映文相关信息。
3.可从农业科技重要性、工作重点和具体推进工作的政策措施进行展开。
4.要有条理。 |
★★ |
2 |
根据给定资料内容,扼要解释什么是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简要分析这一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观点明确,分析深入,条理清晰,300-350字 |
1.首先分清题目数量,该题包含了两道小题,一是解释什么是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分析原因。
2.作答要有条理。 |
★★★ |
3 |
针对给定资料反映的当前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府主管部门的角度,提出改进工作的基本思路。
1. 问题定位准确
2. 思路建议具体可行
3. 表达清楚,700字左右 |
1.准确定位问题,要全面;对策要有针对性,语言要简明。
2.作答本题要分为两步:首先,对当前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概述;其次,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3.注意结构,先问题后对策,要条理清晰,不可出现逻辑混乱现象;最后,对策一定要有可行性,切不可脱离材料。 |
★★★ |
4 |
给定资料1提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科技报告》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