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开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据此,对拟公开信息是否涉及国家秘密不明确的,应报送保密工作部门审查确定,同时听取业务主管部门意见;对是否属于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不能确定的,应当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查确定。特殊情况处理程序。拟公开上级或者同级其他机关尚未公开的信息,应经信息产业机关审查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公开。但是,因工作需要,上级主管机关在进行保密审查后,可以公开下级机关尚未公开的信息;对于仍在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信息,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公开的,应当首先由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或者上级机关依法解密,之后再进行保密审查,确定是否可以公开;对秘密期限届满的国家秘密信息,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公开的,仍然应当按照保密审查程序进行审查,确定是否可以公开。
11.瑞典1766年制定了有关著述与出版自由的法律,此后许多国家相继进行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其中包括信息豁免公开及相应的审查制度。豁免公开的信息就是可以或应当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换言之,就是要予以保密的信息。豁免公开的范围通常包括国家秘密、机关内部事务信息、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决策前的内部讨论信息、侦查和刑事执法信息、其他法律明确规定不予公开的信息等。决定豁免公开主要通过利益平衡。以英国2000年信息公开法为例,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公共利益,即通过信息公开获取的利益不能以损害公共利益为代价。如果一项特定的信息一旦公开,将会或者可能会给公共利益造成损害,该项信息就应当不予公开。二是第三方利益,即通过信息公开获取的利益不能损害第三方利益。豁免公开可以分为绝对豁免公开信息和一般豁免公开信息。对绝对豁免公开信息,行政机关不仅可以不予公开,还可以拒绝告诉信息申请人,政府是否拥有该信息。因为对某些信息来讲,政府只要回答是否拥有,就已构成披露。关于由谁决定信息可否公开以及怎样审查,大体有三种做法,一是由行政机关首长负责,二是由信息专员负责,三是由专门委员会负责。有的国家的信息公开法还对保密审查中涉及部门之间的协调作出了规定。
12.在当前我们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存在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如某政府部门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人员告知网站信息管理员,除会议纪要、请示报告不能刊登在互联网上,其他都能公开,结果网站信息管理员将数份涉密文件刊登在互联网上,造成泄密。再如某政府部门收到上级发送的机密级文件后,有关负责同志违反规定擅自批准将文件进行了转发,并将转发文件在政府网站上予以发布,造成泄密。
13.南方某市政府网站发生的网络事件可以说是较典型的。2006年11月5日上午,南方某省保密局督查处干部小陈在例行上网搜索中,发现一个地级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上完整刊登了一篇当地领导在某涉密会议上的讲话。凭着职业敏感性他马上判断此文属机密级国家秘密。小陈还在该网站的“政策信息”栏目中发现,贴着“中央C部委关于某项政策的调整意见”的标题和内容摘要。他点击“摘要”后的“详文”进入该网页。赫然发现上面登载的竟是一份中央C部委文件的全文。小陈拉动鼠标浏览全文,并未看到标注有五角星和密级。从文件的标题上,小陈知道这份文件的内容涉及到许多企业的利益,其中谈到的问题正是目前网上爆炒的热点,经常上网的他对此略知一二。但是,中央C部委文件是否涉密他尚不清楚。
下线后,小陈和处长一起向省保密局领导做了汇报。按照领导的要求,他随后通过专线电话向该市保密局取得联系,并赶赴该市实地调查和了解情况。
关于当地领导在某涉密会议上的讲话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10月30日,该市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处的工作人员王某在更新市政府门户网站的新闻栏目时,回想几天来政府组织的大小活动,他准备把该市某领导参加的一次重要会议,作为自己此次更新的重点内容,他很快借到了相关领导在这次会议上的讲话稿(未标密)。拿着讲话稿,王某匆匆走进了机关文印室,复印了该文件。
按照市里的有关规定,所有信息上传门户网站前都要进行保密审核。王某拿着复印好的文件,找到了市政府办公室综合四处副处长孙某,请他审核把关,不想正赶上孙某忙于其他工作。急匆匆的孙某没有审看文件,他告诉王某:领导讲话可以公开。王某遂将复印的讲话稿刊登在市政府的门户网站上。
小陈随后询问第二份文件是否涉密和上网过程,该市办公室主任答复,这的确是一份涉密文件,是5月下旬中央C部委作为国家秘密文件下发的。“是通过机要渠道下发的,我这里有收件登记。”而随着调查的深入,小陈发现情况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
该市近年来经济发展很快,市内有出口保税区、工业开发区等,聚集了众多的国内企业和“三资”企业。市政府领导要求网站为企业和用户着想,增加工作透明度,及时公布国家和地方相关信息。该政府网站努力及时发布政策信息、答疑解惑,受到企业和用户的欢迎。
但同时,政务网站工作人员也有苦衷,主要是信息量大,而人手少,当相关责任人外出办事或请假时,就由其他人代做。那天,市政府办公室打电话给网站,让他们来人,说是上级单位有新精神,要在网上发布。恰逢那个责任人不在,于是负责技术维护的网管代替去的办公室。到了办公室,网管看到那份涉密文件后,正要做摘录,办公室一位干部拿出一个优盘,说这里有电子文本,可以拿回去摘录编辑,同时让他只摘录要点,不能全文转载,优盘要及时归还。那位网管当然很清楚这份文件的关注度很高,在抢新闻意识的驱动下,他还是忍不住把文件全文贴到网页上发布了,最终酿成了泄密案。
在小陈了解网站工作制度,特别是保密制度时,领导一个劲儿地表示本单位对保密工作高度重视,经常搞保密宣传教育,但一说起相关责任和保密制度就有点王顾左右而言他,显得底气不足。当小陈看到该单位的工作制度时,发现这些规定不够细致,只有工作流程和大致分工等,且还存在严重缺陷:涉密信息发布的审批制度,空白;保密责任规定,空白;违规处罚规定,还是空白。整个网站管理制度中关于保密工作的规定只有“要注意保守国家秘密”、“要开展保密教育”等区区几句话。
14.当今世界各大国无不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其中,美国向来以严厉著称。自1940年富兰克林·罗斯福颁布第8381号总统行政命令《部分军事关键设施或设备的确定》以来,美国已先后颁布了9个总统行政命令,详细、系统地规定了美国的定密、保密制度。其中,现行有效的是前总统布什在“9·11”事件后颁布的第13292号总统令,保密管理措施较之前更加严厉。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在延续布什政府政策同时采取了更严格的信息安全和保密管理措施。
15.美国的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中,物理设施保密管理是最为传统、基本的方式。按照制度要求,保密信息产生后必须在符合安全保密要求的物理设施中保管,配备安全防护设备、健全安全防护制度。如,绝密级信息必须在美国总务管理局批准的保险箱内存放,经过审查的看守或警卫须不间断地看护或者每隔2个小时检查一次保险箱,同时安装入侵监测系统,警卫人员应当在报警15分钟内到达。机密、秘密级信息的物理保护要求相对宽松,但也必须在与绝密级信息相同标准的保险箱内存放,只是不必采取配备警卫、安装入侵监测系统等补充控制措施而已。美国对涉密人员的管理,主要是指对拟接触秘密信息人员的经历、性格、感情稳定性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背景调查,以确定是否适合接触秘密信息。他们将通过审查确保涉密人员可靠作为保密工作的“三大支柱”之一,并就涉密人员审查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美国对秘密信息的接触范围实施了严格限制。控制秘密信息接触范围的核心思想是,只有确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人员才可以接触秘密信息,接触秘密信息的人数应当限制在履行工作职能所需的最低限度内。美国保密问题专家认为,就泄密而言,秘密信息的分发人数与泄密的可能性成正比,即接触秘密信息的人数越多,泄密的可能性就越大。因而,《接触秘密信息的规定》明确规定,被认定有资格接触秘密信息的雇员,如果确有知悉秘密信息的必要,才能接触。为了应对网络安全,美国早在2003年就出台了国家网络空间战略。2008年1月布什又签发了54号国家安全总统令和23号国土安全总统令,进一步提高网络监控、打击网络犯罪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能力,全面推进美国政府网络安全建设。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继续将保护信息网络安全作为美国新时期国土安全策略的重点。
16.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保密工作。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保守党的机密,慎之又慎。必须十分注意保守秘密,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邓小平同志强调,今天的环境比过去更为复杂,保护我们的机密比过去任何时候更为重要。革命的胜利,很容易产生麻痹和疏忽,这就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江泽民同志提出,革命战争年代,保密就是保生存,保胜利;和平建设时期,保密就是保安全,保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确保党和国家秘密安全,保障党和国家事业顺利推进。
三、申论要求
(一)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符合给定资料的内容,对符合的选项,在括号内打“√”;对不符合的选项,在括号内打“×”,对于你认为不符合的选项,分别说明理由。字数不超过200字。(15分)
A.在涉密领域,纸介质载体只能用以承载国家秘密。()
B.当今世界各大国无不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如美国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即物理设施保密管理、涉密人员管理和网络安全保密管理。()
C.OA系统保护被攻破,造成涉密文件泄露表明:不得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器放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也不得在未采取保密措施的互联网及其他公共网络中传递国家秘密。()
D.为防止手机成为泄密源头,一般不允许带入涉密会议场所,或保密要害部门、单位,如因特殊需要,应将手机关机后带入。()
E.党政机关是国家秘密生成的重要源头和运转枢纽,机关工作人员是国家秘密信息及载体制作、使用和处理的主要承担者,我国保密工作领域中的涉密主体由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两方面构成。()
(方格略)
(二)概括资料第2、3、4段的中心意思。(10分)
要求:语言精练,层次要点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
(方格略)
(三)根据给定资料,归纳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信息审查方面的内容和要求。(10分)
要求:文字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
(方格略)
(四)请仔细阅读给定资料,回答下面两个问题。(25分)
1.南方某市网上泄密包括哪些泄密事件,原因和问题是什么?(15分)
2.阐述信息公开与保密的关系。(10分)
(方格略)
(五)请以“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为主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全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