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06年浙江省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二)
2016-03-13 12:31: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要几万元以上,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只能倾尽所有,甚至借钱让孩子到名校上学,心里充满了怨气,2003年我省查出学校违规收费金额15699万元,乱收费案件190件;150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9人被撤消校长职务,20048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上半年价格举报6大热点,教育乱收费投诉高居价格投诉榜首。此间也有媒体披露说,“官方统计”,或据“有关专家”保守估计,中国十年来教育乱收费已达2000亿元。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在欧美一些国家看来,教育不公平是一种国家危机。

  (202004年中国按照名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1487美元,排世界各国的107位,预计2005年预算内财政收入为人均2310元,而美国2004年财政收入为人均1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万元;2004年中国城市化水平4167%,有75705万人在农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到,我国农业人口比重之多排在缅甸和越南之后,为世界前几位;2004年中国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为45亩,日韩等国在13亩以上,俄美英法加澳等国为55-1600亩。财富和资源的分配不能脱离中国目前和将来一个阶段中人口多、土地少、农民多,人均GDP水平还很低这样一个国情和国力。在目前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要尽快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离不开效率二字。讲公平就会不可避免地牺牲效率,最终导致的结果将会是大家都贫穷。经济开放以前,我们长期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分配中平均主义普遍存在。“大锅饭”现象随处可见。割裂了收入与贡献的联系,使经营生产无动力,使劳动群众无积极性,这必然限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行市场取向的改革后,逐渐讲求效率,拉开收入差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从农村到城市,经济活跃起来,成效显著。随着市场经济理念和运行规则深入人心,由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取得的高收入和由此扩大的收入差距,已为广大群众所理解,认同和接受,随着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的水平,只要国民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不平等程度会自动缓和。

  (21)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阶段,是社会经济激烈变动时期。“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伟大的普世价值,当和平成为世界的普遍现实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和平”上睡大觉。

  

  三、申论要求

  1、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概述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20分)  

  2、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材料中有两种不同倾向性的观点,请对这两种观点分别加以概述并谈谈你的看法。字数不超过500。(30分)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满,论述深刻,有说服力。(50分)

 

 

2006年浙江省录用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申论试卷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A

 

  1、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概述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20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行业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问题却比较突出,加之国际规则的不公平造成贫富差距较大。因此国家运用法律税收等手段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

  社会发展尤其是教育、卫生等方面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分配水平低、不合理,乱收费现象严重。

国家应当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坚持在国际交往中维护国际公平交易。

                                                                                     

2、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材料中有两种不同倾向性的观点,请对这两种观点分别加以概述并谈谈你的看法。字数不超过500。(30分)  

 

  公平和效率是一对矛盾,对二者关系的判断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

  材料中体现的两种不同倾向性观点为:一,坚持公平优先。主张吸取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充分认识到经济、科技、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重视公平就业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同时指出我国由于中低阶层购买力低造成内需不足,就业率低,只有坚持公平优先,才能实现经济繁荣。二、坚持效率优先,加快发展,提高综合国力。指出计划经济时代一味追求公平的结果导致贫穷,而通过市场的引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措施,经济活跃起来,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会自动消除。

  评价:前者片面强调公平,而抨击效率的弊端,是不科学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社会保障可以协调运行,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并且建立在一定财富积累的基础上。中国的中低阶层购买力低除了历史原因外,还有政策、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等因素,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社会出现了不公平因素,或者说社会分配不均,并不能否定效率的作用。后者片面强调效率,是我们应当坚决反对的,特别是垄断经济的存在,城乡、区域的政策倾斜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讲公平也不是要牺牲效率,而是在公平的基础上坚持注重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巨大经济成绩的同时,亦造成了很说社会问题,如果继续否定公平,忽视社会保障,不但经济无法正常运行,而且有崩溃的危险。

总之,我们既要讲效率,又要坚持公平,不能厚此薄彼,尤其要防止以发展经济为名损害广大群众利益的行为。坚持效率和公平协调才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长久之计。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满,论述深刻,有说服力。(50分)

 

坚持社会公平 实现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打破了平均主义的羁绊,实现了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成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大国。但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一项数据,目前中国基尼系数为0.15,已经超过0.4的警戒线,占人口20%的最贫穷人口在收入或消费中所占的份额只有4.7%。同时国内居民收入差距自2003年以来急剧加大,目前已达到第二严重的“黄灯”警戒水平,今后五年内若不采取有效措施,讲恶化到“红灯”危险水平。

  应当看出在世界各国的这场拉力赛中,中国还是存在较大不足的,其原因主要为:

  1.观念上,一直以来过分注重效率而忽略或者放松了公平,一位市场经济就是经济发展,没有考虑到全面的整体的协调。

  2、不科学的政绩观在作怪,只要把GDP搞上去,就以为万事大吉,盲目追求高投入。

  3、国家政策上,优先发展东部地区,并实行各种税收灯优惠措施,同时牺牲农村发展城市,存在片面性。但是应当看到的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不是要否定发展,而是要建立科学发展观,在充分认识以上问题的同时,实现公平基础上的社会再发展。让效率在坚持社会公平的基础上发挥更大作用。

  坚持社会公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努力做到:

  1.坚持以人为本,改变传统的观念,注重公平的发挥。我们要勾践和谐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就不可能只关注上层,而应该把眼光放低,把提高中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放在及其重要的地位。

  2.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改变现有的政绩评价体系。长期以来以GDP为衡量政绩的唯一标准,虽然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嘎展,但是社会发展却远远落在后面。教育、科学、文化一直处于被冷落的境地,经济和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不仅造成经济发展后劲乏力,而且隐藏着巨大的社会危机。只有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将人民的疾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才有可能保障经济的继续发展。

  3、全面协调区域经济、城乡经济的发展。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形势明显好于西部,城市明显好于农村,一方面刺激了西部农村要求发展的愿望,另一方面却由于差距过大,严重打击了这些地方的积极性。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单靠一部分区域是不行的,不是我国要建立的小康社会。要加大对西部的投入,同时东部地区要扶持西部,鼓励东部企业到西部投资。要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扶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政策,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良性循环。

  4、切实提高保障水平,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进步一步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农村人口逐步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扶持和鼓励,从财政、税收灯方面予以支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合同用工制度,保障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民工利益,解决农民工在务工中的制度性障碍;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贫困人口、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医疗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利用国家、集体、个人三股合力解决“看病难”问题。

 

总之,社会公平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措施,只有我们坚持在社会公平基础上发展经济,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只有切实保障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才是我们要谋求的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B

 

  1.答案提示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GDP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GDP占有量非常低,资源及财富分配不均、资源享用机会不平等。不公平主要表现在:(1)收入不公平,行业间、东西部城市间、城乡居民间收入分配不均;(2)贫富差距巨大;(3)医疗保障落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4)国际上不公平的农业补贴等等。这一系列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不仅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还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我国政府开始从政策上不断进行调整,建设和谐社会。

 

  2.答案提示

  材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经济发展的效率要以公平为基础,当前的贫富差距都是因为发展经济过程中都只注重了效率,而“兼顾公平”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当前需要以效率优先,大力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了自然能解决公平的问题。其实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和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之间也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这种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效率决定公平,效率为公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可以说没有效率也就没有公平。可见,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公平是效率的产物和表现,公平会随着效率的提高,不断演变和发展。另一方面是公平反作用于效率。具体表现为:一是公平分配促进效率提高。二是分配不公阻碍效率提高。就微观经济领域而言,个人对分配公平与否的判断,将直接影响其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影响其投入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就宏观经济而言,收入分配公平与否会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以及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与资源的配置。如果一个国家出现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导致两极分化。相反,推行平均主义分配原则,人为抹煞劳动及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上的差异,使收入差距过小,就会挫伤人们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从而减少生产要素的投入,降低生产效率。可见,只有当收入分配较为合理时,才容易达到总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5年浙江省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