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旅游业稳居中国海洋经济总产量前列,占比高达31.2%,可见滨海旅游业是海洋经济核心产业之一。
浙江省有甬舟、温台、杭州湾三大滨海旅游区,与佛音缭绕的普陀山、大名鼎鼎的桃花岛同处一隅的舟山市六横岛,虽然在旅游开发上逊色不少,但其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优势,为六横镇大力发展船舶修造、港口物流等临港产业插上了翅膀,现在建的有矿石中转码头、PX储运、新能源燃料乙醇、电厂等项目。然而,岛上淡水资源匮乏,已成为严重制约六横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2003年,浙江省在岛上启动了全国最大的10万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目前一期工程已经达到一天2.25万吨的海水淡化处理能力,即三四天淡化一座小二型水库的蓄水量。
在海水淡化项目中,提取淡化水后剩余的浓海水,一般都通过浓海水排放管道引至深海区排放,但是大量排放后会改变区域海水浓度,从而影响海洋生物生长。六横水务有限公司想到了与盐场联姻,以边是海水淡化,一边是盐场晒盐,中间连上一根水管,浓海水直接成为盐场的原料,从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达到海水综合利用的目标。“这只是海水综合利用的第一步。”六横水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除了利用盐场晒盐,浓海水还可以用于提取钾、镍等元素,今后还能进行盐化工、特种养殖等深度开发,如条件适合,他们将利用浓海水在附近建设类似“人工死海”的旅游项目,从而使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形成良性发展的产业链。
资料10
2011年4月13日上午,国家海洋局联合沿海有关省、自治区海洋厅(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我国首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入选名录岛将面向社会出让使用权,最高使用年限为50年。此次国家集^91考试网布的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涉及浙江、山东、江苏、福建、广东等8个省区,共计176个无居民海岛,其中浙江有31个。海岛开发利用涉及旅游娱乐、交通运输、工业、仓储、渔业、农林牧业、可再生能源、城乡建设、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2011年11月12日全国无人海岛在宁波展开第一拍,浙江象山县的大羊屿以2000万元的价格顺利找到“岛主”。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先关人士介绍:“我省此次推出的第一批31个无居民海岛,相对来说其开发条件较好,与陆地距离比较近,岛型岛貌比较适合进行开发和利用。海岛是海洋开发的前沿阵地,无居民海本身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吸引浙江丰厚的民间资本来投资,必将推动我省海洋经济的发展。”
2011年11月,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了黄泽山石油中转储运项目。该项目是我国第一个民营企业进入原油(燃料油)中转储运的项目。黄泽山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够为各大炼化企业和油品使用单位提供服务,对降低炼化企业的运输成本,保障炼化企业的原油供应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舟山逐步建成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中心、提升我国大宗商品交易中的话语权也有作用。根据舟山海洋经济的规划,10年后舟山群岛新区将金城全国重要的油品中转贸易储存、铁砂中转贸易、煤炭中转加工配送、粮食中转加工配送等六大基地,为解决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支撑。
资料11
夏宝龙省长在2012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和义务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我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终于引擎。要举全省之力抓落实,先行先试求突破,促进海洋经济与山区经济联动发展,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努力形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增长极。”
根据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规则,到2015年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6万亿元,海洋生产总值接近7000亿元,三次产业6:41:53,海洋新区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0%以上,科技贡献率达70%以上,清洁海域面积达15%以上,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9.2亿吨,形成较为完善的“三国领先,海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海洋经济强省目标。到2020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20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5:40:55,科技贡献率达80%左右,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省。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将有效提升浙江在全国发展中的地位。中央对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定位是“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对舟山的定位是“舟山群岛新区”。示范就是探索引领,新区就要先行先试。“示范”和“新区”这5个字是中央赋予浙江的大政策,中央期望浙江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征程中出新招、闯新路、攀新高。
作答要求:
第一题:根据给定资料,概括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条件。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字数不超过500字。
第二题:“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是浙江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请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准确、全面、有深度。字数不超过600字。
第三题:围绕给定资料主旨,联系浙江实际,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观点正确、结构完整;(2)论述深刻、条理清晰;(3)字数1000-1200字。
2012浙江申论真题及答案解释
第一题:根据给定资料,概括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条件。(25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字数不超过500字。
【作答思路】本题属于归纳概括类题目,根据题目要求在作答过程中,应该注意两方面内容,一是答案来源于材料;二是概括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而非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所以,在具体作答过程中既要全面又要准确。
本题可以采取总分结构进行作答,即首先总结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条件主要表现在区域优势和政策优势,然后分别从这两个方面阐述。
【参考答案】
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条件主要体现在区域优势和政策优势两个方面。
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区域优势有:第一,浙江省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海岛占有量居全国之首;拥有世界级深水港群、海洋捕捞量占全国第一;海洋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海洋能源十分丰富,利用率极高;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第二,浙江省经济资源充实。浙江省经济发展一直居全国前列,海洋经济发展起点高;民间资本十分雄厚,可以海洋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第三,浙江省人文资源浓厚。浙江省有着“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和浙商们塑造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创新的”浙商品格能够支撑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
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政策优势有:第一,中央的政策支持。2011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2011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示范区”和“新区”是中央赋予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大政策。第二,个别垄断领域政策松动。近年来,随着行业垄断的打破、限制政策的减少,浙江省的民营资本进入的领域不断扩大,民营资本的解放,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资金支持。
第二题:“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是浙江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请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25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深度。字数不超过600字。
【作答思路】此题要求谈谈对给定话语“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是浙江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的理解,由此可以判断出这是一道综合分析类试题。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有“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重要引擎”,因此要重点围绕这几个方面之间的联系来作答;要求中提到全面、有深度,需要考生在分析时要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和深入性。同时字数限定在600字以内,考生要先对作答篇幅做到心中有数。
我们可以看到,这句话出现在材料的末则即“资料11”中,因此作答的范围很可能是所有材料。根据综合分析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一般作答思路,我们可以从材料中分别寻找要点。
“重要引擎”意为具有推动作用,即推进这一建设可以成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后,需要对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分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阐述浙江现状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从“资料5”第一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浙江在自然条件方面和工业内部结构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和问题;另一部分阐述海洋经济的产业链条对于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而且浙江恰恰具有发展这些产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资料5”中提到浙江在海洋经济方面的自然优势,如气候适宜,海岸线长,海岛众立,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且拥有丰富的海洋新能源等,“资料9、10”在具体阐述海洋经济的产业优势在浙江的体现,如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启动、对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以及能源中转贸易加工项目建成等。
“资料6、7、8、11”中都含蓄地提到了很多关于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方面的积极措施,同时“资料5”中也例举了一些国家在发展海洋经济上的经验以供参考借鉴,可以总结出法律政策、技术创新和资金支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经过提炼,将各个要点进行分析加工,按照思路有条理地作答。在组织答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题目要求,严格按照要求回答,注意把握好作答字数。
【参考答案】
这句话表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一步,已成为浙江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力,是浙江经济新一轮发展的突破口。
一方面,浙江资源相对短缺,且经济发展方式仍属外延扩张的粗放型模式。自然条件上,陆地资源贫乏,本地能源总消耗量不足,能源原材料对外依存度高;产业内部结构上,高污染排放产业比重大,资源过度消耗现象普遍,环境污染严重。这些现状决定了浙江亟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
另一方面,海洋经济的产业链条对于转型升级至关重要,浙江恰恰具有发展这些产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环境方面,浙江气候适宜,海岸线长,海岛众立,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且拥有丰富的海洋新能源,与悠久的文化积淀相融合形成独特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产业优势方面,一是浙江具有深水良港优势,可为港口物流等临港产业搭建平台;二是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的启动利于海水的综合利用,并可通过深度开发形成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的良性发展产业链;三是对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能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可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四是能源中转贸易加工项目的建成能为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推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建设对于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需政府在法律和政策上给予保障,需企业技术上的研发与科研创新,需民间资本在各领域的全力投入,充分发挥其对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作用。
第三题:围绕给定资料主旨,联系浙江实际,自拟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50分)
要求:(1)观点正确、结构完整;(2)论述深刻、条理清晰;(3)字数1000-1200字。
【写作思路】
2012浙考作文题首先要求联系浙江实际,考生的立意基点须从浙江实施“三大国家战略”的背景出发,并适当联系浙江的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匮乏等省情和“两创”战略、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等省策,提出符合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观点,如此也才能做到“观点正确”;其次,要求结构完整,写法上必须题、首、尾、颔、腹五部分俱全,有头有尾,有过渡、有主体,铺垫性、引导性的分析引论与主体性的对策正论要布局有方、表述完整;再次,论述深刻,通常需要观点与事实相结合,进入浙江的现实情况中去,再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社会低碳变迁的需要与可能延伸出来,将当前与长远、现状与未来嫁接起来,充分使用论据,表里一致、以论据为论证服务、以论证为观点穿针引线,实现论述的深刻;最后,还要写出清晰的层次和条理,如从提出问题到分析意义、必要性重要性,到解决问题的政策战略、具体措施,再到总结前瞻,从总领论述到具体分析、对策阐述,再到概括结论,总——分——总,背景目的——意义重要性——对策措施——结论,循主线、按顺序表述,符合行文法则,由此层次和条理自然分明。
具体论证,可以透过3个视角审视海洋经济发展:一是海洋经济发展对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的作用,从海洋经济是蓝色经济也是绿色产业的角度,提出有利于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二是促进浙江经济实力的增强、开拓经济发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