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09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真题及答案(二)
2016-03-13 13:51:2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长队。由于粮食工作不力,
H国总理在一片指责声中黯然下台。

    9.下面是记者就我国粮食问题对国家粮食局领导Z先生的采访摘录。

    记者:您能不能介绍一下目前国家粮食库存情况?

    Z先生:我们这几年的抽查,包括我们当前掌握的情况,都表明我们的粮食库存量是真实可靠的。

    记者:人均耕地面积在减少,您对此怎么看?

    Z先生:耕地是在减少,但党和国家对这个事情非常重视,18亿亩耕地的红线是不能破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保证。18亿亩耕地,意味着我们能够保证粮食产量至少在1万亿斤以上,从现在的消费水平看,这能让我们的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记者:2008年大家对粮价问题都非常关心,您觉得粮价什么时候会见底,大概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价格水平?

    Z先生:2008年供求基本平衡,主要粮食品种小麦、稻谷、玉米供大于求。在这种情况下,粮价很难涨得很高,如果说出现了粮价涨得很高的情况,国家也一样有能力采取措施来平抑。我们有足够的库存,使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对此我们很有信心,也请大家放心。但是对于有关部门来说,要解决好粮价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种田补贴,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调控好农业物资的价格。如果这两方面的问题解决好了,粮价问题或许根本算不上一个问题。

    10.据悉,今年我国粮食总产有望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连续5年增产。但是工、某专家认为,我们绝不可高枕无忧。他说,从长期来看,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农产品作为发达国家重要的金融工具,将一直被作为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使用。伴随着生物能源大面积铺开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就是明显的例子。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几十年前曾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转基因产品,是美国控制粮食的手段之一。比如玉米,原产墨西哥,是当地人的主食,美国利用高科技手段研制出的转基因玉米大量时入墨西哥,结果是墨西哥农民必须向美国购买转基因玉米种子,而美国则把自已的转基因技术当成受保护的专利。这是要挟以此为生的其他国家农民的专利。

    他认为,国内情况不容乐观,近年随着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致使大面积耕地荒废,我国农民的种粮意愿在下降。政府补贴赶不上化肥、农药等农资上涨的速度,近年,化肥与农药价格等均处于上涨期,即便在政府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的前提下,部分双季稻主产区仍有双季稻改种单季稻的趋势。

    11.今年9月胡锦涛同志前往河南考察后,网上有作者发展了一篇粮价的文章。其中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要鼓励粮食生产,基本的政策取向是提高粮价和补贴,降低农资成本。但种粮食补贴受制于财政状况,不可能无限扩大。所在,粮价才是粮食政策的关键。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而言,粮价上涨比增加补贴要实惠有效。按2007年的粮食产量,中央财政1028亿元的重量补贴摊到每公斤0.2元。也就是说,粮价每公斤再上涨两毛,农民兄弟就能把从中央财政获得的种粮补贴挣回来。这两毛的涨幅,按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75.92公斤粮食来算,人均支出仅加15.2元。如果每公斤涨五毛呢,那么就可以增加农民收入2570亿元,而这换成财政补贴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实现。因此,只要粮价上去了,农资价格涨一点没关系,补贴低一点也没关系。

    我们现在之所以不敢大幅提高粮价,是提忧粮价上涨影响低收入人群,其实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因为农民基本上不需要买粮,完全可以种粮来满足自已吃的需要。因此。真正受粮价上涨影响的是城镇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者,但这种影响完全可以通过补贴来避免,而且这种补贴,要比种粮补贴少。我们可以测算一下:2006年城镇居民低收入的人均粮食消费为78公斤,按占城镇人口比例20%计,为11541万人。假设粮食价格每公斤上涨0.2元,那么低收入人群每人增加粮食消费15.6元,如果这部分钱全部由财政来补贴,仅需18亿元,远远低于1028亿元的种粮补贴。即使财政给所有国人都补贴,上涨0.2元,也仅需支出200亿元,还是要比种粮补贴节约。

    粮价上涨的受损者,一是政府,因补贴低收入人群而支付财政资金,但前面算过,规模不大,政府完全可以承受;另外的受损者则是城镇居民中的中、高收入人群。但这部分支持对他们的消费总支出来讲并不大,相信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农村支持城市那么多年了,现在确实该城市反哺农村了,提高粮价其实是效应最直接的一个反哺政策。

    因此,在当前的政府框架中,提高粮价是关键多策、点睛之笔。

 

 

 

 

三、作答要求

   粮食危机作答要求:

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二、本题仅限报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 对“给定资料3中林老板的心态进行分析,并指出他的心态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20分)

要求:观点鲜明,分析恰当,不超过200字。

2. “给定资料11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策略,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例清楚,不超过400字。

 

三、本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 “给定资料5对内地省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专业”的口号提出质疑,请对他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例清楚,不超过300字。

2. 某学术团体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我国粮食问题召开研讨会,在关于解决问题对策的讨论中,有人发表了“四点对策”:

其一,建议加大农业投入,以使粮食产量满足人类不断增加的需求,我国粮食生产有很大潜力,只要持续加大农业投资,我国的粮食产量就不仅完全可以在长期内满足国内需求,而且可以保证出口。

其二,建议科学地分配全球粮食,近年随着全球能源供需矛盾凸显,石油价格上涨,一些国家把粮食加工生产成生物燃料。当欧美一部分人填满他们油箱的时候,很多人正为如何填饱他们的胃而苦苦挣扎,要优先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科学地解决全球有限粮食合理分配的问题。

其三,建议大力倡导粮食节约,据某市场调查显示,该市饮食行业及单位食堂的就餐者,平均每人每天浪费大米14克,每天浪费大米多达7000公斤,如果在全国调查,粮食浪费一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要厉行节约,这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重要保证。

其四,建议切实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国际组织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关政策和指导,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向受到粮价攀升冲击严重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近期紧急粮食援助,并对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在长期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给予切实帮助。

这“四点对策”,内容上,表述都存在问题,请指出这份“对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20分)

要求:1. 明确提出存在哪些问题;

2. 写出相关的修改意见( 包括写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3. 条例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四、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安徽考察,引发我们许多思考,请联系“给定资料”整理自己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 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

2. 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要深入思考,紧密结合“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写一篇视野开阔、见解深刻的文章。

3. 报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结合“给定资料”中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写一篇见解比较深刻的文章。

4. 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如何深挖洞广积粮?

  北京29届奥运会的主题歌曲油和米“YOU AND ME”)惊人巧合地指出了全球两大难题:石油危机和粮食危机。古人云: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毛泽东这一简单的告诫,时刻警醒着世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全球粮食危机中,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更应该未雨绸缪,因为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和民生问题,也是发展和安全问题。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目前全球饥饿人口超过8.6亿。中国能不能确保国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个战略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正如粮食安全问题不是一顿饭的问题一样。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大量不合理的做法,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谷贱伤农,而随着近几年农业生产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给农民的种植带来了更到的种植压力。再加上整个国际粮食问题引发的外来衍生力量,也必然加剧中国应该粮食问题的难度。而环境保护压力也促使中国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当我们粮食有大量富余的时候,大量出口粮食也成为一种短期选择;而有些地方更是大力提倡粮食转化,盲目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加工业,甚至用粮食来加工各种燃料,生物能源需求走高引发的车子肚子争粮食;还有的地方实施错误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政策,鼓励少种粮,多种经济作物。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对于中国而言,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就是解决全球1/5的人口吃饭问题与生存问题,这不仅具有生存意义,更具有战略意义: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在应对粮食完全问题上,以下一些对策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中国和中国农业必须优先选择的对策:

  第一,基于科学发展和可持需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第二,把自给自足贸易自由化相结合,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既要充分发挥中国的土地生产能力,提升中国种植能力,尽量通过国内粮食生产来满足本国需要。同时,在全球化的今天,也需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根据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和国内自产价格的高低来随时调整粮食自给率,适当进口粮食来满足国内需求或者出口多余粮食以获得经济收入;第三,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快科技兴粮步伐,结合农业产业化和集体农庄来提高粮食产业的效益重视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粮食库存;第四,调整农业保护政策,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以密切注意国际粮食市场动态及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第五,保护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第六,确保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要吸取毒奶粉毒米毒油的教训,要强化粮食、饲料质量的检测监管,要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以适应高科技时代对粮油品质的质量监管,确保粮油质量安全。

  粮食打进仓,莫忘灾与荒,立于天地间,我们就必须有天地心,走科学发展之路的中国人民必须先解决吃饭问题,才能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走得自信而豪迈。

加大力度毫不动摇地抓好粮食生产

当前国际粮食安全形势警示我们,养活我国13亿人口只能靠我们自己;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谁也帮不了我们;保障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任何时候都要做到手中有粮;长期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我们一定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和部署,认真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的首要任务和农业部门的首要职责,围绕制约粮食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从政策、科技、投入、资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