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脚穿草鞋的八连官兵时刻铭记“两个务必”,经受住了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同样严峻的考验,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在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里,展示了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爱民之师的崭新形象。“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1963年“八一”建军节这天凌晨,一夜未眠的毛泽东同志看到了“好八连”事迹报道,挥笔写下这首后来名扬天下的《八连颂》。这是毛泽东一生中唯一一次为一个连队题词并写下颂歌。他在诗中充满激情地写道:“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星移斗转,伴随着大上海的沧桑巨变,“好八连”官兵早已告别“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如今,走进八连,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现代化的军营:设施一流的多功能俱乐部,藏书6000余册的图书室,每3人拥有一台电脑,宿舍有电视,饭堂有空调、消毒柜、烘干机……时代在变,环境在变,生活条件在变,但有一种精神在“好八连”从未改变。 艰苦奋斗是八连的传家宝,艰苦奋斗精神早已渗透进八连一代代官兵的血脉里。如今,象征八连勤俭节约好传统的理发箱已传到第34代,木工箱、补鞋箱已传到第33代。在八连,连队电话亭边印有“时间就是金钱,请珍惜分分秒秒”的提示语;电脑打印机上,贴有“每人节约一张纸,希望小学的学生就多个练习本”的字条;饭堂墙壁上,悬挂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警句。 有专家指出:“好八连”是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光辉典型,是全国军民拒腐防变、艰苦奋斗的一面大旗。每当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好八连”的旗帜总是飘扬在时代的精神高地上,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也有专家评论说:“南京路上好八连”这面鲜艳的旗帜,如同东方明珠、世纪大道一样,已被上海人民视为这座城市闪光的名片。 8.贫富差距的拉大强化了人们向上的社会比较心理,使人们的不公平感增强,尊严感、满足感降低。许多研究成果和客观事实表明,在物质财富相对匮乏的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又处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人们能够对比的条件有限,所以,增加收入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也使人更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提升自己的富足感。但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共同财富的剧增,个人收入虽然普遍提高了,但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从基尼系数看,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有关专家介绍,对我国的基尼系数目前各机构认识不一,被学界普遍认可的是世界银行测算的0.47,“我国基尼系数在10年前越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后仍在逐年攀升,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正呈现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差距也很明显,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关15倍左右,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拉大,上市国企中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 9.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代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一要抓紧制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财政、税收在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二要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管的收入,完善监管办法。三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10.比尔•盖茨1975年创办微软,不到20年即于1994年登上福布斯全球首富之位。在之后的十几年里一直蝉联此位,成为梦想的象征及全球追逐财富者的偶像。比尔•盖茨2006年声明退出微软一线管理事务,在隐退之前,他对他的巨额财富盖棺论定:“我们决定不把财产分给我们的子女,我们希望以最积极的方式回馈社会。”此时已经很难分清,究竟是比尔•盖茨用巨额财富回馈了社会,还是比尔•盖茨对待财富的态度构成了更大的社会财富。 社会学家说,文明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财富的总和,但从财富到文明,并非仅通过财富的累积即可步入文明社会。从比尔•盖茨身上,我们亦看到了两种财富态度。在累积财富之时,比尔•盖茨的财富以及商业投机行为。“总是让人想起以前的强盗式贵族”,关于微软的垄断争议,至今未怠,在前些年他经常被批评为富不仁。纵然富甲天下,却不见得就能安享财富。在走出微软之后,被《财富》称为“理想主义者”的比尔•盖茨,“将有更多的机会出现在公众面前,为了全世界的贫穷百姓与政府和企业作斗争”,盖茨说:“我会同那些幸运地获得了巨额财富的其他人谈谈,告诉他们如何将财富返还给社会。”走出一己财富的比尔•盖茨,才真正懂得了如何运用财富。 舍天下之财,成天下之善。千金散去,财富归于社会,而又臻于文明,正是财富累积的正道。比尔•盖茨希望自己对世界有“正面的贡献”,使个人财富之一粟归于人类文明之沧海,诚所谓沧桑正道。而西方文明早在慈善的事业中孕育了一句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11.现在的社会有一种物质财富至上的现象,即使是青年,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放弃了精神文明追求,这样的人固然走不远。然而,对于有精神追求的人,也必须有一个告诫:千万不要看轻物质财富的作用,到底什么是财富,什么是精神,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理解透彻。而在透彻理解两者之前,过早否定物质财富的作用,可能会遭到反噬;或者轻易成为物质的牺牲品,或者成为进一步贪图物质财富的人。 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争执,对于具体的个人而言,其胜负很难说。自以为倾向精神为主的人,很可能他还没有遇到真正的物质财富,如果有数量够大的诱惑,很可能抗拒不了。自以为倾向物质财富为主的人,也很可能他还没有遇到真正的精神。也许有一天,他会认识到,再多的物质财富也有解决不了的精神问题。精神文化高度丰富的人,即使全世界的物质财富堆积在面前,他也会弃之如敝屣,丝毫不动心。 随着物质财富的丰富和提高。增加文化和精神的供给,增强软实力,将增进社会整体幸福的导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三、申论要求 (一)概括“资料6—9”的主要内容。(10分) 要求:语言精练,层次要点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 (二)《庄子•至乐》中说:“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请将这段话译为白话文,并简要概述这段话给你的启示。(15分) 要求:语言简明扼要,观点鲜明准确,字数不超过300字。 (三)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结合“资料3”,分析一些青年人才“逃离北上广”的主要原因。(8分) 要求:分析条理清楚,语言流畅,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150字。 2.参考“资料1” 和“资料5”中有关消费现象:①用一句话对“过度消费”作名词解释;②概括其特点;③指出其危害性。(12分) 要求:分析条理清楚,观点明确,语言流畅,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250字。 (四)结合“资料”,就“富了以后怎么办”提出对策。(15分) 要求:观点明确,语言流畅,对策可行。字数不超过300字。 (五)阅读“资料”,以“财富”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答案: 一、概括给定材料3~5的主要内容。(10分) 要求:语言精练,层次要点清楚,不超过200字。 【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归纳部分材料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题。题目要求概括3~5的主要内容,首先先分析一下这三则材料。资料3介绍了志愿服务的定义和志愿精神的内涵。接下来资料4顺理成章地介绍了志愿服务的践行活动,通过列举志愿者积极参与5.12地震的救援和重建工作以及在北京奥运会中的表现,体现了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和志愿活动的重要意义:志愿者的行动是社会道德的清流、是爱心的延续,推动了社会精神文明的健康前行,让世人看到了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资料5首先介绍了志愿者对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意义重大,同时也揭露出有些志愿者并不是单纯参加志愿活动的问题。他们中大部分人满足于做志愿者的这种简单的快乐,但是也有些人对志愿服务的内涵理解不透彻、做志愿者不是从道德追求出发,而是为了“功利需求”。 www.91eXam.org 【参考答案】 志愿服务是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志愿服务在5.12地震的救援和重建工作以及北京奥运会、世博会中得到了积极的践行,推动了社会精神文明的健康前行,让世人看到了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但是有些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内涵理解不透彻、做志愿者不是从道德追求出发,而是为了“功利需求”的现象值得深思,志愿服务亟需回归本源。 二、给定资料3中科菲安南指出:“志愿精神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谈谈对这一表述的理解。(15分) 要求:准确、简明、字数不超过200字。 【解题思路】 本题要求分析给定资料3中的一句话,那么应依据给定资料3来作答。需要注意的是谈谈对一句话的理解,就是要求解释这句话的意思,但前提一定要结合材料来谈,如果单凭自己的意思去理解,答案就会有所偏颇。首先,应回到给定资料3,找到这句话的出处,给定资料3第三段的段首处就是问题的出处所在。其次,要瞻前顾后地看材料,将这句话放在整篇材料的背景下来理解,不要断章取义。再次,分析一下志愿精神是什么,进而指出为什么志愿精神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最后,注意作答要求的限制,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所以要点一定要全面简练,字数控制在180字~200字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