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C代表来自于枣庄矿业集团,他的发言不离本色:枣矿集团现有非煤产业200多家企业,1000多个产品。其中依托自主研发的水煤浆生产技术建成的全国第一座具有环保、节能的水煤浆发电厂,实现了煤炭企业由“黑”到“白”的转变,被列入国家重点洁净煤发电技术推广项目。他特别强调资源型企业要有社会责任,在新形势面前不但不能当包袱,还要找准定位,要依托存量资源主动闯出新路,深入推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6.近几年,“汇源果汁”旗下一款名为“果汁醋”的饮品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热销。然而多数消费者却不知道,这款深受欢迎的果醋饮料却产自一个曾经的煤炭矿区——吉林省舒兰市吉舒街道。
“因煤而盛,因煤而衰”是对舒兰市最为直接的概括。曾经产值占地方经济总量80%的煤炭产业为舒兰市经济和吉林省能源供应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新世纪开始,舒兰地区的地下储煤已近枯竭,大小矿井相继关停废弃,舒兰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单一的产业结构,较低的经济调节能力,使舒兰寻找替代产业、实现经济转型的需求日益迫切。
针对舒兰市基础设施、特别是公用设施建设薄弱的状况,市政府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改扩建。吉舒街道、舒兰街道等破产矿区先后新建、扩建了线路。安装、更换了电表。2005年,新建的吉舒、天合两座变电站投运,供电能力能满足未来20年经济发展的需求。2007年,作为中国果汁行业第一品牌,“汇源集团”考虑在吉林省择址建厂。“总部在选址时对投资环境要求很高。”汇源集团吉林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振国说:“其中水、电供应是重点。”汇源集团的果汁生产线为全封闭式,高压机、吹水机等设备对电压要求极为敏感,生产周期内,生产线断电时间不允许超过15秒,否则由于灭菌和通风工序停滞,线上原料和半成品将全部报废。正是由于吉舒街道完备的电力设施供应,促使汇源集团很快做出了决定。“事实证明,我们选择吉舒建厂是正确的。”回忆建厂后几年公司业务的发展,李振国深有感触:“舒兰市农电公司帮我们做规划,主动服务、定期回访,解决了很多用电问题。即便我们在半夜遇到故障,他们也随叫随到。”截至2009年,汇源集团吉林有限公司已经实现了8000万元的销售目标。汇源集团的投资成功很快产生了带动效应。几年来,在吉舒经济开发区内已经有汇源、雨润等30多家轻工企业落户。经历了50多年发展的老旧矿区,正向着新的目标转型迈进。
7.B市是一座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所面临的民生问题更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一是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原先的一批国有矿山相继破产关闭,导致下岗人员大量增加。由于产业单一,加之传统的手工操作,这些下岗人员普遍技能单一、年龄偏大,再就业能力较差。二是由于B市是一座随着煤矿资源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城市布局不合理,老城区、老矿区居民集中,工厂和居民区混杂,居住条件恶劣,城市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广大群众要求尽快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的愿望十分强烈。三是B市作为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城市,一直存在着“大城市、小农村”的问题,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区域间义务教育发展还有差别,农村医疗卫生、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以及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当地老百姓将这些问题形象地归纳为“五多六难”:即下岗失业职工多、待业人员多、公亡遗属和工伤职工多、离退休人员多、不稳定因素多;住房难、行路难、入学难、就医难、就业难和生活难。经济最困难时期,广大群众收入低,在矿区甚至出现了有人因生活无望而自杀的极端事件。因企业破产、职工下岗、相关政策不平衡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
为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近年来B市积极引进食品加工、现代农业、电子元器件、纺织等非资源型工业项目,努力增加财税收入,解决了一批民生工程的建设。比如从2005年起,争取省市两级财政的大力支持,实施了莲花、鲁谷等集中连片棚户区、深陷区改造工程,总投资54亿元,共拆迁213万平方米,新建住宅面积366万平方米,受益群众13.4万户,31.7万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居民、特别是矿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对改建完的棚改新区,还注意重点解决居民回迁后生活成本增加、子女入学等配套服务问题;从2009年起,争取国家、省、市三级财政出资,全市基本建立了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先后为近2万名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1.6亿元,为3万余名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发放经济补偿金2亿多元。B市最大的国企某矿区(集团)有限公司全部补发了历史上拖欠职工的工资、取暖费、丧葬费和医药费等,合计达1.9亿元,在职职工工资水平也不断提高,目前年人均收入达2万元,比5年前翻了近2番;通过实施“就业倍增计划”,3年来累计实现稳定就业2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由全省排名首位下降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