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4年河北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5月17日上午)
2015-09-13 10:12: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倾情奉献:2014年河北公务员面试工作正在进行,据悉,报考同一职位的考生一般分在同组(场)面试,面试结束后即公布面试成绩。每批面试结束后第3天,公布本批面试考生的综合考试成绩、职位综合名次、是否进入体检、参加体检要求等。考生综合考试成绩计算公式为(保留2位小数):综合考试成绩=笔试总成绩÷2×40%+面试成绩×60%。面试成绩占到总成绩的60%。


  91考试网(www.hebeigwy.org)在此特将2014年5月17日上午河北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整理如下,供各位考生参考。


  1.现在大家总是看手机,这种社会现象你怎么看?


  【现象分析类】


  【参考解析】


  手机成了人们不可离手的通讯工具,而且现在的手机功能也越来越多。从简单的通话,扩展到了能上网浏览新闻,刷微博,打游戏,看视频等等,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有空闲的时候总是低着头看手机。


  这首先要感谢现在的科技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让休闲放松唾手可得,让人们了解信息越来也方便。但是因为过度依赖手机、过度频繁的查看信息而产生的“低头族”也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因为手机便捷,功能齐全,我们一天中有大部分的时间都可以拿手机来浏览信息,白天看,晚上也看。有些人夜间使用手机时不注意调整手机屏幕亮度,眼睛盯着手机的时间过长,长期下来,也就给眼睛视力造成了影响,不利于眼睛的保健。


  第二,手机浏览信息确实让我们打发了无聊的空余时间,但是也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前我们总是习惯面对面的与人沟通,现在是大家坐在一起吃饭互不说话,拍个照片上微博,附上今天的菜很好吃,然后互相@同桌吃饭的人。这样的交流方式,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利于人际关系的沟通和培养。


  第三,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不能玩手机的消息也告诉我们,手机的使用能够分散人的注意力。例如,我们经常在开会、大学上课的时候看到参会者和学生使用手机。对学生来说,一堂课下来,吸引他的不是课堂的知识内容而是手机里的微博的信息,朋友圈的点赞;对于参与人员来说,更是了解不了会议的精神。


  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给我们一些问题。在这些情况下,科技就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利用科技,但是不能成为科技的奴隶。所以,作为手机的终端使用者,我们首先要善用手机。不能沉溺于手机终端给我们提供的游戏,网络的微博、朋友圈,使用手机要适度、适时,控制好线上交流的方式,更重视线下面对面的交流。


  第二,我们可以从今年两会的新风中得到借鉴,那就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如开会、课堂等,禁止玩手机。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工具,让我们形成良好的使用手机的习惯。


  2.党和国家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却没有很好的执行,请你谈谈对此事的看法。


  【现象分析类】


  【参考解析】


  执政为民,是党和国家执政的主要方针。作为老百姓,我们很高兴的看到近年来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例如高考的改革,控制房地产价格的政策,以及面向农民的惠农补贴等等政策。这些政策让群众尝到了改革的甜头,让我们国家的改革成果更多的惠及人民群众。然而,有些好的政策却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例如禁止塑料袋的使用。虽然我们都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国家也出台过相应的管理办法,但是使用塑料袋的行为在群众的生活中依然很普遍。


  面对这些没有落地的政策,找清问题所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让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真正走进群众生活。


  首先,我国现在正处在改革的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都凸显了出来,政策的实施会涉及到不同的层面,不同的主体,也可能会影响部分人和集体的利益,导致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会有阻力。


  第二,执行地的情况各不相同,不同地方在结合自己当地情况对政策进行落实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走样。


  第三,党员干部对于政策的认同度,决定了对政策落实的执行情况。有些党员干部没有认真领会中央精神,存在“四风”问题,导致对于啃硬骨头有畏难情绪,落实政策不积极。


  只有动真情,才能使真劲儿,进而见实效。所以,要想让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更好地服务于民,首先要做的就是各级党员干部要心怀对群众的热情和敬畏。认真领会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学习和领会焦裕禄不怕吃苦,迎难而上的精神,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第二,单凭树立党员干部为国为民的道德情怀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大制度的管理和约束。这需要我们不光光有好的惠民政策,更要有落实政策的路线图和管理制度,落实相应的政策推进责任制,将惠民政策的落实纳入干部的考核体系,对于那些渎职的,不尽责任的干部进行处罚。


  第三,与此同时,更要做好惠民政策的制定工作,做好前期的调研,广泛征集和听取意见,保证政策本身的科学性。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3.同事们在背后议论领导,而你不在场。领导知道此事后,同事们以为是你打的小报告,而领导则认为你也参与讨论中,你将如何处理此事?


  【人际沟通类】


  【参考解析】


  常言道:“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无论人前人后都莫要道人是非。面对同事们背后议论领导,领导获知此事后对于同事进行批评,同事、领导因此事件对于我产生误解,我一定会保持沉着冷静的态度,用清醒的头脑,积极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一,我会冷静的先从自身检讨,是不是平时工作时没有注重方式方法,和同事产生了某些误会,造成同事对自己不信任,今后我一定会注意多和同事进行交流、沟通,消除同事们对我的误解。


  第二,领导对我产生了误解,我也会和领导多进行沟通,并注意对同事的保护,说明自己不知道这个议论是哪个说的,但请领导相信,自己绝对没有议论过领导。凡事以大局为重,以安定团结为目标,建议领导多组织一些全体活动,让同事们积极参加,比如乒乓球比赛之类的,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融洽关系。


  第三,我也会积极的和同事们进行沟通,并告诉同事们在背后议论领导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是对领导的不尊重。如果对领导有些建议,可以通过其它科学合理的途径进行建言。例如:当面直言、会议上委婉提出等方法。


  最后,自己作为新入职人员,工作是第一位的,以后会注意积极向领导请教,向同事们请教,避免领导、同事们对我产生误会。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此为戒,注意工作和生活小节,不在背后议论他人,有意见按照正常程序提出,做一个坦荡之人。


  4. 漫画题:某人背着两个篓子,一个写着补习班,另一个写着补课,胸前挂着个牌子,写着跨省。请根据此漫画,发表一段演讲。


  【综合分析类】


  【参考解析】


  漫画中描述的是一个人背着两个篓子,左边篓子是补习班,右边篓子是补课,这两个篓子背在肩上非常沉重,令我们对于画中的人物同情万分,更为让我们叹气的是某人的胸前写着跨省,让我想到今天我们的教育体制问题。所以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补课热,何时休?”


  从古至今,关于学习我们有很多的句子铭刻于心,“学海无涯苦作舟,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悬梁刺股”等等,无不勾勒出一副中国学子勤奋苦读的场景。而这些词语也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拿来去教育我们的孩子,导致每个休息时间,总是被不断的补课、不停歇的补习班占据,甚至出现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学习机会,出现跨省补习,让我们不禁发出疑问,减负何时能够真正实现,补课热的现象何时能够真正的停休?


  网上有一则这样的新闻,—《湖南省示范性高中暑期补课被停牌一年》。这个新闻告诉我们补课的火热程度,已经达到了需要政府下禁止令的严重程度。我们知道,总是被补课充斥学生的自由时间,会让学生失去自由、失去个性、失去对学习的真正兴趣、失去追求真理的的欲望、扼杀学生对未来未知的好奇心,扼杀学生创新的原动力。想到现在补课甚至出现跨省教育,解决补课热的现象刻不容缓。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首先,政府应该建立、健全我国的教育体制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于违规补课的惩罚力度,严格管理学校、社会的辅导机构,对于此问题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惩罚机制,


  其次,学校应该注意摒弃传统的唯成绩论,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并且将“减负”真正的落到实处。


  最后,父母也要注意改变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要了解孩子的真正兴趣,对孩子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味的通过补课,只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唯高分论、唯名校论。


  我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素质教育在中国一定会实现,减负也会真正落到实处,让孩子们享有真正快乐自由的童年、补课热这一现象会最终成为纸上的一笔,人们的一言。


He that labours and thrives spins gold. 劳动聚财如聚金.
Clothes do not make the man. 人不在衣装.
Tags:公务员 考试 面试 真题 答案 参考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4年河北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