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构的可辨别性,指新的学习内容与同化它的原有观念的可以辨别的程度。只有哪些可辨别的意义才有长久保持的潜力。(3)认知结构的稳定性和清晰性,是指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牢固度和清晰度。稳定性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同化的固定点,清晰性则为新知识学习提供同化的方位点。
(二)理念价值及实践意义:1、对学习迁移的研究更接近学校实践。2、对迁移作用的解释与以往的传统迁移理论不同。认为在学习课题A时所得到的最新经验,并不是直接同课题B的刺激---反应成分发生相互作用,而只是由于它影响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从而间接影响新的学习或迁移。3、对迁移效果的解释也更为广泛。认为迁移的效果不仅是指运用一般原理于特殊事例的派生类属学习的能力,而且指提高了相关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的能力。这个理论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学习迁移的普遍性及认知结构与学习迁移之间的关系能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学生认知结构的特征,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及引导性材料的呈现上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发生,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多种,如年龄、智力等等。但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有三种:相似性,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一)相似性:相似性的大小主要由两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
(二)原有认知结构:(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2)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三)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消极与积极具体分析)
4、如何利用迁移促进学生的学习?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