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TOP

2012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记《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2012-09-05 19:40:07 来源: 作者: 【 】 浏览:259次 评论: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上,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教育随着人类的生产而生产,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         学前制度教育

2.         制度化教育

3.         非制度化教育

中国惊呆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演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

库姆斯等人陈述非正规教育的概念

伊里奇主张的非学校话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

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教育发展的过程

我国教育产生于4000多年前的夏代

六艺教育:一礼,二乐,三射,四御,五书,六数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后的魏晋南北朝 终于光绪年 1905年

我国的封建教育:《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近代教育的巨大变化表现在

1.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         教育的世俗化

4.         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20世纪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的一些特点:

1.         教育的终身化

2.         教育的全民化

3.         教育的民主化

4.         教育的多元化

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中国古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学记》

《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后道尊”的教师观

《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要提供答案。

《学记》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等”及循序渐进。

西方教育学思想来源:古希腊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 ;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产婆术” 苏格拉底

《理想国》柏拉图

《政治学》亚里士多德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家 人文主义)

法国 卢俊 《爱弥尔》其对自然性的强调到了使之与现代文明对立的程度。

英国 哲学家 洛克 一、“白板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二、绅士教育 认为绅士教育是最重要的

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德国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美国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杜威主张 教育即生活,教育也是生长,教育实际上是经验的改组

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6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生论

赞克夫等人的教育学发展思想 人本主义巡礼学

教育目标与教育评价理论等

 

Tags: 责任编辑:91kaoshiwang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2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记《教.. 下一篇2012教师资格证知识点20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