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TOP

2012年北京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复习笔记--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2012-11-08 19:58:12 来源: 作者: 【 】 浏览:133次 评论: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1.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素质、环境、主观能动性。

2.遗传素质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与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进程;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3.社会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

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

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等;

3)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

4.人的身心发展,是指随时间和年龄的递增而发生的个体身心方面的积极变化,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5.人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6.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

2)学校教育有专业教师来施教;

3)基础教育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的教育。

7.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1)加速人的发展;

2)发掘人的潜能;

3)提升人的价值;

4)健全人的个性。

8.学校教育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的条件。

第一,只有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教育才能促进人的发展;

第二,只有正确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才能产生积极地成效;

第三,要正确处理教育与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的关系。

9.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因,而环境与教育是人发展的外因。

10.遗传素质是人们从父母现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特点。

11.环境是人生活于其中、赖以生存并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

12.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

13.学校教育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的条件。

第一,只有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教育才能促进人的发展;

第二,只有正确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才能产生积极地成效;

第三,要正确处理教育与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的关系。
Tags: 责任编辑:wangke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2年北京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复习.. 下一篇2012年北京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复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