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5年01月教师招聘历史备考冲刺之“世界经济史”易错题解析(一)
2015-01-27 17:03:2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提醒您关注: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备战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归类整理了历史学科备考冲刺之“世界经济史”易错题解析,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祝考生顺利通关考试!

2015年教师招聘历史备考冲刺之“世界经济史”易错题解析

2015教师招聘历史备考冲刺:世界经济史易错题解析一

例1

新航路开辟后,先后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的下列国家,排列正确的是( )

A.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

B.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荷兰

C.葡萄牙→英国→荷兰

D.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英国

例2

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需要的第一件东西。”这表明( )

A.欧洲人特别喜欢黄金

B.黄金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条件

C.黄金是西欧殖民扩张的直接驱动力

D.葡、西沿着相反的方向寻找黄金

【易错点分析】易错选A。形成错解的原因:一是材料的理解能力欠缺,二是抓不住材料的主旨: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的表述中看出,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主要意图就是寻找金、银等贵金属。

【答案】C

【对应性训练】2: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D)

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使土著人皈依基督教

例3

《欧洲经济生活》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 )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对应性训练】3:下列有关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D)

①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出现

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③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确立

④自由资本主义兴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例4

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地,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易错点分析】易误选C,错解原因:读不懂材料,材料主要说明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从科学“走到前面……高举火炬”可知科学技术创新直接转化成生产力,促进经济 发展,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匠的实践经验的总结,科技含量低。

【答案】D

例5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时( )

A. “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 “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 “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易错点分析】易误选A,错解原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知识的再认再现和知识迁移能力欠缺。

【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A项不符合经济危机的表现;C项不是平静,而是阶级斗争尖锐;各国大打贸易战,D项错误;B项由于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工作难找。

【答案】B

【对应性训练】5:下列对1929年大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地对大危机的报道,其中失实的是(A)

A.德国交易所正常营业

B.法国出现了社会动荡

C.美国人排队领救济

D.美国失业工人上街游行

相关推荐:2015年教师招聘历史备考冲刺之“中国经济史”易错题解析

本文来自^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2015教师招聘历史备考冲刺:世界经济史易错题解析二



 

例6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例,其指导思想与凯恩斯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凯恩斯主义的内容之一就是通过通货膨胀刺激需求,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据当时美国的经济状况,罗斯福新政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推行失业救济,缓和社会矛盾

B.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C.整顿银行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D.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生产

【易错点分析】错选D.形成错解的原因一是审题不清,没有理解命题人的意图,二是没有抓住关键词“经济状况”和“首先采取的措施”。

【解题指导】解答此题要注意两方面,一是“当时美国的经济状况”,二是“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结合这两点可做出正确判断。1933年3月,为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任,罗斯福上台后,首先整顿的是金融业。

【答案】C

【对应性训练】6:国家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罗斯福新政中曾实行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其主要作用是(A)

A.有利于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争夺国际市场

B.增强人民的实际收入,缓解危机

C.稳定农产品的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D.缓解银行压力,稳定金融体系

例7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一些新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②福利国家得到发展,阶级矛盾逐渐消除③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并促进农业、工业的发展④“新经济”出现,但受一些因素的制约。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易错点分析】易误选A。错解原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能正确认识福利国家的目的和实质。

【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表现的掌握和认识。在准确识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认识福利国家的目的、实质。福利国家的实质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但并未触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答案】C

【对应性训练】7:当代资本主义的各种新变化表明(D)

A.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是进入到垂死阶段

B.资本主义国家已经通过自我调节彻底解决了自身固有的矛盾

C.由于社会福利政策的完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

D.资本主义国家也需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例8

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试验做出判断。”列宁进行的比较成功的“实验”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D.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对应性训练】8: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春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主要依据是(D)

A.1922年苏俄农民无偿获得了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享有优先支配农产品的权利

C.苏维埃政权免去了农民农民的赋税

D.农民能够自由支配交纳国家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例9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之后,才能得到我们的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模式

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

【易错点分析】易误选D。錯解原因: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二是把苏联几位领导人的改革措施混淆了。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在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在工业方面,尤其是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从而使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但是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

【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较长远的政治眼光”和“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的信息,即赫鲁晓夫改革的长远影响(较为积极的一面)。

【答案】B

【对应性训练】9:几位同学在讨论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时,提及下列观点,你认为最合理的应是(D)

A.以农业为突破口,不符合实际

B.批判斯大林,造成思想混乱

C.改革旧模式,阻力过大

D.未能突破旧模式,成效甚微


2015教师招聘历史备考冲刺:世界经济史易错题解析三



 

例10

对斯大林 经济体制的客观评价应是( )

①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②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和弊端③曾经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④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的发展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对应性训练】10: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不正确的是(D)

A.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B.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C.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

D.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有利

例11

“二战”后初期,美国之所以能够建立起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关键因素是“二战”后美国( )

A.工业产值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

B.黄金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C.是世界政治军事大国

D.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易错点分析】容易错选A或B。錯解原因:审题不清,分不清问题的主次,现象和实质的问题。

【解题指导】本题旨在考查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理解能力。“二战”后初期,美国之所以能够建立起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关键在于经济实力。当时,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A、B两项是D项的表现,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对应性训练】11:美国为建立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或步骤不包括(D)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提出“怀特计划”

C.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

D.主持通过《联合国宪章》

例12

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随后该国进行改革并得到19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贷款来自于( )

A.联合国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亚太经合组织

【易错点分析】错选C。错解原因:知识再认再现能力欠缺,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宗旨混淆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对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世界银行是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01月天津大学理学院物理学..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