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4年最新招考信息: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心理学为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所考内容难于理解,信息量较大,尤其在学习理论部分的 内容,难于区分,常常使得考生极为困惑。现就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中桑代克的试误说进行梳理,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
一、理论要点:桑代克的试误说
1.实验:饿猫取食实验
2.基本理论:学习的过程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3. 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
桑代克根据自己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
①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如:实验中的猫要处在饥饿的状态,做好取食的准备。
②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如:实验中,要对猫的开笼取食行为进行反复的练习。
③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如:实验中,当饿猫成功出笼,要给与它食物,进行反馈。
4.理论缺陷:机械论、简单化,抹杀人类学习的主动性。
二、考查方式:以客观题为主
三、演练场:
1.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依据是学习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刺激
【答案】A。^91考试网专家解析:学生在教学活动前已经做好上新课的准备,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没有让学生学习新课,而是进行考试,这不利于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违背了准备律。
2.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 )。
A.顿悟的过程
B.同化顺应的过程
C.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D.尝试-错误的过程
【答案】D。^91考试网专家解析:桑代克通过饿猫取食实验,得出学习的过程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即:尝试—错误的过程,因此他把自己的观点又称为试误说。
^91考试网资深讲师王俊娜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A good marksman may miss. 好射手也有失手的时候.
Man struggles upwards; water flows downwards.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