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5年04月教师考试高频考点讲解之幼儿攻击性行为
2015-04-28 11:19:2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提醒您关注最新招考信息:

无论在教师资格考试还是教师招聘考试,攻击性行为无疑都是高频命题点,尤其是材料分析题,但是都让广大考生颇为头疼的,特别是当“作为老师,你怎么办”、“你如何处理”出现时,对于没有任何幼儿园实践工作的考生而言,无疑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针对材料分析题才考点幼儿攻击性行为,结合实际,为考生提供备考指导。

在实际的幼儿园教学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是频繁并且普遍存在的,我们经常可以听孩子和老师告状“XX打我”、“他又抢我的玩具还推我”、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一般与其他小朋友的关系也很差,大部分班级的小朋友都会对他加入游戏或者共同合作的时候表现出拒绝,我们也经常听孩子说:“我不爱和他玩,他总欺负别人,把别人弄哭”、&l dquo;我不喜欢他,他总打人”。

攻击性行为分为工具型攻击和敌意型攻击.所谓工具型攻击乃指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不是为了给受攻击者造成身心伤害,而是被当作一种手段或工具,用以达到伤害以外的目的.敌意型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的,采用嘲笑、骂人等言语指责,其根本目的是打击、伤害他人.研究发现,年龄较小的儿童以工具型攻击为主,年龄较大的孩子以敌意型攻击为主,表现为攻击行为的类型从"工具型"向"敌意型"的转化.

【材料分析一】

李雷是某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在该幼儿园里,他是出了名的“身强体壮”的顽皮鬼,和其他小朋友矛盾不断,今天上午又挨了老师的一顿狠批。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李雷所在的班刚转来了一个小朋友李明,李明个子也比较高,这样,李雷和李明成为该班仅有的两个“高个”。李雷主动找李明一块玩,可李明不太喜欢动,尤其不爱和李雷这样风风火火的孩子玩。今天上午刚到班里,李雷又找李明教他“玩魔术”,李明不同意,李雷就动起手来……

根据材料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你作为老师你怎样处理。

【材料分析二】

元元,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有很强的记忆力,学知识很快。他从小跟奶奶在一起生活,老人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对孩子百依百顺,但是在幼儿园,他经常欺负其他小朋友。有时自由活动时他双手一齐拍打他身边小朋友的肚子,把小朋友拍哭。有时,他有意拧其他小朋友的耳朵。有时他学着电视武打片里的动作,指手画脚,向其他的小朋友操练一番,把小朋友的衣服弄脏,撕破,甚至打伤小朋友的眼睛、鼻子等等。

请从社会性行为的角度分析元元的行为和原因,如何引导孩子的行为提出教学建议。

一、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1.家庭的教养方式

有两种极端,第一种,有一些家长非常溺爱孩子,过于放任对孩子的教育。甚至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有人欺负你,你要狠狠地揍他。打不赢就用脚踢,用嘴咬,用手挖!”在大人的纵容下,孩子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第二种,家长常常用暴力的手段解决问题,如果家长本人富于攻击性,经常使用家庭暴力,为孩子提供攻击行为的原型,更容易教会孩子的相应行为。

[page]

2.大众媒体与模仿

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攻击是观察学习的结果。由于儿童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因此,孩子很容易模仿其周围的人或影视镜头里人物的攻击性行为。而当电视进入每一个家庭后,幼儿每天用于看电视台的时间很多,电视中的暴力场面,无疑为幼儿提供了攻击样板,使幼儿不知不觉地模仿学习了攻击性行为。

3.社会认知的缺陷

具有攻击行为的孩子,往往对攻击行为的后果有一种错误的认知。在他们看来,攻击行为能有效地减少他人的挑逗、取笑和其他令人不愉快的行为。因此,他们倾向于利用攻击行为作为保护自己的常用手段

4.经验的积累和强化

在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没有及时的被制止或听之任之,就等于强化了幼儿的侵犯行为。对于那些被攻击的幼儿,所表现出来的一味忍让、消极躲避等应对行为,给予了攻击的孩子行为的强化,并且常常通过攻击行为得到好处也强化了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认知水平低,自制力差

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的时期,也是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缺乏一些社会经验,孩子可能会不看场合不看时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并且孩子认知水平低,考虑事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并没有理解大人所说的“打人是不对的道理”。

二、引导攻击性行为儿童的策略

1.通过移情训练,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

教师要使幼儿知道攻击行为的危害性,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根据移情的训练,让幼儿体验到自己的攻击行为给他人带来的痛苦,促进孩子能够自觉的减少攻击性行为。在平时的角色游戏中,我们都是习惯于请个子比较大、力气强壮的孩子扮演“大灰狼”“老鹰”这样的角色,请文弱的幼儿扮演“小羊”“小鸡”的弱势群体。为了促进幼儿的移情,在角色游戏中,我们可以通过角色的换位,即让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扮演弱小者“小羊”,使其体验到被攻击的痛苦和无助,通过角色游戏中移情体验的训练,减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在发生攻击性行为以后,引导孩子换位思考自己的行为,如果其他小朋友对你做了同样的事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要让幼儿自己来判断自己的行为,认识到错误。

2.家园合作,引导家长正确的教养方式

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多,很多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都在家长的溺爱下长大,家长担心在幼儿园孩子被欺负,经常有家长教导孩子“谁打你就要打回去”作为被攻击孩子的家长要摆脱“被打还手”的心态。这只会制造更多的攻击性行为。作为具有攻击性孩子的家长,首先要提高攻击性行为对孩子和社会有消极影响的认识,走出攻击性行为不算严重错误的认识误区。对于孩子出现的攻击性行为,可以通过夸大后果的方式讲明它的危害,并在孩子面前旗帜鲜明地表达对这一行为的反对态度。幼儿园应每隔一段时间举办家长会,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育儿观念。还有的家长不要只忙于自己的事情,没有时间顾及孩子,忽略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对于这样的家长,教师应该与家长经常交流,采取一致的教育措施,共同努力帮助幼儿矫正攻击性行为。

[page]

3.防止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影视特别是暴力影视剧,可能会使孩子学会一些攻击性行为,家长要深刻认识到它带来的危害性,,家长要尽量减少给孩子接触暴力电视的机会,消除环境的负面影响。家长可以多和孩子看一些教育意义的动画片,使幼儿潜移默化地感受并表现剧中人物的可爱、善良、勇敢向上、助人为乐等。

4.教师的活动创设

教师在创设活动的时候,尽量多的创设合作式的、小组活动,在互动中让幼儿体验到和同伴合作的乐趣,并且在区角或游戏时,提供数量多的同类的玩具,避免幼儿发生由玩具数量不够,争抢玩具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的概率。并且在设置环境时,应给幼儿创设一个尽量避免冲突的空间,防止幼儿因空间过分拥挤,引起无意的碰撞而造成冲突和摩擦。

5.运用评价的方式,引导孩子

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是受成人评价的影响,“老师说我是好孩子,我就是好孩子”教师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可以经常给幼儿以积极的评价,产生期望效应,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多用纵向的评价引导孩子。

6.组织多样化的活动

我们在学习游戏理论时有一种学说叫剩余精力说,孩子的攻击性心也可能是一种剩余精力的发泄,教师在组织游戏的时候可以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并且动静结合,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在幼儿的自主活动时,不仅能满足他们好动的需要,让他们的多余精力得到充分的发泄,而且还能为幼儿不良情绪的渲泄提供了出路。有的幼儿上课时坐不住,喜欢乱动干扰别的小朋友就是幼儿“静”得太多,多余精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泄。

攻击性行为一旦已经生成,那么矫正也是个循序渐进和坚持的过程。在引导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孩子年龄小,发展不稳定,有所好转时还会出现反复;家长的不重视以及不配合等等情况的发生。我们在答题的时候首先要根据材料中的案例进行分析,找到原因,根据原因以及材料的背景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91考试网资深讲师方梦麟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The man with a new idea is a crank until the idea succeeds. 具有新想法的人在其想法被接受之前是怪人。
Modesty helps one to make progres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04月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