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5年08月教师招聘音乐备考资料――中国古代音乐史问答题(七)
2015-08-06 07:23: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很多省份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都会考到学科专业知识,^91考试网教师网为大家整理了音乐学科“古代音乐史”问答题,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更多学科专业知识请查看教师招聘-学科专业知识

1. 明清时期说唱音乐的形式与流行情况如何?

明清时期,随着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增多,适合市民生活的说唱艺术在宋元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种类之多,影响之大,都是空前的。较有影响的种类有以下几种:

鼓词

鼓词是明清时期流行于我国北方的说唱形式。鼓词的演出形式是表演者边演唱边击鼓板,伴奏用大三弦,其前身是宋、元鼓子词、词话。鼓词的唱词以七字句为主,辅以十字句,念白用诗词格式,不论说或唱都很注重吐字行腔。常表演篇幅较大的历史故事,比如现存最早的鼓词传本是明代后期刊印的《大唐秦王词话》、《杨家将》、《忠义水济传》、《封神演义》。

子弟书

“子弟书”是从鼓词派生出来的,大约兴起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清闲的八旗子弟中。一些文人作家的创作促进了它的发展,并有西韵和东韵之分。代表作有;罗松窗的《红拂私奔》、《杜丽娘寻梦》,韩小窗的《露泪缘》、《长扳坡》;石玉昆的《三侠五义》等。因子弟书的词语过于雅驯,音乐沉于和缓,流行的范围极窄,故不到百年就衰亡了。

大鼓

清代中叶在由东、河北一带兴起了一种被称为大鼓的说唱形式,至清末,在全国各地逐渐发展至十余种。

西河大鼓是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的,道光、咸丰年间流行在河北一带。艺人马三峰在对大鼓进行改革时,把戏曲、民歌中的腔调和板式融进大鼓的唱腔中。伴奏乐器由小三弦改为大三弦,用铁片代替木板,使西河大鼓日益走向成熟,并对其他鼓书产生很大的影响。

梨花大鼓流行于山东城乡,又名“山东大鼓”,演唱者的伴奏乐器除鼓之外,另用两枚犁铧的碎片击拍,梨花是犁铧的转音。梨花大鼓的著名艺人有:“北口”流派的创始人郝老风,其风格浑厚质朴,咬字有力,富于乡土气息。“南口”流派的创始人王小玉,其风格刚健、明快,唱腔婉转、华丽,长于抒情。

京韵大鼓,又称京音大鼓,是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与子弟书相结合,汲取京剧、梆子腔等发展而成。由于它在演唱上以京音代替方言,并借鉴和吸收京剧及其他剧种的唱腔,故而得名。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一带。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曲调流畅,跌富起伏,字正腔圆是京韵大鼓的突出风格。著名艺人是刘宝全,他对发展、丰富京韵大鼓做出了卓绝的贡献。

弹词

明、清中叶流行于我国南方几省的一种说唱形式,来源于宋代“陶真”。现知最早的弹词本是元末杨维帧的《西游记弹词》。此时还出现了一批有成就的弹词艺术家,陈遇乾、俞秀山、马如飞并称陈调、俞调、马调三调,陈调苍凉豪放、俞调委婉动人、马调雄健质朴,他们对弹词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明清时期的说唱除以上几类外,还有“道情”、“琴书”等种类。

2. 明清时期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

明清时期的民间器乐合奏,是民间岁时节令、婚丧喜庆、民间集会时重要的娱乐形式。与宋代器乐合奏相比、明清器乐合奏种类和风格多样,形成较大规模的乐种,分布的地域很广,专业化程度较高。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十番锣鼓——简称十番或锣鼓,流行于长江下游地区,尤其是在无锡、扬州、宜兴等地最为盛行。按其演奏形式可分为笛吹锣鼓、笙吹锣鼓、粗细丝竹锣鼓、清锣鼓等多种编制。管弦乐器称为“丝竹”,演奏时管、弦更番迭奏,交替重复,形成对比。其节奏复杂多变,音乐丰富.情绪热烈。

十番鼓——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无锡、苏州和常熟等地的民间器乐乐种。十番鼓的演奏乐手一般5一l0人,鼓和笛是主要乐器。

潮州音乐——是流行于广东潮州、汕头地区的民间器乐乐种。分广场乐和室内乐。广场乐包括;潮州大锣鼓、潮州外江锣鼓等数种。室内乐包括:潮州弦丝乐、潮州笛套鼓乐等。广场乐风格刚健浑厚,昂扬激越。室内乐风格偏重委婉纤细、清秀雅致。潮州音乐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积累了众多的曲目。比如传统曲目十八大套。

福建南音——又名南曲、南管、南乐、弦管,流行于闽南泉州、晋州、厦门、龙溪、台湾及东南亚一带。南音使用的乐器有:抱弹琵琶、洞箫、二弦等。其曲调保存了宋、元时期的某些音乐面貌,被称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乐队编制分上四管与下四管。曲目分“指”、“谱”、“曲”三大类。调式变化多。记谱沿用古老的“二四谱”。

西安鼓乐——流行于陕西西安地区的民间器乐乐种。演奏形式分坐乐、行乐两种。坐乐在室内演奏,有严格的固定曲式结构,风格热烈。行乐在室外进行,风格肃穆、悠扬、典雅。

智化寺音乐——又称佛教京音乐,是明代北京智化寺为代表的寺院僧人迭代相传保存下来的管乐。目前还保存有清代智化寺僧人所抄的《音乐腔谱》,其他钞本曲谱共有300余首。

山西八大套——俗称八大套,流行于山西五台、定襄两县的民间器乐乐种。清代被五台山青庙宗教音乐吸收,基本保持着民间演奏的形式和风格。是古代鼓吹乐在山西的遗存。八大套是指保存了八套传统整套器乐合奏。风格简朴、清雅、热烈。

辽南鼓吹——是流传于辽宁部分地区的民间鼓吹乐种,分“汉吹”、“大牌子曲”、“小牌子曲”、“水曲”四类。演奏风格既有高亢热烈,又有婉转哀怨。

这些器乐乐种有一共同的持点,就是或多或少地保存了唐宋燕乐、宋元戏曲、当地民间音乐的风貌。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08月教师招聘音乐备考资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