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一、重点知识梳理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是历年来考试的高频考点。考试出题的重点在于每个阶段的特征的区别。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从不成熟到成熟一般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在此阶段,儿童从被动反应到积极有意的主动反应,并在9-12个月逐渐形成“客体永恒性”的概念,通过感知和动作操纵物体来了解物体的属性,适应外界环境。此阶段为以后的认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前运算阶段(2-7岁)。在此阶段,儿童的认知进一步发展,但是仍然具有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性。例如,当妈妈告诉小明,小强比你大2岁,要叫小强 “哥哥”,小明明白了小强是其哥哥,但是并不明白小强的弟弟就是自己,这就是不可逆性。儿童认为“万物有灵”是指儿童认为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例如,儿童会认为布娃娃是有生命的,掉在地上会疼会哭,所以要像家长哄小孩一样安慰一下布娃娃。除此之外,儿童尚不能理解守恒的概念,皮亚杰用液体守恒实验证 明了这一观点。当A杯子中的水倒入更细更高的B杯子时,儿童说水变多了;当将A杯子的水倒入更粗更矮的C杯子中时,儿童说水变少了。这一现象对于成年人来说,同一杯子的水倒入不同的杯子中,水的多少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对于认知发展还没有达到守恒阶段的儿童来说,他们的回答结果正是他们大脑中思维活动的反映。
第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在此阶段,儿童掌握了守恒的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也形成了守恒的概念。在前一阶段的自我中心性有所改变,称之为“去自我中心”。
第四: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在此阶段,儿童思维进一步发展,已经具备了抽象思维能力。
知道了重点知识点,我们接下来看看一般的出题形式是怎样的。
二、考题举例
例题1、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根据皮亚杰的观点,这说明儿童的认识发展水平已处于()
A 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例题2、当儿童能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苹果,被切成4小块后的重量并没有改变时,儿童的思维已经具备了()
A平衡性 B同化性 C顺应性 D守恒性
例题3、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
A 以自我为中心 B概念守恒 C抽象思维 D运算思维
三、备考策略
第一种考题形式,题干给出观点的内涵,要求指出这种观点或者特征属于哪个阶段?针对这一种形式的考题,需要我们在复习的时候明确识记每个阶段对应的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特征,考生可以用划线的方式一一对应去识记,例如:客体永恒性——感知运动阶段;思维不可逆不守恒——前运算阶段等等。该题题干说明儿童已具备抽象思维,所以应该处于形式运算阶段。
第二种考题形式,题干给出具体的事例,要求选择对应的特点。考察深度略有加强,不仅需要考生识记认知发展的特征,还要求理解每个特征的内涵,以便于应对这种灵活的考察形式。建议考生在备考时可以每一个特征举一个例子,相对应去理解。例如我走月亮也走对应“自我中心性”;不要踩到花花草草,它们会哭对应万物有灵,一切都是有生命的。该题题干说明的是守恒的特点。
第三种考题形式,题干给出认知发展阶段的名称,要求选出该阶段对应的特点,其实和第一种考题形式很相似。考生只要对应识记就能做出正确选择。前运算阶段对应的特点应该是以自我为中心。
总之,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复习的过程中要理解和识记相结合。只要依靠事例去理解关键特征,做题就迎刃而解了。
资深讲师曾亚南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教师考试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师考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Law makers should not be law breakers. 立法者不可违法。
The higher the ape goes, the more he shows his tail. 猴子爬得越高,尾巴露得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