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6年04月《陋室铭》教学设计
2016-04-08 15:43: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陋室铭》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 理解文章的主旨,领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作者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高尚品格。

二.教学重来源:91考试 网难点:

教学重点: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理解文章的主旨,领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高尚品格。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陋室的图片,询问学生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样,是愿意住在大都市里,还是愿意住在这里。而有一个人却觉得此陋室不陋。由此导入课题《陋室铭》。

(二)整体感知

1.请一位学生介绍课下搜集的关于刘禹锡的生平经历,作品,以及“铭”的含义。

2.根据课下注释以及借助字典的方式通译全文。

3.陋室陋吗?为什么?(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三)深入研读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

(自然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交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生活情趣: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品格?

(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高尚品格。)

3.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说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表达了

(诸葛亮和杨雄居住的都是地方都很简陋,但是他们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所以作者用诸葛亮和杨雄的陋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表明自己也想有一番大的作为。)

课堂小结: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来传达作者的某种情感和抱负的写法就是托物言志。

(四)拓展延伸

分享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且尝试着背诵下来。

(五)小结作业

课下搜集刘禹锡的诗句。

(六)板书设计

陋室铭

讲师石舒利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教师考试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师考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A good anvil does not fear the hammer. 好砧不怕铁锤砸.
Fools learn nothing from wise men,but wise men learn much form fools. 傻瓜从聪明人那儿什么也学不到,而聪明人却能从傻瓜那儿学到不少东西.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6年04月《春天的畅想》教学设计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