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5年04月教师招聘考试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
2015-04-27 16:27: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4年最新招考信息: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从众消费、求异消费、攀比消费及求实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

2.知道如何正确评价从众消费、求异消费、攀比消费及求实消费心理。

3.理解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基本消费原则。

【能力目标】

1.正确评价和对待各种消费观及消费行为的能力。

2.提高在消费实践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能力。

3.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理性消费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待消费。

2.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3.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难点】

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运用生活实例的方法进行导入。教师通过介绍老王家的老式电视机,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否要让老式电视机“退休”,究竟怎样处理?来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引出本课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导入实录:同学们,上课前,大家先帮老王解决困扰。80年代末,老王家的一台黑白电视机“退休”后,由一台29英寸彩电取而代之,使用至今没修过一次,图像仍很清晰,色泽也蛮仿真,看得很顺心。近年来,每逢小辈来老王家,不知唠叨了多少次,说现在谁还看老式彩电啊,多寒酸!谁家不换个大屏幕液晶的。他们开导老王说,现代人的消费观不能死抱住传统不放了,应该适应潮流,提高生活质量。被他们这一开导,老王感到很困惑。老王想,尽管经济上尚有换大屏液晶的能力,但换了以后,这台好好的彩电该如何处置?卖了吧,不值几个钱,可惜!不卖吧,让它躺着睡大觉,直到自然消亡。物不能尽其用,应该是浪费吧!那么与小辈们所说的“适应潮流”之间的矛盾又如何解决?请同学们告诉老王该如何处理这台电视机?为什么?[page]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进而引出要探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过渡:同学们,既然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那么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哪几种?什么样的消费行为是正确的?下面我们通过多媒体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

教师提问学生该案例属于什么心理、是否受过该心理的影响,应如何对待。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这属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人们跟风、随大流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或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商家常常利用消费者从众、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进行具体分析。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过渡:下面我们来看另外一个例子。

案例二:

老师提问学生是什么心理驱使小林购买这套衣服,该怎样看待小林的消费行为。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这种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些人消费时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这种消费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page]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过渡:同学们,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提高,一些同学已经不再满足于拥有手机、电脑、MP3、电子词典等“现代化装备”,而是不断地追求它们的升级,什么都要求升级到最新的版本。大家怎样看待这种消费现象?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这种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个别同学受攀比心理的影响,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过渡:那大家现在来讨论一下,你在购买商品时,往往会考虑哪些因素呢?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消费者在选择商品的时候,往往要考虑很多因素:价格是否便宜,质量好不好,服务是否到位,功能是否齐全,操作是否简便,等等。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过渡: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呢?首先我们要坚持的第一个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教师让学生明确“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含义,并举出两个反例:超前消费(展示图片月光族、卡奴、房奴)和抑制消费(展示材料吝啬鬼泼留希金)再继续让学生理解:贷款消费是否等于超前消费?引导学生从“出与入”这对关系进行分析,进而得出贷款消费是人们有偿还能力的一种消费,值得鼓励的;超前消费是人们无偿还能力的一种消费,是不值得提倡的。

超前消费:

[page]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过渡:好,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条原则: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三个“避免”的含义。

(1) 避免盲从,跟风随大流(举例羊群效应)

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教师揭晓这件手工艺品由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做的,引出日常消费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指出人们的消费很多时候是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建立在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现在的环境问题。倡导学生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让学生知道“5R”绿色消费: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 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page]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过渡: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

展现材料:一张令人汗颜的罚款单

教师活动:让学生比较其中的两句话“我们花钱吃饭,剩多少,关你什么事?”和“需要吃多少,就点多少!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有很多人还缺少资源,你们不能够也没理由浪费。”来进行分析思考,从而引导本块知识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在当代并不过时。并从历史角度、现实国情、个人成长三个角度来分析。此外提示学生: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能与合理消费对立起来,与贷款消费并不矛盾,但要反对浪费。

环节三:巩固提高

过渡:同学们,我们今天主要学习了消费心理面面观和做理性消费者所要践行的各种原则。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能有所收获,都能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下面我们同桌两人合作,共同来完成这个表格。

环节四:小结作业

过渡:今天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里,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这节课所讲的内容:

1.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主要有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和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2.做理智的消费者。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

用多媒体展示课后讨论题目:

[page]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Seize the present; trust the future as little as you may. 抓住现在;尽量少指望未来.
An honest man's word is as good as his bond. 诚实人说的话等于契约。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5年04月教师招聘笔试高分教案.. 下一篇2015年04月教师招聘初中思想品德..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