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有关此原则最早论述见于《学记》。
- 1、“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
- 2、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是( )。
A.《宪法》
B.《素质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D.《义务教育法》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童年期一
- 3、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
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期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课中。
- 4、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 )中。
A.班级教育活动
B.思想品德课
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D.班会和校会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题干意在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
- 5、“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实际锻炼法
- 6、老师采取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班主任
- 7、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学科活动
- 8、课外活动的主题部分是()。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体育活动
D.社会活动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感知能力
- 9、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 )还不成熟。
A.感知能力
B.注意能力
C.记忆能力
D.思维能力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教学
- 10、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
A.教学
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
D.校外活动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英国
- 11、实行双轨制的国家以( )为代表。
A.英国
B.
C.苏联
D.中国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由相对评价定义可知。
- 12、“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拔苗助长故事的寓意是批评了违背植物生长规律的行为,教学中“拔苗助长”违背了人发展的顺序性。
- 13、“拔苗助长”违背了人发展的( )。
A.平衡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指向为政治伦理功能。
- 14、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指向为( )。
A.发展个体功能
B.改造社会功能
C.政治伦理功能
D.发展经济功能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职业声望是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表现形式。
- 15、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形式是( )。
A.经济待遇
B.社会权力
C.从业要求
D.职业声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