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TOP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0年题库版--中学教育学一(一)
2010-12-18 15:27:48 来源: 作者: 【 】 浏览:1546次 评论: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德育目标是总体规格要求,具体的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细化。
1、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
 A.德育内容上  B.德育规律上  C.德育原则上  D.德育方法上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2、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A.《论语》  B.《学记》  C.《礼记》  D.《论演说家的教育》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见大纲对西方文艺复兴后教育的介绍。
3、文艺复兴后主张恢复古希腊重视美育的传统的学派是( )。
 A.行为主义  B.科学主义  C.经院主义  D.人文主义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时代推动教育迈向网络时代。
4、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的是( )。
 A.科学知识  B.信息技术  C.文化发展  D.政治体制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学生具有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身心健康权、隐私权等权利。有些教师不讲职业道德,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变相体罚等,其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5、有些教师不讲职业道德,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变相体罚等,其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这是朱熹的话,包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
6、“宽著期限,紧著课程”是( )的语言。r
 A.孔子  B.韩愈  C.朱熹  D.王夫子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其他各项的基本途径。
7、( )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A.课外活动  B.教学活动  C.实践活动  D.团队活动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教师备课、上课,必须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
8、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是(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教学参考书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没有社会活动和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也就没有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9、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 )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
 A.上课  B.读书和作业  C.活动和交往  D.谈话和讨论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劳动者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所以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
10、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 )教育延伸。
 A.初等  B.中等  C.高等  D.成人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阶级社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1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是( )。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学技术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苟子认为,人性本恶,所表现出来的善是教育的结果,所以是外铄论的代表。
12、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苟子  C.孟子  D.老子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都处于变化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13、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 )。
 A.现实性  B.潜在性  C.可塑性  D.普遍性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14、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
 A.学生  B.班级  C.知识  D.课程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15、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 )。
 A.部分与整体  B.后者包括前者  C.整体与部分  D.前者被后者包括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教学是从备课开始的。
16、( )是教师教学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德育目标不仅决定着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也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17、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
 A.德育意义  B.德育内容  C.德育目标  D.德育任务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适应,教育结构也将随之发生新变化。
18、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 )。
 A.专业结构  B.学科结构  C.科技结构  D.生产力水平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有顺序的,教育必须遵循这个规律。
19、“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创新精神和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

Tags:中学教育学 责任编辑:w48225117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0年题.. 下一篇2010年职称英语考试(综合类A)完型..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