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 0 1 6年1月2日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和四城区中小学新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知识试题(二)
2017-11-13 07:42: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解析

    一、  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她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答案】C。解析: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在《金陵五题.乌衣巷》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

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3.【答案】C。解析:科举考试选状元开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明、清时期,殿试的一、一、三名,名称确定

“状元小‘榜眼川t探花”,合称“三鼎甲”。三鼎甲又称“连中三元”是指连连中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

    4.【答案】D。解析:“岁寒三友”是指四季常青的松,宁折不屈的竹,傲雪挺立的梅。“四君子”则是指剪雪裁

冰、一身傲骨的梅;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的兰;筛风弄月、潇洒一生的竹;凌霜自行、不趋炎势的菊。两者共同包含

的是竹和梅。

    5.【答案】C。解析:A项京剧于20 1 0年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项越剧于2006年被列入联合

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c项昆曲于200 1518日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项粤剧于2009

被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以最早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戏剧种类是昆曲。

    6.【答案】A。解析: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

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

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是对人的肯定,对人智慧、潜能的信任,也是对自由民主的向往与追求。

    7.【答案】B。解析:题目中的“师表叭‘模范叭‘榜样”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示范作用,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示范性。

    8.【答案】A。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

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

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9.【答案】A。解析:图形的外框与里面的小框图形是一致的,而且有一边连接,只有A项符合此规律。

    1 0.【答案】A。解析:泰勒认为一个完整的课程编制过程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经验、组织课程内容及

评价课程内容四项活动,其中确定课程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其他所有步骤都围绕课程目标展开。

    1 1.【答案】C。解析:《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删‘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意思是如果教

学不按照一定的顺序,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陷入紊乱而没有收获。这体现的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1 2.【答案】D。解析: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1)感知运动阶段

(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

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

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完成守恒任务,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四

五岁),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

    1 3.【答案】B。解析:A项终结性测量是指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

的评价。终结性测量注重考查学生掌握某门学科的整体程度,概况水平高,测验内容范围较广'常在学期中或学

期末进行。 c项标准参照性测量又称为目标参照性测量,是指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

价,它主要包括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D项常模参照性测量是指运用常模参照

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的个人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

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B项形成性测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

了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

    1 4.【答案】D。解析:动机是指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需求(如本能、需要和内驱力等)与行

为的外在诱因(如目标、奖惩等)相结合,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

    1 5.【答案】B。解析:当前备受关注的是问题化的策略。关心未来教育的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认为,未来的学习者重于考虑、发掘问题,及时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此策略越来越受到关注。

    1 6.【答案】A。解析:结构化策略强调的是知识结构,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

    二、判断题

    1 7.【答案】×。解析:程序性知识是指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在信息转换活动

中进行具体操作,而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分和辨别事物,所

“三角形任意两边长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应属于陈述性知识。

    1 8.【答案】√。解析: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

一个机能的习得。两种情境中的刺激相似,反应也相似时,迁移才会发生。相同的联结越多,迁移也就越大。

    1 9.【答案】√。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

结构中已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更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的学习,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分化所依靠的学习形式是下位学习,不断将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

中已有的概念或命题中。

    20.【答案】×。解析:态度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态度的

结构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其中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2 1.【答案】V。解析: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品质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6

78),可逆性阶段(8-10岁)以及公正阶段(10-12岁)。皮亚杰认为儿童5岁以前是“无律期”,规则对他们来

说是不具有约束力的,他们通常以“自我中心”的方式来考虑问题。

    22.【答案】×。解析:维果茨基的观点是学习先于发展并促进发展。他提出来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认为教学

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23.【答案】√。解析: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均体现的是启发式原则。

    24.【答案】V 。解析: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如果根据每个学生的个别化需要而专门为其量身定

做教育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那么所有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发展,都可以从中受益。

    25.【答案】×。解析: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由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而非布卢姆。

    26.【答案】V 。解析:在教学中以视觉的方式提供信息,不仅指在教学中更多地使用图片或视频,也包括利用

板书、卡片、动作等,主要指的是让学生利用视觉获得信息。

    三、简答题

    27.【参考答案】

    属于识记的是AB,属于分析的是D,属于评价的是C

    28.【参考答案】

    (1)甲乙两组的成绩之所以发现变化是因为受学习成绩的反馈的影响造成的。桑代克的效果律告诉我们刺

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可以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以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这就启发教师应该对学

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以促使学生不断调整学习状况,不断取得进步。甲组在前50次成绩好的原因是因

为练习之后及时获得了反馈,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况;而在后25次的练习中,由于改变了练习方式,练

习之后不再获得及时的反馈,所以影响了练习成绩。乙组的学习成绩在前50次中不如甲组,是因为练习之后没

有获得及时的反馈,而在后25次的练习中,由于练习后获得了及时的反馈,所以能够根据反馈结果不断调整自

己的学习状况,不断获取进步。

    (2)这个实验结果给我们的日常教学的启示有:首先,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以使学生

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而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发扬优点,改变不足。其次,教师在评价理念上应注意从关注结果走向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关注过程。第三,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29.【参考答案】

    (1)从教学原则角度来看:教学原则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师教学工作

的基本准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发展特点等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原则为教学服务。

在此材料中教师存在的问题有:第一,英语老师的做法属于滥用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把直观当作目的,也不是直观用得越多越好。第二,材料中英语老师并没有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违背了启发性原则。

2)从教师角色来看

3)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

4)从教学媒体角度来说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 0 1 6年1月1 7日山西省运城市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