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简答题释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参考答案: (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所传递信息的主要部分,是教学中的客体,它是由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决定的。(2)学生特点。学生除了有年龄、性别等差别以外,还有个别差异。年龄的差异意味着思维发展的不同水平,而个别差异则意味着思维发展的水平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智力的差别、原有知识结构的差别、性格的差别外向或内向、场依存性或场独立性等等、以及家庭的文化背景、种族等差异,所有这些都会对教育进程产生影响。(3)教师特点。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都起着主导作用。这里并不否定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问题是作为学校的教育过程,它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最有效地组织教学,而教师起着关键作用。(4)教学环境。包括教学媒体、学校物质环境、教室里的布置、温度等以及集体的气氛、同学之间的关系、家庭成员间关系、班级之间的关系、校风、舆论-_校内以及社会上的舆论等等。可以说,教学环境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解析:
- 1、请简述教一学过程的四种变量。
-
参考答案: 与幼儿相同,小学儿童与同伴交往频率更大,共同参加的社会性活动也进一步增加,社会性交往也更富有组织性。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有:(1)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彤式更复杂;(2)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3)儿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4)儿童开始形成同伴群体。
答案解析:
- 2、简述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有哪些表现?
-
参考答案: (1)教帅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这是指导教师的地位能否在学生心目中真正确立的保证。(2)教师要对自已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出了学生的了解,才能发挥咨询、指导的作用。(3)教师要注意调整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外活动中,师生间的关系是平等、合作、相互尊重的。(4)课外活动要求教师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5)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和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答案解析:
- 3、组织课外活动对教师有哪些方面的要求?
-
参考答案: (1)先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好、学习好、纪律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学生。他们通常有如下心理特点:自尊心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2)先进生的教育要求①严格要求,防止自满。班主任对先进生不能偏爱,要严格要求,对其缺点和所犯的错误要及时批评,以防止先进生产生自满心理。③不断激励,战胜挫折。一般而言.先进生对挫折的感觉尤为强烈,班主任应努力满足先进生生的补偿心理。③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先进生有较强的超群愿望,容易产生嫉妒。班主任要引导小学生正确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并尽力太缩短这些差距.同时,班主任还要注意营造一种团结互助、公平竞争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你争我赶的良性竞争意识,让他们在公平的前提下进行竞争。④发挥优势.带动全班进步。先进生有诸多优势,班主任可利刚先进生的优点,让全班学生模仿,即发挥先进生的榜样作用,促使全班同学都取得进步。
答案解析:
- 4、简述先进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