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3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四)(word完美版附解析)(七)
2013-01-17 13:33: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资料分析

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1、 请开始答题:
一、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2002年总的盈利是18181百万元,2003年为21872百万元,同比增长(21872—18181)÷18181≈20.3%,故选D。
12003年,医药工业总的盈利比2002年增长()。

A.34.7%

B.55.8%

C.53.2%

D.20.3%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增长(8709-7500)÷7500≈16.1%,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增长(300-159)÷159≈88.7%,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业增长(4452—3495)÷3495≈27.4%,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增长(4125—3050)÷3050≈35.2%。故选B。
2与2002年相比,2003年医药制造业中哪个行业的盈利增长得最快?()

A.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B.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

C.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D.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2002年中成药的制造业盈利占医药制造业盈利的比重为2137÷1818l≈11.8%,2003年的比重为3150÷21872≈14.4%,上升了2.6%。故选C。
32003年,中成药的制造业盈利占医药制造业盈利的比重比2002年()。

A.上升了20.2个百分点

B.下降了20.2个百分点

C.上升了2.6个百分点

D.下降了2.6个百分点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药械制造业的盈利增长高于医药业总体盈利的增长,所以A错误;生物生化制药业的发展并不领先于兽用药行业,所以B错;中药饮片加工盈利有所下降,但并未亏损,所以D错误。故选c。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医药制造业的增速明显高于药械制造业

B.医药制造业中,生物生化制药和化学药品等行业发展领先于中药行业和兽药行业

C.化学制药行业是该省医药工业的支柱产业

D.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已经亏损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石油化工产品和能源价格迅猛上涨,导致化学药品原料药的成本大幅上升,因此,受影响最大的为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故选D。 
5去年下半年以来,石油化工产品和能源价格迅猛上涨,推测可能对下列哪个行业的盈利造成较大影响?()

A.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B.中成药制造

C.中药饮片加工

D.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2、 二、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图表可以看出,保险密度最低的为贵州,保险深度最低的为青海。故选C。
1在列出的各省市中,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最低的分别是(    )。

A.青海和湖南

B.河南和青海

C.贵州和青海

D.甘肃和山东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243.88÷3424.17×100%≈7.12%。故选A。
2在列出的各省市的总保费收入中,上海市的人身险所占的比例约是(    )。

A.7.12%

B.9.74%

C.2.62%

D.1.35%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图表可以直接看出来有15个省市。故选D。
3在以上各省市中,人身险占该省市保费收,A 50%以上的有(    )。

A.9个

B.12个

C.17个

D.15个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用213.55÷218.62≈0.9768亿,就是9768万人。故选D。
4保险密度表示的是人均保费,那么河南的人口数量约为(    )。

A.10456万人

B.9941万人

C.12417万人

D.9768万人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比较四个省市,山西财险占的比例为88.99÷121.8≈73%;河南为175.52÷213.55≈82%;湖南为97.63÷127.17≈77%;青海为3.55÷7.85≈45%。故选B。
5在以上各省市中,财险占该省市保费收入比例最大的是(    )。    

A.山西

B.河南

C.湖南

D.青海

3、 三、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初步测算,我国2004年GDP现价总量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956亿元;第
二产业增加值为73904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6521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869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
值为65018亿元,其中,运输邮电业增加值12148亿元,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15250亿元。
    与2004年全国GDP年快报核算数相比,按经济普查资料计算的GDt’总量增加了23002亿元,
提高了16.8%。其中,第一产业因不在这次普查范围内,数据变化不大,重新核算后增加了188亿
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增加1517亿元,提高了2.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21297亿元,提高
了48.7%。
    在GDP总量多出的2.3万亿元中,有93%是第三产业引起的,造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较
多的原因,主要在于资料来源的增加。经济普查覆盖了第二、三产业所有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
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大大补充了以往常规统计中难以准确全面反映的私营、个体服务业资料以及
大量的新兴服务业资源,如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互联网信息服务和卫生传输服务业、娱乐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家政服务业等。通过经济普查,进一步查清并补上了常规统计中第三产业漏
统的部分。   
    2004年GDP重新核算后,与年快报数相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
重大幅度上升。第一产业比重由原来的15.2%下降到13.1%,下降了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
由原来的52.9%下降到46.2%,下降了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由原来的31.9%上升到
40.7%,上升了8.8个百分点。重新核算后,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服务业在经济整体中的分量不像
原来估计的那么低,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功不可没。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虽然目前的
三次产业结构比原来核算的要合理得多,但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矛盾依然存在。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资料内容,A、C、D都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多的原因,只有B不是资料给出的原因。故选B。
1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增多,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主要是普查的资源来源比以前大大增加

B.主要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较以前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C.主要是这次普查更进一步地摸清了第三产业漏统的部分

D.主要是这次普查大大补充了以往常规统计中难以准确全面反映的私营、个体服务业资料以及大量的新兴服务业资料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12148+15250)÷(20956+73904+65018)×100%=27398÷159878×100%≈17.14%。故选A。
2运输邮电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占2004年GDP现价总量的百分比为(    )。

A.17.14%

B.7.60%

C.9.54%

D.40.67%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据2004年GDP年快报核算数,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3904—1517=7238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5018—21297=43721;那么比例为72387÷4372l≈1.656,所以多了65.6%左右。故选B。
3在2004年全国GDP年快报核算数中,第二产业增加值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多了(    )。

A.47.2%

B.65.6%

C.69.5%

D.76.1.%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188+1517):21297=1705:21297=1:12。故选B。
4在GDP总量的增加量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加量之和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加量的比为(  )。

A.3:16

B.1:12

C.2:9

D.5:23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资料末尾的内容可以判断只有D是正确的。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软件业、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在以前的经济普查中统计得比较全面准确

B.跟2004年全国GDP年快报核算数比较,除第一产业外,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都有不同程度增长

C.与2004年快报核算数相比,第一产业虽然增加值没有增长,但其比重有所上升

D.从这一次经济普查看,目前的三次产业结构核算要合理得多

4、 四、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由图2可知,“八五”期间A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8.4%,高于其他时期。故选B。
1从1981年到2005年,A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最高的是(    )。

A.“六五”时期

B.“八五”时期

C.“九五”时期

D.“十五”时期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A省2007年生产总值9075亿元,如果保持15%的增长率,2008年生产总值为9075×(1+15%)=10436.25亿元。故选C。
2已知A省2007年生产总值为9075亿元,“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率不变,在2008年可实现的生产总值为(  )。

A.10113.16亿元

B.10397.2l亿元

C.10436.25亿元

D.11078.65亿元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A省“十五”期间与“六五”期间曲生产总值分别为25856.35亿元和708.73亿元,258556.32/708.73≈25860/710约为36倍多,故“十五”比“六五”增加了35倍多。故选B。 
3A省“十五”时期的生产总值比“六五”时期增加了(    )。

A.33.48倍

B.35.48倍

C.36.48倍

D.37.24倍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注意到四个选项中个位数字均不相同,考虑用尾数法来计算。1979年到时2007年间A省生产总值的末几位数之和为1.17+8.73+5.67+8.04+3.79十6.35十3.3=37.05。故选C。 
4从1979年到2007年,A省生产总值总量为(    )。

A.50543.75亿元

B.67146.25亿元

C.67407.05亿元

D.68512.25亿元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题目中的两幅图均没有提及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和A省在全国经济中的位置。D项所述不能得出。故选D。
5在下列关于A省的说法中,不能从图中得出结论的是(    )。

A.“十五”时期的GDF’总量大约是“九五”时期的1.65倍

B.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除了“七五”时期低于10%外,其余时期均高于10%

C.如果保持现有的GDP F增长率,可以预测“十一五”时期的生产总值将明显高于“十五”时期

D.改革开放30年来,国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2007 F GDP增速居全国第二位

Tags:教育学 历年真题 模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3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教育.. 下一篇2013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教育..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