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两种观点逐渐走向融合。实际上,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两者统一于同一教学活动中。(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三)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最早明确阐述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他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观点,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主要表现在:1、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表现在:第一、教师主导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第二、教师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第三、教师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2、学生具有主动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影响,学生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具有能动性、自觉性。第二、受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能力水平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具有独立性、创造性。
56.(一)该案例遵循了德育的疏导原则。
(二)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孔子的学生颜回评孔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三)贯彻疏导原则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小学生活泼爱动,兴趣广泛,喜欢参加自己爱好的活动。德育要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为。(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对他们表现出的积极性和微小进步,都要注意,多加赞许、表扬和激励,引导他们逐步向前,以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