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考点(2018年最新版)(二)
2018-06-04 19:55:5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读书指导法属于以_____为主的教学方法。
A: 引导探究
B: 直接感知
C: 实际训练
D: 语言传递信息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主要的课堂教学方法有: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直接感知为主、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故选D。



2、填空题  学生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愉快心情的记忆是____。

参考答案: 情绪记忆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答案】情绪记忆。解析:情绪记忆是以过去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例如,学生对接到理想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愉快心情的记忆。情绪记忆的映象有时比其它形式的记忆映象更持久。往往是一次形成而经久不忘,甚至终生难忘。



3、多选题  教育活动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三结合”中的三种教育为_____。
A: 家庭教育
B: 道德教育
C: 班级教育
D: 学校教育
E: 社会教育

参考答案: ADE

本题解释:
【答案】ADE。



4、判断题  教师备课,必须对教材进行深钻细研。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正确。



5、单选题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浴缸洗澡时突然发现浮力定律,解决了“王冠之谜”。这种思维是(.A)。
A: 直觉思维
B: 常规思维
C: 分析思维
D: 抽象思维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阿基米德未经逻辑推导,突然发现浮力定律,是一种直觉思维。



6、单选题  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_____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B[解析]1879年,德国的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研究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7、简答题  语文课上,老师请李华念一段课文,李华发音不标准。老师惟妙惟肖地模仿了李华几个错误发音后,指着他对全班同学说刚才你们都听到了,他的朗读实在糟糕,你们可别学他。”
请用相关的德育原则分析评价该教育情境中这位教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德育原则的掌握以及针对案例应用德育原则的能力。

  【参考答案】案例中主要反映出语文老师违背了德育原则中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案例中语文教师对李华发音不标准的行为进行了模仿和嘲笑,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教师的这种行为没有对学生纠正发音起到丝毫的帮助,反而增加了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失去了对语文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之路会产生消极影响,也会给学生造成心理阴影,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各自有待提高的地方,教师需要做的是针对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对学生的缺点进行嘲笑。

  (3)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既要通过集体的力量教育个别学生,又要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地统一起来。

  该语文教师对李华的嘲笑行为并不利于集体凝聚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由于教师的言行,李华可能就会受到孤立,而且造成了课堂气氛的尴尬,由于害怕老师对自己同样的嘲笑,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会减弱。



8、简答题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基本内容:特别强调文化素质的培养,因为文化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强调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做人;注重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事、学会明辨各种是非的能力的培养;强调人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基本特点:素质教育的主体性;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素质教育的普通性。



9、单选题  在我国,明确提出实行学生申诉制度的法律是__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学生权益的理解。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10、单选题  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_____。
A: 强化
B: 惩罚
C: 逃避条件作用
D: 消退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
逃避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刺激出现后,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的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11、单选题  _____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A: 教育法规
B: 教育法
C: 教育法律规范
D: 教育政策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12、多选题  教学活动包括了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_____等活动。
A: 独立作业
B: 复习
C: 预习
D: 社会实践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C。参考解析:教学活动包括了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独立作业、复习、预习等活动。故选ABC。



13、填空题  ____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认知,相当于信息的输入。

参考答案: 感知觉


本题解释:
【答案】感知觉



14、简答题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有哪些主要方法?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①考察法;②观察法;③问卷法;④谈话法;⑤调查法;⑥实验法;⑦访问法;⑧书面材料分析法。



15、简答题   ;分组教学

参考答案:
【答案】分组教学是指按学生学习能力或学业成绩不同分为不同的班或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6、简答题  教学组织形式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在教育史上先后出现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17、多选题  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是幼儿园依据_____,有计划地、系统地设计、组织和安排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
A: 幼儿教育目标
B: 幼儿教育内容
C: 幼儿教学大纲
D: 幼儿课本
E: 幼儿课程标准

参考答案: AE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E。参考解析:
AE【解析】制订教育教学计划,是为了使各项教育活动有序进行,有效开展,其最终目的是落实课程内容,实现幼儿教育目的,促进幼儿发展。因此幼儿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依据幼儿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故选AE。



18、填空题  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____、自我追求等。

参考答案: 自我调节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自我调节



19、单选题  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是_____。
A: 《教育论》
B: 《雄辩术原理》
C: 《理想国》
D: 《巨人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理想国》是体现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代表作。



20、单选题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认为儿童的发展有许多敏感期,其中秩序敏感期的建立时间为_____
A: 2.5~3~5岁
B: 0~2岁
C: 5~6岁
D: 2~4岁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蒙台梭利认为3~6岁是幼儿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的各种感觉先后处于敏感期,其中秩序敏感期大致出现在2~4岁。
【命题立意】考查秩序敏感期的时间。
【错因分析】对不同敏感期的时间的记忆混淆。



21、简答题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
【答案】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强度对比关系、活动变化以及新异性,这是客观的方面;二是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这是主观方面。



22、单选题  下列关于幼儿的听觉偏好趋向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 就人声和物声而言。新生儿趋向物声
B: 就母亲声音和陌生人声音而言,新生儿趋向新鲜的陌生人声音
C: 就声音音调来讲,新生儿趋向低音调
D: 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新生儿喜欢听人说话,尤其喜欢听自己母亲的声音,他们还喜欢听高调的声音。新生儿不喜欢听嘈杂的声音。



23、单选题  关于遗忘的一般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遗忘的进程是均衡的
B: 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C: 有意义能理解的内容相对不容易遗忘
D: 无意义能理解的内容相对容易遗忘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受时间因素制约的规律:遗忘量随时间递增;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



24、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批准申请的单位是_____。
A: 当地学校、村委会或者居委会
B: 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 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 当地县镇人民政府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故选B。



25、单选题  010年2月28日,国务院发布《纲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这里的《纲要》是指_____。
A: 《中小学德育纲要》
B: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D: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D[解析]题干中两个年份2010、2020已经暗示了答案。本题答案为D。



26、简答题  终身教育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终身教育是指包括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部分,从一个人出生的瞬间一直到生命终结的整个过程的不间断的发展;也包括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之间紧密而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



27、单选题  1993年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国家颁布了__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我国于199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这部法律的基本精神就是用法律来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优化和提高。



28、判断题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解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教育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29、单选题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_____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生产力水平
C: 科学技术
D: 文化传统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有权利来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并通过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和教育经费的分配来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因此,正确答案选A。



30、判断题  在原始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合二为一,人人必须劳动,因而人人受教育,但到了古代教育阶段,教育只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所以,古代教育不如原始教育。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错误。原始教育是一种低级教育,古代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进步。



31、单选题  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_____。
A: 努力程度
B: 能力高低
C: 运气好坏
D: 任务难易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韦纳成败归因理论中指出,能力属于内部稳定性的不可控制因素,努力程度属于内部不稳定的可控制因素,任务难易属于外部稳定性的不可控制因素,运气属于外部不稳定的不可控制因素,身心状况属于内部不稳定的不可控制因素,外界环境属于外部不稳定的不可控制因素。



32、判断题  夸美纽斯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Y。



33、简答题  简述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的特点。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
(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
(3)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34、简答题  教育者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从广义教育的角度理解,任何人都是教育者,凡是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人就是一名教育者;从狭义教育的角度理解,教育者指专门受过系统教育、培养和训练,专门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人。



35、判断题  教学要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轻结论重过程”。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教学要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结论与过程并重”。



36、判断题  《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中规定:教师对师德考核结果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学校考核小组申请复核或向学校主管部门申诉。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



37、简答题  因材施教原则

参考答案:
【答案】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照顾个别差异,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



38、多选题  德育的基本任务包括_____。
A: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B: 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
C: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D: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



39、单选题  根据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一个5岁的儿童属于认知的_____。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动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0-2感知运算阶段。2-7前运算阶段,所以5岁是前运算阶段



40、单选题  一个小学生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能够独立完成各项作业,反映了其意志的_____品质。
A: 果断性
B: 自觉性
C: 坚韧性
D: 自制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意志的四大品质的理解。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意志品质是考试中的常考点,对它定义的考查是相对较简单的一种方式。意志具有四大品质: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能够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既定目的的意志品质。意志的果断性是一种善于辨明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意志的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从而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坚持是对行动目的的坚持。本题中小学生自觉完成作业是意志自觉性的良好体现。



41、多选题  问题行为可分为三种类型,包括_____。
A: 心理问题行为
B: 品行性问题行为
C: 性格性问题行为
D: 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C,D。参考解析:问题行为的划分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是将它分为扰乱性行为和心理问题行为两种,还有一种是将它分为品行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和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



42、简答题  简述如何进行后进生教育。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第一,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第二。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第三。树立榜样,增强是非观念;
第四,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因材施教。



43、判断题  教师讲课应避免拖堂,也就是避免“超限效应”的发生。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Y。



44、简答题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参考答案:
【答案】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而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5、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_____。
A: 为人师表
B: 清正廉洁
C: 敬业爱业
D: 团结协作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故选A。



46、判断题  “减负”的实质就是要求减少课程门类,降低课程难度,淡化考试。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错误。减负实质是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推行素质教育,倡导全面发展。



47、单选题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_____。
A: 新观点
B: 认知结构
C: 策略系统
D: 态度体系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
内化是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态度体系。



48、单选题  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_____。
A: 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
B: 不受生产发展制约
C: 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D: 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是强调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49、简答题  简述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1)认知领域的目标
在认知领域,教育目标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为六类。
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2)情感领域的目标
在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分为以下五类。
接受、反应、价值判断、组织、价值观或价值观体系的个性化。
(3)动作技能领域目标



50、单选题  学会写“石”这个字后,有助于写“磊”。这种现象属于_____。
A: 一般迁移
B: 具体迁移
C: 水平迁移
D: 垂直迁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Tags: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题库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前儿童发展..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