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简述说服教育法的应用要求。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
运用语言说服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针对性;(2)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3)引导总结。
运用事实说服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目的、制定计划;(2)做好充分准备;(3)]111强指导;(4)做好总结工作。
2、判断题 举一反三是知识的正向迁移。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解析: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举一反三是知识的正向迁移。
3、简答题 操作技能的形成有哪些阶段?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答案要点】
通过分析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1)操作的定向。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象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有关操作动作本身的各种信息;二是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2)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3)操作的整合。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4)操作的熟练。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4、判断题 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解析: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5、判断题 在认知风格中场独立要比场依存好些。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认知风格无好坏之分。
6、单选题 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意外情况迅速地做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心理素质是_____。
A: 教育策略
B: 教师威信
C: 教师角色
D: 教育机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D[解析]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7、多选题 班级管理包括_____等几个基本环节。
A: 提前调研
B: 了解学生
C: 制定计划
D: 组织实施
E: 评价总结
参考答案: BCDE
本题解释:
【答案】BCDE。解析:班级管理一般包括:了解学生、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这几个阶段。
8、单选题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转变学生观,要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这描述的是学生观中的_____。
A: 整体观
B: 发展观
C: 教学观
D: 教材观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进行教学活动是学生观中的发展观。故选B。
9、单选题 “活到老学到老”反映了_____的现代教育特征。
A: 终身性
B: 公平性
C: 大众性
D: 未来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现代教育特征的掌握。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活到老学到老”是对将人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的否定。随着现代知识更新的加快,学校学习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现代生活的需求,终身教育必然成为现代教育的特征之一。除此之外,现代教育的特征还包括: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和教育技
术的现代化。
10、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_____。
A: 妈妈教孩子洗衣服
B: 初生婴儿吸奶
C: 成人学开车
D: 木匠教徒弟手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初生儿吸奶属于吸吮反射,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本能动作。其他三项均属于教育现象。
11、单选题 1879年德国心里学家_____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 冯特
B: 加涅
C: 华生
D: 桑化克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出现,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科学心理科学的诞生。他也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12、多选题 布鲁纳认为,知识结构可以用_____几种表象形式来表现。
A: 动作
B: 图像
C: 表格
D: 符号
参考答案: AB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D。参考解析: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表现。
13、填空题 说服教育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讲解与报告 谈话 指导阅读 参观 调查访问
本题解释:
【答案】讲解与报告;谈话;讨论;指导阅读;参观;调查访问
14、单选题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的层次是_____
A: 生理需要
B: 安全需要
C: 尊重需要
D: 自我实现的需要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并认为,个体通常在前一个需要满足或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才会产生更高一层的需要。
15、简答题 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手段一目的分析法,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个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而最终达到总目标。
16、简答题 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教师为什么应全面关心学生?
参考答案:
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是在其他低层次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两方面的含义,由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组成。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
(3)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层次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如父母离异使儿童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17、单选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其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_____。
A: 推行回归教育
B: 实施终身教育
C: 改革正规教育
D: 发展成人教育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学习化社会的标志是:学习成为整个社会成员一项经常的重要活动,这要求实施终身教育。
18、单选题 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的类型不包括_____。
A: 消极型
B: 对抗型
C: 安静型
D: 积极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从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课堂教学气氛可分为三类:积极型课堂教学气氛、消极型课堂教学气氛和对抗型课堂教学气氛。
19、简答题 游戏为什么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
参考答案:
(1)游戏有利于调整幼儿的消极情感;(2)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3)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技能;(4)游戏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和智能。
20、填空题 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理有____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
参考答案: 潜在威胁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答案】潜在威胁
21、单选题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教学应用是_____。
A: 结构教学
B: 程序教学
C: 认知教学
D: 情境教学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程序教学是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在教学中的应用。
22、单选题 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_____。
A: 受教育权
B: 生命健康权
C: 人格尊严权
D: 人身自由权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性权利,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对中小学生来说,受教育权是其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常见的学生受教育权包括:(1)学生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权利;(2)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3)学生上课学习的权利;(4)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权;(5)学生在升学、复学方面的同等权利。故选A。
23、填空题 成熟的标志有生理方面的____,心理方面具有____的自我意识。
参考答案: 生殖能力 独立自主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
生殖能力独立自主
24、简答题 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传播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是将教和学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教学问题求解.侧重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
25、判断题 “谈梅生津”是第一信号系统引起的条件反射。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解析:这是第二信号系统引起的条件反射。
26、单选题 教育行政复议的提出对象是行政机关的_____。
A: 特定的人
B: 特定的事
C: 抽象行政行为
D: 具体行政行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教育行政复议,是指教育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作出该行为的机关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或该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发生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
27、填空题 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____。
参考答案: 杜威
本题解释:
【答案】杜威
28、多选题 教师劳动具有下列特点_____
A: 复杂性
B: 创造性
C: 示范性
D: 长期性
E: 权威性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CD。参考解析: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复杂性和创造性、连续性和广延性、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29、填空题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____。
参考答案: 随意注意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答案】随意注意。解析:随意注意,也叫有意注意,指的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是在不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30、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熟练操作特征的是_____。
A: 立即反应代替了多次的尝试
B: 微弱的线索得到利用
C: 各个局部动作独立性增强
D: 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熟练操作具有五个特征:①立即反应代替了多次的尝试。②微弱的线索得到利用。③错误被排除在发生之前。④局部动作综合成大的连锁,并受个体自主控制。⑤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31、单选题 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_____。
A: 生活老师
B: 任课老师
C: 班主任
D: 学校管理干部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32、单选题 课程计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
A: 课程设置
B: 课程开设顺序
C: 教学时数
D: 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课程计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课程设置。
33、单选题 _____是指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裁决教育法律纠纷,从而使被救济人受到损害的权益获得法律上的补救。
A: 教育法律救济
B: 教育法律责任
C: 教育法律援助
D: 教育法律申诉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教育法律救济是指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裁决教育法律纠纷,从而使被救济人受到损害的权益获得法律上的补救。
34、单选题 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不包括_____。
A: 泊主学习
B: 合作学习
C: 探究学习
D: 接受学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5、判断题 人在激情状态下认识和自信能力会减弱,所以总做错事情。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
36、单选题 在方位知觉方面,4岁儿童_____。
A: 仅能辨别上下
B: 开始能够辨别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方向
C: 开始能够辨别前后
D: 开始能够辨别以自己为中心的左右方向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婴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辨别。据研究,2—3岁的幼儿能辨别上下,4岁幼儿开始能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幼儿5岁时,方位知觉有跃进的倾向。
37、判断题 对一般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对菱形的学习,属于自上而下的垂直迁移。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Y。
38、判断题 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或七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八周岁入学。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解析: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39、简答题 什么是注意?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参考答案: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
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①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②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③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④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
40、单选题 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以后遇到同样类型的问题还会采取先前的思维模式去解题,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_____
A: 原型启发
B: 定势
C: 迁移作用
D: 功能固着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问题解决的知识点。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通常表现为以最熟悉的方式作出反应或者解决问题;迁移作用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事物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故本题选B。
41、单选题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条德育原则体现了_____。
A: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D: 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
42、判断题 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正确。
43、多选题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_____。
A: 基础知识
B: 基本技能
C: 科学技术
D: 生存本领
参考答案: AB
本题解释:
【答案】AB。
44、单选题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_____。
A: 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B: 知行统一的原则
C: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 严格管理学生原则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是由马卡连柯提出来的,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45、单选题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_____。
A: 2006年9月26日
B: 2007年9月1日
C: 2006年9月1日D、2007年1月1日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46、判断题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解析: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正面教育和反面惩戒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戒教育制度是对学校教育管理体系的有机补充和完善。惩戒犯错学生,不光在于教育犯错学生本身.更重要的是能起到教育其他学生的警示作用。让其他人引以为戒。惩戒教育,能让学生在其亲身经历的教训中更加清楚地认识对与错,并通过适度的外在压力使学生的内在因素发生作用,自觉抑制自我行为过分膨胀,产生对错误行为的趋避意识,防止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也充分说明制定适度的教育惩戒是合理的、有效的。
47、填空题 教师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德育方法是____。
参考答案: 榜样示范法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榜样示范法
48、判断题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师,能够树立起牢固的敬业精神和端庄的职业态度,勇于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阻力,这也是教育过程顺利开展并富有成效的决定条件。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Y。
49、单选题 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_____。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凯洛夫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赫尔巴特统觉理论的基本含义是,当新的刺激发生作用时,表象就通过感官的大门进入到意识阈上,那么,二者的联合就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地位。赫尔巴特指出:“统觉,或内在的感觉,只有在条件允许的时候才会发生。”所谓统觉的条件,主要是指兴趣。根据赫尔巴特的观点,兴趣是指观念的积极活动状态,是一种好奇心和智力活动的警觉状态,正因如此,兴趣赋予统觉活动以主动性。
50、单选题 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是_____。
A: 确保幼儿安全
B: 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
C: 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D: 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
幼儿的发展要靠个体因素与环境之间的互相作用,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能够促进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将其作为最基本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