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最新版(二)
2019-03-17 22:47: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下列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_____。
A: 时教必有正业
B: 君子之教,喻也
C: 藏息相辅
D: 不陵节而施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2、简答题  第一反抗期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第一反抗期:指3岁左右儿童在其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教育不太有利的独立行动与对抗行为,也称“教育危机期”。



3、填空题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是教育与____相结合。体育是以____活动为基础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

参考答案: 生产劳动 身体


本题解释:
【答案】生产劳动 身体



4、判断题  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缺乏这一起点,学生只能习得一些空洞的概念、原理,或者曲解概念和原理。因此,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任何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直观是知识掌 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缺乏这一起点,学生只能习得一些空洞的概念、原理,或者曲解概念和原理。当然,肯定直观为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并非意味着任何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



5、简答题  你对案例中张老师的做法有何看法?请给张老师提一些建议。

参考答案:
案例中张老师先是责骂学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改变不良的课堂气氛,而后又有转行的想法,这种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对于张老师,我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摆正心态,进行自我反思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其次,找出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最后,着手解决课堂问题行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预先建立课堂常规,明确学生的行为标准;正确地运用奖励和惩罚;体现一致性、公平性和个别差异性。



6、单选题  个人能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属于_____。
A: 感性知识
B: 理性知识
C: 陈述性知识
D: 程序性知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分类的辨析情况。
【参考答案】C
【名师点晴】知识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感性知识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而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生命在于运动。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如:怎样操作一台机器;怎样解答数学题或物理题等。因此本题选C。



7、单选题  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_____,二是寻求发展。
A: 行为矫正
B: 学会适应
C: 克服障碍
D: 学会调适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和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



8、单选题  最美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好几个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轧.造成双腿高位截肢。这最能体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_____。
A: 爱岗敬业
B: 关爱学生
C: 教书育人
D: 为人师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9、单选题  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是_____。
A: 感觉适应
B: 感觉的对比
C: 联觉
D: 错觉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感觉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是指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联觉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不同的颜色使人产生颜色之外其他的感觉属于联觉.故选C。



10、单选题  补充必要的校本教材,让教学更符合_____原则。
A: 循序渐进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启发性
D: 巩固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中,补充校本教材体现了此原则,故此题选B。



11、填空题  教学方法是____和____,它受____、____、____和____所制约和影响。

参考答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方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的方法 教学目的 学科性质 教学内容 学生认识规律


本题解释:
【答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的方法;教学目的;学科性质;教学内容;学生认识规律



12、单选题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它包括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一是学习需要,另一个是_____
A: 认知动机
B: 自我提高动机
C: 自我效能感
D: 学习期待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13、单选题  有位历史老师教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1421记成“一事二益”,这种方法是_____。
A: 复述策略
B: 组织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
D: 自由联想策略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
题中所用的方法是精细加工策里面的记忆术。故选C。



14、单选题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一种_____测验。
A: 常模参照性
B: 标准参照性
C: 总结性
D: 发展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标准参照性测验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标准参照性测验可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宜用于升级考试、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因此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属于标准参照性测验。



15、填空题  ____成为我国首个万亿美元的区域经济体。

参考答案: 广东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答案】广东



16、单选题  学生由于考试焦虑而产生的失眠可采用_____来治疗。
A: 系统脱敏法
B: 肌肉松弛法
C: 自我暗示法
D: 行为疗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肌肉松弛法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付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而失眠状态的出现就是由于情绪上紧张、不安,心里产生的焦虑,肌肉松弛法刚好能够治愈这一症状。因此,正确答案选8。



17、单选题  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_____
A: 《论语》
B: 《大学》
C: 《学记》
D: 《师说》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18、单选题  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_____。
A: 新的理解
B: 不同的见解
C: 认知策略
D: 类比或表象等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生成性学习的理解。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生成性学习是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19、判断题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Y。解析:略。



20、判断题  斯金纳认为,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后迅速安静坐好的行为属于操作行为。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解析: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后迅速安静坐好的行为属于应答性行为。



21、简答题  简述中学生意志的培养方法。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中学生意志的培养方法有:
(1)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确立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
(3)激发实现理想和奋斗目标的强烈欲望和责任感。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与困难做斗争的能力。
(5)培养丰富的情感,激励自己的行为,提高情绪和情感对意志的支持作用。
(6)加强意志的自我培养。



22、多选题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_____。
A: 生理需要
B: 安全需要
C: 归属和爱的需要
D: 尊重需要
E: 自我实现需要

参考答案: ABCDE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C,D,E。参考解析: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故选ABCDE。



23、单选题  幼儿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幼儿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_____。
A: 转折期
B: 敏感期
C: 危机期
D: 过渡期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敏感期是指个体比其他时候更容易获得新行为模式的发展阶段,换句话说,敏感期就是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24、多选题  实施德育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说服法,以下属于说服法的是_____。
A: 谈话
B: 报告
C: 参观
D: 讲解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CD。参考解析:说服法包括谈话、报告、参观、讲解。故选ABCD。



25、简答题  简述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如下。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6、单选题  我国于_____年正式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
A: 1994
B: 1995
C: 1996
D: 1997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
1996年3月9日原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签署国家教委第25号令,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自1996年6月1日起施行。



27、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_____。
A: 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B: 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 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8、单选题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_____。
A: 陆军讲武堂
B: 同盟会
C: 京师同文馆
D: 钦定学堂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我国于1862年在北京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



29、单选题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主要说明了教学中下列哪个选项的意义?_____
A: 传授科学知识
B: 反复练习巩固
C: 发展智力、能力
D: 加强“双基”教学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主要说明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



30、判断题  特殊能力是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能力理论中的二因素理论。
【参考答案】错误
【名师点睛】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首先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论。他认为,智力包括两种因素:一般因素(即G因素)和特殊因素(即S因素)。G因素代表一个人普遍而概括化的能力,参与所有的智力活动。一个人智力高低取决于G因素的数量。S因素代表一个人的特殊能力,只在某些特殊方面(如绘画、唱歌等)表现出来。比如节奏感只在歌唱和舞蹈活动中表现出来,这就属于特殊能力。S因素参与不同的智力活动,但每种智力活动中主要有一种特定的S因素存在。人在从事任何一项智力活动时都需要有G和S因素的共同参与。



31、单选题  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_____。
A: 陶行知
B: 杨贤江
C: 徐特立
D: 蔡元培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蔡元培被毛泽东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32、单选题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大小与学生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间的关系是_____。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没有关系
D: 有时正比,有时反比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就整个教学过程而言,学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控制,教师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经历了从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变化发展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大小与学生的年龄和教育程度成反比,而学生的作用与其年龄和教育成正比。



33、多选题  下面有关教师为人师表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为人师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
B: 为人师表具有突出的严谨性
C: 为人师表具有较弱的激励性
D: 为人师表缺乏可操作性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解析:为人师表具有示范性、严谨性、激励性。为人师表缺乏可操作性是不可选的。



34、单选题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方法属于_____。
A: 行动研究法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调查法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



35、单选题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_____提出来的。
A: 巴甫洛夫
B: 斯金纳
C: 班杜拉
D: 布鲁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36、单选题  一般而言,低常儿童智商低于_____。
A: 50
B: 60
C: 70
D: 8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低常儿童也称智力落后或智力低下儿童,指智力发展落后于或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水平的儿童。智商低于70分,才属于低常儿童。



37、判断题  慎独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指的是教师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经常自我反省、自我剖析。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
教师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经常自我反省、自我剖析,这指的是内省。



38、判断题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解析:所谓“有法”是指教学有规律可循;所谓“无定法”是指在具体的教学中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切都因人、因境而定。教学的艺术性也正体现在这里。



39、单选题  ①国内生产总值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③城乡居民人均收入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故本题答案选C。



40、单选题  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 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 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 “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问题情境与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心理眩惑”等情况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都影响问题的解决。



41、单选题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狼孩”事例说明了_____。
A: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B: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C: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作用
D: 自然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遗传素质为人类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但是不起决定作用。自然环境为人类的身心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同样不起决定作用。故选B。



42、填空题  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____。

参考答案: 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


本题解释:
【答案】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



43、单选题  教学工作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
A: 个别教学
B: 分组教学
C: 课堂教学
D: 现场教学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44、判断题  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所以说,过度学习越多,保持效果越好,而且保持的时间也越长。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
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一般来说,过度学习越多,保持效果越好,而且保持的时间也越长。但也并非越多越好。有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150%时,效果不仅不递增,反而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从而成为无效劳动。



45、简答题  简述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3分)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学前儿童游戏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t)游戏是自发的、自愿的:
(2)游戏是自由自在的:
(3)游戏是愉快的:
(4)游戏是充满幻想和创造的。



46、判断题  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解析:
1986年4月全国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中国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再次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简称新《义务教育法》),该法自2006年9月1日起实施,由此拉开了我国义务教育向着均衡、公平方向发展的序幕。



47、单选题  对前后学习内容进行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比较分析的方法是_____。
A: 描述策略
B: 表象策略
C: 归类策略
D: 网联策略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对于复杂知识的学习,组织策略往往表现为对前后学习内容进行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比较分析,具体表现为学习者识别材料中各种思想间的主要内部联系的“网联”策略。因此,正确答案选D。



48、多选题  自我意识的成分有_____。
A: 自我认识
B: 自我感觉
C: 自我体验
D: 自我教育

参考答案: AC

本题解释:
【答案】AC。解析: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成分。



49、单选题  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__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故选B。



50、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获取网络教学资源的基本环节的是_____。
A: 信息浏览
B: 查询资源
C: 浏览资源
D: 保存资源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获取网络教学资源的基本环节包括查询、浏览和保存资源。所以选A



Tags: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题库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