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选题 问题的基本特点是_____。
A: 目的性
B: 认知性
C: 序列性
D: 外显性
E: 扩展性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解析:问题基本特点考查。
2、多选题 关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陈述正确的是_____。
A: 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
B: 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
C: 创造性与智力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线性关系
D: 低创造性者其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
参考答案: BD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的理解。
【参考答案】BD
【名师点晴】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3、判断题 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有时候功能固着能够对问题解决起积极作用,有时候起消极作用。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功能固着总是对问题解决起消极作用。
4、填空题 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我们称之为____。
参考答案: 问题
5、单选题 “一题多解”,“给故事加上不同的结尾”是训练学生的_____。
A: 聚合思维
B: 发散思维
C: 直觉思维
D: 常规思维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问题解决概念的掌握。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聚合思维法又称为求同思维法、集中思维法、辐合思维法和同一思维法等。聚合思维法是把广阔的思路聚集成一个焦点的方法。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都是直觉思维。常规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本题中个体对一道题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对故事加不同的结尾都是在沿着不同的方向对问题进行解答。因此本题选B。
6、单选题 关于创造性与智力关系的正确陈述是_____
A: 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
B: 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
C: 低创造性者其智商也肯定低
D: 创造性与智力是独立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7、简答题 请结合实际阐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8、多选题 问题解决分为哪些基本的步骤?_____
A: 发现问题
B: 明确问题
C: 提出假设
D: 分析假设
E: 检验假设
参考答案: ABCE
本题解释:
【答案】ABCE。解析:问题解决步骤考查。
9、单选题 创造力的核心成分是_____
A: 创造性人格
B: 创造性思维
C: 创造性技能
D: 创新意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成分。
10、简答题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1、问题情景与表征方式
2、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3、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4、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5、情绪状态
11、单选题 老师问:“一张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张冬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个角。”老师又问:“还有其它答案吗?”张冬想了想,没有回答出来。这表明张冬在解决问题时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_____
A: 功能固着
B: 原型启发
C: 心理定势
D: 垂直迁移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12、单选题 看到某件制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
A: 习惯
B: 功能固着
C: 定势
D: 定向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
13、单选题 在解几何证明题时,学生常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往回走,先确定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条件,然后再将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与问题提供的已知条件进行对比,完成证明过程。这种方法属于问题解决中的_____
A: 反推法
B: 算法式
C: 简化法
D: 类比法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A反推法即学生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往回走,最后倒退到起始状态。得出要达到该目标需要什么条件,最后把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与问题提供的已知条件进行对比。
14、多选题 问题解决思维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_____。
A: 有主动的态度
B: 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C: 有一系列操作程序
D: 必须有思维认知成分的参与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
【答案】BCD。
15、单选题 这次解决问题后,下次遇见同样的问题还会采用相同的思维属于_____。
A: 定势
B: 功能固着
C: 求同思维
D: 启发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定势的影响下,人们会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景做出反应。
16、简答题 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⑤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发散思维训练。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风暴训练。
17、填空题 基克认为,一般性的问题解决大致包括以下阶段:____、搜寻解法、执行解法和评价。
参考答案: 建立问题表征
18、单选题 一个人面对同一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他的思维有_____。
A: 流畅性
B: 变通性
C: 指向性
D: 独创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因此,答案选B。
19、判断题 创造力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潜能。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创造力的理解。
【参考答案】正确
【名师点睛】创造力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个体产生新异的和适合的思想和产品的能力。每个人都有智力和创造力,只是有些人的创造力多一些,有些人的创造力少一些。
20、判断题 人们从对飞鸟的研究到飞机的发明,体现了功能固着对问题解决的影响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体现了原型启发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21、单选题 在创造性培养上有一种“头脑风暴”不属于_____
A: 百家争鸣
B: 自由辩论
C: 抢答
D: 胡说八道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D项明显错误,头脑风暴是一种集思广益的方法,并非胡说八道。
22、单选题 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是_____。
A: 爬山法
B: 逆向工作法
C: 手段—目的分析法
D: 尝试错误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爬山法: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逆向工作法:目标递归策略,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
23、单选题 将能达到目标的所有可能的选择都找出来,试遍所有可能,总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为_____。
A: 启发式
B: 手段目的分析法
C: 算法式
D: 推理式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掌握。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问题解决的策略主要包括尝试策略和启发策略。尝试策略也叫算法式策略,是将忐达到目标的所有可能的选择都找出来,试遍所有可能,总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式策略是凭借经验来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又具体可分为四种:手段目标分析法;顺向推理;反向推理;爬山法。因此选C。
24、填空题 ____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参考答案: 创造性
25、多选题 头脑风暴应遵循_____原则。
A: 畅所欲言
B: 标新立异
C: 多多益善
D: 改进补充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问题解决概念的掌握。
【参考答案】ABCD
【名师点睛】所谓头脑风暴就是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具体应用此方法时,应遵循四条基本原则:一是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二是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三是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四是鼓励提出改进意见。
26、单选题 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_____。
A: 漫无目的的幻想
B: 走路
C: 联想
D: 发明创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它有两种类型:常规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
27、多选题 问题都含有的几个基本成分是_____
A: 刺激情境
B: 给定的条件
C: 要达到的目标
D: 条件间的联系
E: 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参考答案: BCE
本题解释:
【答案】BCE。解析:问题成分考查。
28、单选题 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心所欲,触类旁通,表明其思维有_____。
A: 灵活性
B: 创新性
C: 流畅性
D: 目的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发散思维的特征。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题干所述指的是变通性,即灵活性。
29、多选题 问题的解决有四个阶段,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_____
A: 提出假设
B: 扩充假设
C: 运用假设
D: 检验假设
参考答案: AD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D。解析: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是: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和方案,选择恰当的问题解决操作步骤。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30、填空题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____和无结构的问题。
参考答案: 有结构的问题
31、单选题 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_____。
A: 发散思维
B: 推测与假设
C: 好奇心
D: 独立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发散思维训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有效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用途扩散,即让学生以某件物品的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结构扩散,即以某种事物的结构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方法扩散,即以解决某一问题或制造某种物品的方法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种方法的各种可能性;形态扩散,即以事物的形态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除此之外,还有功能扩散、因果扩散、词语扩散等。
32、单选题 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能持完全否定态度,更不应指责,要给予一定的肯定。这体现了在塑造创造性的个性时要注意_____。
A: 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B: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C: 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D: 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应全盘否定,更不应指责,应鼓励学生正视并反思错误,引导学生尝试新的探索,而不循规蹈矩。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出现“害怕回答问题”、“不愿回答问题”等的现象,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促进其创造性个性的塑造。因此,答案选A。
33、多选题 属于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的有_____。
A: 流畅性
B: 变通性
C: 探究性
D: 独创性
参考答案: ABD
本题解释:
【答案】ABD。解析:发散思维特征的考查。
34、填空题 我国心理学家在研究国外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解决的一般认知过程模式,这一过程分为发现问题、____、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参考答案: 理解问题
35、简答题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问题情境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
(4)原型启发
(5)情绪与动机
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36、单选题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_。
A: 形象思维
B: 聚合思维
C: 自觉思维
D: 发散思维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37、填空题 当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和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功能。这种心理现象叫做____。
参考答案: 功能固着
38、多选题 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_____。
A: 给定的条件
B: 达到的目标
C: 确定的解法
D: 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E: 给定的范围
参考答案: ABD
本题解释:
【答案】ABD。解析: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这是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的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态。二是要达到的目标,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因此,答案选ABD。
39、多选题 下列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的是_____。
A: 漫无目的的幻想
B: 走路
C: 穿衣
D: 简单的记忆索取
E: 奔跑
参考答案: ABCDE
本题解释:
【答案】ABCDE。解析: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其基本特点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A项没有明确的目的;BCE三项虽然有一定的目的性,但是属于自动化操作,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D项是单一的认知活动,问题解决包含的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40、填空题 贾德认为,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对不同学习活动中的____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 共同要素
41、单选题 科学家利用蝙蝠飞行的原理发明了声纳和雷达,其中促进科学家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_____
A: 问题表征
B: 迁移
C: 定势
D: 原型启发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原型启发指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产生新的设想和创意。
42、多选题 头脑风暴训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__。
A: 畅所欲言
B: 鼓励创新
C: 多多益善
D: 注重质量
E: 改进补充
参考答案: ABCE
本题解释:
【答案】ABCE。解析:本题考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体是对头脑风暴训练的掌握。头脑风暴训练是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碰撞,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它是以获得方案的数量为目的的。
43、单选题 个人面对问题情景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高见,具有新奇性,这反映了创造性的什么特征_____。
A: 变通性
B: 流畅性
C: 独创性
D: 先进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44、填空题 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____、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参考答案: 发现问题
45、单选题 受过去经验和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_____
A: 原型
B: 定势
C: 迁移
D: 原型启发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定势概念理解的考查。
46、单选题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开展有效的教学”等这些问题属于_____
A: 简单问题
B: 复杂问题
C: 结构良好问题
D: 结构不良问题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47、单选题 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_____。
A: 思维定势
B: 原型启发
C: 功能固着
D: 酝酿效应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功能固着是指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正是功能固着的表现。
48、单选题 解决问题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发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_____。
A: 原型
B: 原型启发
C: 问题情境
D: 问题对象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原型是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
49、判断题 高智商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正确。解析:创造性与智力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即高智商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
50、单选题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_____是弄清问题究竟是什么,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找到相关信息而忽视无关信息,进而用自己的语言或适当的图示对问题予以表征。
A: 发现问题
B: 理解问题
C: 提出假设
D: 检验假设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理解问题的概念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