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在记忆乘法、珠算口诀时采用的编码方式是_____。
A: 按语义关系编码
B: 利用语言的音韵和节律编码
C: 采用主观组织加工材料
D: 使用字形编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基本的编码方式的掌握。
【参考答案】B
【名师点晴】记忆乘法和珠算口诀都是按照某一数字的韵律一直背谓,因此选B。这里比较有迷惑作用的是A项,语义编码是用语言对信息进行加工,按材料的意义加以组织的编码,择调在分析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编码。
2、单选题 保持信息在1秒钟以内的记忆是_____。
A: 短时记忆
B: 长时记忆
C: 瞬时记忆
D: 永久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瞬时记忆。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的感觉映象就是感觉记忆。其容量较大,但贮存时间极短。没有引起主体注意的信息,大约只在1秒钟以内即迅速丢失。
3、单选题 艾宾浩斯曲线揭示了遗忘规律_____
A: 先快后慢,再趋于平缓
B: 先慢后快,在趋于平缓
C: 呈倒U型
D: 从快到慢,直线下降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艾宾浩斯曲线遗忘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4、单选题 “过目成诵”反映的是人的记忆有很高的_____
A: 敏捷性
B: 持久性
C: 准备性
D: 准确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敏捷性:指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即识记的快慢。提高记忆的敏捷性,首先要明确识记的目的,其次要集中注意。
5、单选题 从记忆内容看,小学低年级阶段占主要地位的记忆类型是_____
A: 运动记忆
B: 形象记忆
C: 情绪记忆
D: 语词记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在幼儿阶段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言记忆逐渐发展。
6、简答题 许多优秀学生总结出的考试复习方法如下:第一、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的中心、重点和难点上,不彻底搞懂绝不放手。第二,要及时巩固,防止遗忘。复习要在课后及时进行,但不能一曝十寒,第三,在复习时候,要善于将抽象的知识和材料形象化,进行生动丰富的想象,第四,背诵文章时,要加强对中间部分材料的重点识记,第五,要合理安排好复习内容,一次识记内容不能太多,并且要达到过度学习。
请你根据有关遗忘的知识,分析防止遗忘的方法(应如何复习)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
①及时复习。识记后,遗忘很快就发生。
②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③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④复习方法多样化。。
⑤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⑥掌握复习的量
⑦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7、单选题 学习某材料,10次正好记住,那么学习多少次效果最好呢?_____
A: 8次
B: 10次
C: 12次
D: 15次
E: 20次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影响记忆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学习的熟练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所谓的过度学习50%就等于学习的程度达到150%。10次正好记住10*150%=15次效果最好。
8、单选题 学生学完英语单词后,教师要求他们课后立即背诵,第二天进行检查这里所运用的复习规律是:_____
A: 多感官参与
B: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C: 复习方式的多样化
D: 及时复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及时复习是指在课堂内容结束之后尽早对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复习以加深印象。
9、单选题 一种记忆特点是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保存的时间短、保存量大,编码是以事物的物理特性直接编码,这种记忆是_____。
A: 短时记忆
B: 瞬时记忆
C: 长时记忆
D: 动作记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记忆的三种分类的区分。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记忆按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瞬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瞬时记忆的特点如下:(1)时间极短。图像信息贮存的时间约为0.25~1秒之间,声像信息贮存的时间也仅在2~4秒之间。(2)容量较大。(3)形象鲜明。瞬时记忆贮存的信息是未经任何处理,以感觉痕迹的形式存在的,完全按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编码,并按感知的先后顺序被登记,所以形象鲜明。(4)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短时记忆的特点是:(1)时间较短,保持时长约为20秒,不超过1分钟。(2)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即5~9个组块。(3)以听觉编码和形象记忆为主。(4)短时记忆经过复述才能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持续时间1分钟以上甚至保持终生的记忆。它的特点为:(1)容量无限。(2)主要以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两大类。(3)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提取进入短时记忆中才能被意识到。
10、单选题 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1分钟以内,而且信息容量相当有限,这是_____。
A: 感觉记忆
B: 瞬时记忆
C: 短时记忆
D: 长时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瞬时记忆中被主体注意的信息输入到短时记忆。如果对这些信息不加复述,大约在15秒钟左右即可消失,一般不超过1分钟。短时记忆贮存的时间虽然比瞬时记忆长一些,但它的容量有限,在短时记忆中,人们只能同时加工处理7个单位的材料。
11、单选题 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_____。
A: 长时记忆
B: 情境依存性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工作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可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12、单选题 许多人利用早晚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干扰是_____。
A: 双重抑制
B: 单一抑制
C: 前摄抑制
D: 倒摄抑制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记忆规律中的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参考答案】B
【名师点晴】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不会消退。千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千扰作用,则称为倒摄抑制。早晨和晚上只受到或者前摄抑制,或者后摄抑制的干扰,即仅仅受到了单一抑制的干扰。而一天中间学习的材料既受到了前摄抑制,又受到了后摄抑制的干扰,受到了双重抑制的干扰。
13、单选题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_____
A: 陈述性记忆
B: 逻辑记忆
C: 情绪记忆
D: 动作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这是典型的情绪记忆,情绪记忆是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14、判断题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形象记忆。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情绪记忆。情绪记忆是指以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对“怕”的记忆.
15、填空题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如果过了很长时间直到考试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曲线告诉我们学习不被遗忘,在学习中要____复习。
参考答案: 及时
16、单选题 短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保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_____
A: 10分钟
B: 1秒钟
C: 1分钟
D: 1刻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只有5~2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
17、单选题 教师在试卷中采用填空、问答题等题型,这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_____
A: 识记
B: 保持
C: 再认
D: 回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回忆是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是记忆的第三环节(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识记材料、保持材料都是为了在必要时能再认或回忆材料。回忆是指过去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18、单选题 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_____
A: 巴甫洛夫
B: 艾宾浩斯
C: 斯柏林
D: 弗洛伊德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常识题比较简单。
19、单选题 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_____
A: 形象记忆
B: 情绪记忆
C: 运动记忆
D: 语词逻辑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运动记忆是以身体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是形象记忆的一种形式,只是记忆的对象不是静态的人物、物体或自然景物的直观形象,而是各种运动的动作形象。由过去的运动或操作动作所形成的动作表象是运动记忆的前提。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学会各种劳动技能,在体育运动中掌握各种运动技能以及其他领域的各种技巧动作,都必须依靠运动记忆。
20、单选题 考试题型中选择题主要要求学生具备记忆中的:_____
A: 识记能力
B: 再认能力
C: 复述能力
D: 回忆能力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 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再认和再现”这一知识点的应用能力。考生首先应分清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即“再认”是以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为前提条件,而“再现”则是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考试题型中的选择题一般给出四个备选项,要求考生从中选出题干要求的选项,即考前复习过的知识重新出现时,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它,可见选择题要求学生具备记忆中的再认能力,而填空题和简答题这些题目则是要求学生具备记忆中的再现能力,即识记回忆能力。可见,本题正确答案为B。
21、单选题 对弹琴、骑车等活动的操作步骤的记忆是_____。
A: 陈述性记忆
B: 长久性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语词性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程序性记忆是一种技能记忆,是指一个人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是一种技能记忆,而陈述性记忆是一种事实记忆。
22、单选题 瞬时记忆的信息贮存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贮存时间大约为_____
A: 0.25秒~2秒
B: 5秒~2分钟
C: 2分钟~5分钟
D: 5分钟~l0分钟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瞬时记忆就是时间最短的记忆。
23、判断题 没有记忆的意图就不是有意识的记忆,所以无意识记忆对知识经验的积累没有任何作用。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无意识识记忆可以向有意记忆转化。无意记忆法在人的学习中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不可忽视。人的许多知识经验是通过无意记忆取得的,越是低年级学生,依靠无意识记获得知识的情况越多。无意记忆的效果与个体对事物的态度、需要、兴趣有关,这些心理因素能使无意识记获得较佳效果。在教学中很好地组织无意识记,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也是很有必要的。
24、多选题 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语言传授可以学习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常识,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运用。这种对知识的记忆是_____。
A: 语义记忆
B: 情景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陈述性记忆
E: 长时记忆
参考答案: ADE
本题解释:
【答案】ADE。解析:注意区分各种记忆分类的含义。程序性记忆是关于“怎么做”的记忆,情景记忆相对于语义记忆而言的。
25、单选题 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_____形式存储。
A: 语义
B: 概念体系
C: 图像
D: 视象和声象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感觉记忆是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
26、简答题 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如何促进知识的保持)(如何保持良好的记忆力?)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三)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四)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五)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六)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27、单选题 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_____
A: 前摄干扰
B: 倒摄干扰
C: 消退抑制
D: 超限抑制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倒摄抑制的定义。倒摄抑制是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即新学的东西对之前学习的东西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28、填空题 根据信息加工的时间长短,记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____和____
参考答案: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29、简答题 学生小王总是在快要考试时才花很多时间去看书,平时几乎从不花时间来复习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复习时,小王常常是课本上有什么内容就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前就先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后就后看什么内容,以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请你结合有关心理学复习方法方面的内容来给小王提出一些有效的学习建议。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学习策略可以大致分为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和认知策略。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策略就是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控制的策略,包括制订计划、监视执行、调节等。小王可以通过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自己监控执行,及时调整。
资源管理策略是对时间、环境、付出的努力、他人的帮助等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策略。它包括学习时间的管理、学习环境的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与人力资源的利用。小王可以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运用零碎时间,并通过对环境、工具、老师、同学等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它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等。复述策略有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画线等方法。
精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常见的方法有记忆术(例如: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法、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法、语意联想法)、做笔记、提问、生成式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法等。
组织策略指的是在学习中整合所学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包括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PQ4法(预览—设问—阅读—反思—背诵—回顾)等。小王可以逐步掌握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30、单选题 英语老师提倡同学们早晨起来记忆单词,这种做法可以避免的干扰时_____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 双重抑制
D: 多重抑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早晨起来记忆单词可以避免其他材料对记忆的干扰,故答案选A。
31、单选题 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就是_____。
A: 识记
B: 遗忘
C: 再认
D: 回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遗忘是记忆的一方面,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就是遗忘。遗忘和保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32、单选题 研究发现,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一般能记住25%,通过听觉记住15%,假如把视听结合起来,获得的知识能记住65%。这种促进记忆提高的方法是_____。
A: 多感官参与
B: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C: 复习方式多样化
D: 及时复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有多种感知觉参与的记忆,叫做“多通道”记忆。这种记忆方法效果比单通道记忆强得多。
33、判断题 研究表明,一般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分散复习法是指在复习过程中就是把需要复习的资料,分散在几个相隔不太长的时间内,每次复习一定的次数,到记熟为止。由于遗忘是随时都在进行的,只进行一次及时复习还远远达不到牢固保持的效果,因此,必须进行多次重复,循环记忆,加深印象,提高复习效率。从时间角度上考虑,分散注意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尤其是难度大的学习材料更适合于分散复习。
34、简答题 艾宾浩斯遗忘典线说明了什么规律?怎样运用这个规律组织有复习?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从艾宾浩斯的遗忘实验可以知道,遗忘的规律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遗忘的影响因素有以下:①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②学习的程度③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④识记者的态度
以上记忆的规律启示我们在组织学生复习时,从过程上来说,根据遗忘的曲线,复习应该及时,新内容复习间隔短,旧内容复习间隔慢慢加长;从学生个体来说,应该培养其对学习良好的态度和认知,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从复习材料来说,记忆的材应该重点突出,利于学生注意集中,内容清晰有条理,分成一定的信息组块,利于学生记忆,一次学习中复习数量适宜,不能贪多求快,重要的内容安排在材料首部分或者末部分;从复习方法上来说,运用视觉的、听觉的各种材料,调动各个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学习,提出比较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材料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记忆。
35、多选题 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记忆可分为_____
A: 形象记忆
B: 有意记忆
C: 情绪记忆
D: 逻辑记忆
E: 运动记忆
参考答案: ACDE
本题解释:
【答案】ACDE。解析:根据记忆内容和经验对象划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36、单选题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是_____
A: 言语记忆
B: 逻辑记忆
C: 情绪记忆
D: 动作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情绪记忆是指以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对“怕”的记忆.
37、单选题 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_____
A: 痕迹衰退说
B: 干扰说
C: 同化说
D: 动机说
E: 提取失败说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巴甫洛夫是记忆痕迹衰退说;詹金斯和达伦巴希是干扰抑制说;奥苏伯尔是同化说;佛洛依德是动机说
38、多选题 哪些学习材料容易被学生遗忘?_____
A: 不重要的
B: 无意义的
C: 识记次数和识记时间较少的
D: 系列材料的中间部分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解析: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①学习材料的性质;②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④识记的方法;⑤时间因素;⑥情绪和动机也影响着遗忘的进程。
39、单选题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遗忘规律所用方法为_____
A: 群集法
B: 地点法
C: 计算法
D: 节省法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为测量遗忘,艾宾浩斯设计了节省法又称再学习法
40、判断题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艾宾浩斯(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的“遗忘曲线”。在学习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发生,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条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
41、简答题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识记的目的。明确目的和任务,可以调动一个人识记的积极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识记的效果。无意识记是指没有明确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有意识记是指具有明确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
(2)对材料的理解。意义识记 是指通过对材料的理解,根据材料的本质联系而进行的识记活动。机械识记是指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采取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
(3)识记材料的性质。一般说来,直观形象的材料优于抽象的语词的材料,视觉的材料优于听觉的材料。有意义的材料优于无意义的材料,有韵律的材料优于无韵律的材料。
(4)识记材料的数量。一般说要达到同样识记水平,材料的数量越多,平均用的时间或朗诵的次数就越多。
(5)识记的方法。识记有三种方法,即整体识记、部分识记和综合识记。综合识记利用了材料的联系进行识记,因而效果好。部分识记效果较差。
42、单选题 根据保存时间长短,可以把记忆分成_____
A: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B: 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C: 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D: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根据反映事物特征的信息在人脑中保留的时间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三种,即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43、单选题 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叫_____
A: 外部抑制
B: 内部抑制
C: 前摄抑制
D: 后摄抑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前摄抑制的定义。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做用。
44、单选题 研究表明,学习熟练度达_____%,记忆效果最好
A: 100
B: 150
C: 200
D: 50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
45、单选题 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_____。
A: 识记
B: 保持
C: 再认
D: 回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回忆是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是记忆的第三环节(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识记材料、保持材料都是为了在必要时能再认或回忆材料。回忆是指过去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46、单选题 甲乙两班同学学习一段材料,甲班同学学习后不久就复习,乙班同学不复习;一周后,甲班同学的平均保持量为83%,乙班同学的平均保持量25%。由此可见,防止遗忘要_____
A: 集中复习
B: 分散复习
C: 及时复习
D: 适度复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及时复习是指在课堂内容结束之后尽早对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复习以加深印象。及时复习不仅可防止遗忘、加深理解、熟练技能;而且还可诊断、弥补学习上的知识缺陷,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我们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
47、简答题 某班班规中,对不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中出现错误必须“漏一补十”、“错一罚十”,在教学中,不少老师也采用这一处罚措施。你怎样看待这一班规或措施?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措施不当,违背记忆规律,效果不好
分析:
识记数量不能过量
识记材料性质有意义的
情绪、动机惩罚打击自信心
48、单选题 先前学习过的材料对后面学习的记忆干扰现象称之为_____
A: 返回抑制
B: 前摄抑制
C: 后摄抑制
D: 行为抑制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前摄抑制在认知心理学上指之前学习过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以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49、填空题 记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保持,它的反面是____
参考答案: 遗忘
50、单选题 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_____。
A: 过度学习
B: 记忆的恢复现象
C: 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D: 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遗忘的干扰说中两个核心概念的区分和辨别。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遗忘的理论有一种干扰说。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不会消退。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则称为倒摄抑制。早晨起来学习效果好是因为早晨之前在睡觉,没有前摄抑制,只有倒摄抑制。而有些同学喜欢晚上睡觉之前学习,是因为晚上睡觉前只有前摄抑制,而没有倒摄抑制,因为学过之后就睡觉了。也就是说早晨和晚上只受到或者前摄抑制,或者后摄抑制的干扰,就是仅仅收到了单一抑制的干扰。而一天中间学习的材料既受到了前摄抑制,又受到了后摄抑制的干扰,即受到了双重抑制的干扰。因此,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