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幼儿通过手动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经验的学习方式叫_____。
A: 积极学习
B: 主动学习
C: 接受学习
D: 发现学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2、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某小学的教师上课时间打麻将,并指派学生轮流站岗放哨。家长对这种现象很有意见,在当地群众中影响很坏。这所小学长期以来管理十分松散。校长经常去中心学校办事而不来此小学,教师们开始只是利用午休和课后时间在办公室打麻将,后来愈演愈烈,直至发展到停课“操练”。据了解,只要工作期间教师凑够人手,就至少有两个班级因教师打麻将而无法上课,更令人气愤的是,为了防止校长突然出现,教师们在打麻将时竞派学生轮流站岗放哨。他们这种不认真上课,误人子弟的做法,在当地引起了强烈愤慨。
请结合相关法律分析该教师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参考答案】
该教师的做法是不对的。《教师法》规定教师具有遵纪守法的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提出了“尽职尽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要求。《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对教师的任职条件作了以下规定:“有良好的师德,遵纪守法,品德言行堪为学生的表率,关心爱护学生,教书育人,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依据这些规定,本案中的几位小学教师在以下两个方面是违反法律和法规的:一是该小学的几位教师没有忠于职责,没有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没有完成本职工作。教师在上课期间,应该给学生上课,本案中的几位小学教师却利用上课时间打麻将,连教师的最基本的职责都没有尽到。随便停止上课,是一种扰乱教学秩序的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二是该小学的几位教师不尊重学生,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使学生身心发展受到不良影响。学生到学校是接受教育的,教师不给学生上课,就已经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还让学生为教师打麻将站岗,不仅有失职业道德,更对学生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3、单选题 对于智力的性别差异,说法正确的~项是_____。
A: 男性较之女性在视觉和辨别方位能力方面比较强
B: 女性的抽象思维比男性更优秀一些
C: 男性的智力普遍比女性高
D: 男性的嗅觉普遍比女性灵敏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
4、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果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
这位老师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
首先,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是让学生参与到内容的学习中来,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其次,老师对学生的观点给予肯定,并表扬学生的意见很好,说明老师不是把自己当做权威者.而是把学生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有思想的人,尊重学生,赞赏并相信学生,教师的行为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信心。案例当中,师生关系是非常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则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这位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值得提倡和学习的。
5、单选题 “幼儿园”一词是_____诞生的。
A: 1837年
B: 1840年
C: 1842年
D: 1903年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B【解析】福禄倍尔于1840年将其创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从此出现了“幼儿园”这一词。故选B。
6、单选题 当我们按照顺序识记一系列外语单词时,发现首尾部位的单词容易记住,而中间部位的单词不易记住,这种现象叫_____。
A: 遗忘
B: 首因效应
C: 近因效应
D: 系列位置效应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
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在系列学习中,对一系列处于不同位置的记忆材料回忆效果不同,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往往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
7、单选题 常用的记忆术不包括_____。
A: 位置记忆法
B: 死记硬背
C: 缩简和编歌诀
D: 语义联想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就记忆术而言,大体包括以下几种: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视觉想象和语义联想法。
8、判断题 教育现象就是指学校教育现象。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错误。教育现象不仅指学校教育,也包括学校以外的其他教育现象。
9、单选题 将那些不被社会和自己所接纳的欲望和冲动,采取一种被社会所赞许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心理防卫机制是_____。
A: 转移
B: 补偿
C: 升华
D: 合理化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升华是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另辟蹊径用符合社会认同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并得到本能性满足。
10、判断题 微格教学是由美国的德瓦埃特•爱伦创立的,是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来训练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的一种方法。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Y解析: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美国教育学博士德瓦埃特•爱伦是微格教学创始人之一。
11、填空题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____。
参考答案: 自我实现需要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自我实现需要...
12、简答题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6)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如学习的坚韧性、独立性等。
(7)应教会他们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
13、填空题 斯金纳认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____的制约。
参考答案: 强化规律
本题解释:
【答案】强化规律#
14、填空题 简单的活动最佳动机水平高;复杂的活动最佳动机水平____;适中的活动最佳动机水平中等。
参考答案: 低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低
15、单选题 老赵自从当上班主任之后,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大大增加,辛勤的付出终于换来了班级面貌的改变,可是儿子的叛逆以及高考的落榜让他很内疚,觉得自己虽然是个合格的教师,却不是个合格的父亲,在老赵身上出现了_____。
A: 角色期望
B: 角色冲突
C: 角色认识
D: 角色失败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16、判断题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仅是教幼儿如何学习。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解析】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围绕幼儿的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而非仅仅是教幼儿如何学习。
17、单选题 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_____。
A: 生活老师
B: 任课老师
C: 班主任
D: 学校管理干部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18、判断题 教师职业化就是要获得教师资格证。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
教师职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人员的许可证。可以说获得教师资格证只是教师职业化的一个前提条件,而并非教师职业化的全部。
19、单选题 近代教育史上,下列哪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基础之上_____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20、单选题 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的出现开始于婴儿_____。
A: 3个月左右
B: 4个月左右
C: 5个月左右
D: 6个月左右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B【解析】这一现象出现在4个月左右。故选B。
21、单选题 在中国历史上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倡议的教育家是_____。
A: 韩非子
B: 孟子
C: 荀子
D: 董仲舒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略。
22、单选题 力求本学期考得好,力求得到本学期的奖学金,属于_____。
A: 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B: 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 高尚的动机
D: 成就动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
23、单选题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属于_____。
A: 激情
B: 应激
C: 心境
D: 热情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绪的分类。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它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故选C。
24、单选题 在我国教育法律关系中,国家作为有权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主体主要指_____
A: 国家立法机关
B: 国家司法机关
C: 各级政府
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在教育法律关系中,国家作为一种重要的主体形式,与通常我们对国家的理解不同,意义有所特指。这里的国家主要是指能够代表国家意志的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各级政府(国务院及其所属的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县、乡人民政府及其附属的教育行政机构),不包括国家的立法机关(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与司法机关(公安机关、检查机关、法院)。
25、判断题 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所以说,过度学习越多,保持效果越好,而且保持的时间也越长。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一般来说,过度学习越多,保持效果越好,而且保持的时间也越长。但也并非越多越好。有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150%时,效果不仅不递增,反而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从而成为无效劳动。
26、单选题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_____。
A: 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
B: 学生的认识过程
C: 教师的认识过程
D: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过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过程。故选D。
27、单选题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
A: 杜威
B: 夸美纽斯
C: 华生
D: 赫尔巴特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28、多选题 问题行为可分为三种类型,包括_____。
A: 心理问题行为
B: 品行性问题行为
C: 性格性问题行为
D: 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C,D。参考解析:问题行为的划分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是将它分为扰乱性行为和心理问题行为两种,还有一种是将它分为品行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和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
29、多选题 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环节_____。
A: 目标设置与陈述
B: 教学任务分析
C: 教学资源分析
D: 教学策略选择与开发
E: 测量与评价工具开发
参考答案: A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参考解析:目标导向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操作环节:(1)设置并陈述教学目标(2)分析学习任务(3)根据任务分析,导出适当教学步骤、方法和技术(4)对照教学目标,检测与评价教学结果。
30、单选题 儿童学习语言发音最容易的年龄阶段是_____。
A: 2~3岁
B: 3~4岁
C: 4~5岁
D: 5~6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B【解析】随着幼儿生理上的成熟,言语知觉的发展,幼儿的发音能力也迅速发展,特别是3~4岁期间发展尤为迅速,是幼儿学习语言发音最容易的年龄阶段。故选B。
31、单选题 因材施教的原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
A: 阶段性
B: 不平衡性
C: 个别差异性
D: 顺序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然性上的差异和发展能力等的差异,因此,应当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
32、单选题 夸美纽斯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提出_____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A: 泛爱
B: 泛智
C: 泛美
D: 泛德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夸美纽斯从他的民主主义的“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思想。
33、简答题 试述德育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参考答案: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辨识能力。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从哪开始。
34、简答题 再造想象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再造想象:指根据对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的示意,而在头脑中形成有关这一客体新形象的过程。
35、简答题 整个教学法
参考答案:
【答案】整个教学法:是指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幼儿园课程观点。他批评当时小学和幼稚园的分科教学法,强调以幼儿经验、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选择教材的标准;反对实施分科教学,提倡综合的单元教学,以社会自然为中心、主张游戏式的综合性教学方法。
36、多选题 心智技能的特点有_____。
A: 执行外显性
B: 执行内潜性
C: 对象观念性
D: 结构简缩性
E: 内容客观性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C,D。参考解析:
BCD【解析】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对象具有观念性;②执行具有内潜性;③结构具有简缩性。故选BCD。
37、判断题 在任何时代,教育对劳动能力的生成与发展所起的作用都是一样的。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错误。自近代教育以后,教育才对劳动能力的生成产生影响。此后,这种影响越来越大。
38、判断题 备课就是钻研教材写教案。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错误。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写好三种教学计划。
39、单选题 儿童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是_____。
A: 通过生活实践
B: 自己总结
C: 向成人学习
D: 通过阅读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C【解析】儿童虽然可以通过生活实践学习部分实物概念,但由于概念的抽象性,儿童学习概念的方式主要还是向成人学习,而并非主要靠自己总结或生活实践。故选C。
40、单选题 我国小学德育目标强调个体道德观念,个性心理品质,个人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个人责任感,个体理想等方面的教育。这体现了德育目标的_____。
A: 基础性
B: 层次性
C: 全面性
D: 稳定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现行的德育目标注意到了社会要求和个人发展的统一。《小学德育纲要》中有相当部分强调个体道德观念,个性心理品质,个人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个人责任感,个体理想等方面的教育。这就扭转了过去德育目标中过分关注社会要求的倾向。这体现了德育目标的全面性特点。
41、单选题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_____。
A: 14周岁以下
B: 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 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 18周岁以下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五条规定: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
42、单选题 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一观点体现了教学的_____原则。
A: 巩固性
B: 启发性
C: 循序渐进
D: 系统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动性相统一的规律提出来的。该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发展自己的能力。第斯多惠的这一名言,正是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43、单选题 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_____。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并列结合学习
D: 归属学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属于上位学习。
44、单选题 (A.)是学校德育的根本指针,是德育的总方向。
A: 德育总目标
B: 道德教育目标
C: 思想教育目标
D: 法制教育目标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
德育总目标是学校德育的根本指针,是德育的总方向。
45、单选题 阅读技能是一种_____。
A: 操作技能
B: 运动技能
C: 心智技能
D: 学习技能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阅读技能属于心智技能。
46、单选题 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应当遵循依法、客观公正、_____的原则,及时、妥善处理。
A: 因地制宜
B: 合理适当
C: 科学合理
D: 酌情适当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当遵循依法、客观公正、合理适当的原则,及时、妥善地处理。
47、多选题 在教育构成要素中,_____。
A: 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
B: 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C: 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D: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复合主体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解析:略。
48、判断题 人类历史上,先是某些圣贤办起了学校,然后才有教育活动。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错误。先有教育活动,然后才有学校。
49、单选题 古代的“八目”之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于_____
A: 《论语》
B: 《孟子》
C: 《礼记》
D: 《中庸》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古代的“八目”之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于《礼记·大学》。
50、单选题 儿童中心论的倡导者是_____
A: 蒙台梭利
B: 杜威
C: 卢梭
D: 福禄贝尔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杜威提倡以儿童为中心。
【命题立意】考查不同教育家的幼儿教育思想。
【错因分析】对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