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2、简答题 作为班主任,我们班的王冰嗓门大,又不拘小节,经常在宿舍熄灯后还滔滔不绝地发表高见,惹来室友的不满。晨会课上,我对王冰说:‘‘王冰,你知道吗?你们宿舍所有人都爱听你唱‘独角戏’,比听帕瓦罗蒂唱歌还过瘾,真可谓佘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全班同学一阵大笑,王冰红着脸站起来说:“老师,我违反了宿舍管理条例,影响了其他同学的休息,对不起,请同学原谅,今后我一定改正。”
试用教师教育技能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中教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
教师的语言,不仅是教学的语言,更应是教育的语言。教师语言的艺术水平直接影响到调适学生心理、处理偶发事件效果的好坏。教师应学会尊重学生,用委婉的语言代替直白的批评,善意地揭露出学生思想行为中的错误,点拨和提醒学生注意,让学生在笑声中领悟到自身的不当言行,提高认识。
3、单选题 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下列不属于这五条原则的是_____。
A: 高难度原则
B: 高速度原则
C: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
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有别于传统的五条新的教学原则,即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原则以及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4、判断题 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所以说,过度学习越多,保持效果越好,而且保持的时间也越长。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一般来说,过度学习越多,保持效果越好,而且保持的时间也越长。但也并非越多越好。有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150%时,效果不仅不递增,反而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从而成为无效劳动。
5、单选题 下列现象属于负强化的是_____。
A: 如果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就允许他们看一个小时的电视
B: 如果学生不认真完成作业.就让他们抄课文
C: 如果学生不认真完成作业.就不许他们看电视
D: 如果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就免除他们抄课文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负强化是撤消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以使目标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
6、简答题 试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参考答案: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特征: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认知特点: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低级的行为图式;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
(2)前运算阶段(2~7岁),特征:“万物有灵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没有守恒概念;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特征: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特征: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7、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教育行政法规文件的是_____。
A: 《学位条例》
B: 《上海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
C: 《教学成果奖励条例》
D: 《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答案】B。解析:教育行政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实施、管理教育事业,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教育行政法规在内容上是针对某一类教育管理事务发布的行为规则.而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事件和具体问题作出决定,在形式和结构上必须比较规范,在时效上必须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制定、审定、发布须经过法定的程序。B项属于地方性的法律法规,故当选。
8、单选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_____是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重大问题。
A: 贯彻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B: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C: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D: 大力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时事政治的考查,考生要时刻关注,平时注意积累。
9、单选题 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识发展到_____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
儿童在具体运算阶段形成守恒概念,并能进行递推性思维。“记路”反映了这一点。
10、单选题 在学校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
A: 少先队活动
B: 教学活动
C: 课外活动
D: 后勤工作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11、简答题 试述制约幼儿身心发展的具体因素。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制约幼儿身心发展的具体因素包括:
(1)遗传素质
第一,遗传素质决定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第二,遗传素质决定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过程。
第三,遗传素质也决定了幼儿身心发展的某些个别差异。
(2)环境
第一,物质环境是幼儿生存的物质基础。
第二,精神环境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精神食粮。
(3)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也是一种环境,但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
12、单选题 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_____。
A: 综合课程
B: 潜在课程
C: 活动课程
D: 学科课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学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亦称“分科课程”。学科课程可以是一个大类,如自然、社会;或是一门学科,如语文、数学等。根据学科课程的定义可知,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所以本题选D。
13、判断题 一定条件下,制约教育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会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政治经济制度通过上面四个方面作用.直接决定了教育性质和发展方向。但教育性质和发展方向间接和最终决定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14、填空题 个体克服障碍、施展才华、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和趋势的内在动力称为____。
参考答案: 成就动机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成就动机
15、单选题 最早提出“长善救失”教育主张的著作是_____
A: 《论语》
B: 《学记》
C: 《大学》
D: 《孟子》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长善救失”出自《学记》。
16、单选题 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叫_____。
A: 建立学生档案
B: 班主任工作总结
C: 班主任工作计划
D: 操行评定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17、单选题 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僻,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_____。
A: 胆汁质的幼儿
B: 多血质的幼儿
C: 黏液质的幼儿
D: 抑郁质的幼儿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抑郁质的人一般表现为行为孤僻、不太合群、观察细致、非常敏感、表情忸怩、多愁善感、行动迟缓、优柔寡断,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18、单选题 设计教学法,又叫单元教学法,其提出者是_____。
A: 克伯屈
B: 特朗普
C: 伯克赫斯特
D: 兰卡斯特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首创,后来经过他的学生克伯屈改进后在全国推广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填空题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目的明确 内容正确 方法适当 组织得好 教学基本功好
本题解释:
【答案】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适当;组织得好;教学基本功好
20、单选题 “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_____。
A: 赞科夫
B: 维果茨基
C: 皮亚杰
D: 布鲁纳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
21、单选题 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_____。
A: 强化
B: 惩罚
C: 逃避条件作用
D: 消退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逃避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刺激出现后,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的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22、填空题 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情染情、以境触情、____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影响。
参考答案: 以境陶情
本题解释:
【答案】以境陶情
23、单选题 甲乙两班同学学习一段材料,甲班同学学习不久就复习,乙班同学不复习。一周后,甲班同学的平均保持量是83%,乙班同学的平均保持量是25%。由此可见,防止遗忘要_____。
A: 集中复习
B: 分散复习
C: 及时复习
D: 适度复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
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提出,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结合题干中甲乙两个同学有无及时复习产生的两种不同记忆保持量可知,防止遗忘应及时复习。
24、简答题 简述如何针对学生能力的性别差异进行教育。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男女生心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面对这种差异,要实行因性施教的策。因性施教的基本策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扬长的策,二是补短的策。所谓扬长的策是指使男女生心理发展中的长处得以充分发扬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而补短的策则是针对男女生心理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予以弥补。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男女生的心理都得到完善而良好的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心理潜力,并且培养男女生共有的优秀品质。
实施因性教育,首先教师要纠正传统消极的性别偏见和性别观念。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根据男女生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有的放矢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促使他们各自优势的发展和劣势的弥补。
再次,教师应了解学生,善于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客观地分析男女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因性教育。
此外,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异性交往具有智力互偿、情感互慰、个性互补、活动互激等相互补偿作用。
总之,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措施和方法进行因性教育,其基本的策都是扬长补短,最终目的是促使男女生各方面的心理机能和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各自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与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策是完全一致的。
25、简答题 简述中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表现。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对中学生来说,思维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
(2)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发展;
(3)对问题情境思维的质的飞跃;
(4)想象力迅速发展;
(5)思维品质矛盾交错地发展。
26、单选题 _____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的程度,即一个测验在不同的条件下岁学生进行多次,而所获得的结果大体一样,即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都是相对稳定的人群。
A: 效度
B: 信度
C: 准确度
D: 精确度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略。
27、判断题 以认知协调、情感相容及行动一致为特征的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的现象,称为人际吸引。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解析: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的现象,它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人际排斥则是交往双方出现关系极不融洽相互疏远的现象,以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行动对抗为特征。
28、单选题 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概念,现在来学习“鲸”这种动物,属于_____。
A: 上位学习
B: 并列结合学习
C: 相关类属学习
D: 派生类属学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
派生类属学习是指新知识是旧知识的派生物。
29、单选题 小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学习英语,如果不能辨别某些字母的发音区别,则常常出现_____
A: 垂直迁移
B: 一般迁移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负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也就是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
30、填空题 学生的作业形式一般分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口头作业 书面作业 实践活动作业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
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活动作业
31、多选题 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_____。
A: 家庭教育
B: 道德教育
C: 社区教育
D: 学校教育
E: 体育教育
参考答案: ACD
本题解释:
【答案】ACD。解析:教育合力是指家庭、学校、社区教育“三结合”。
32、单选题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是_____。
A: 选择性和整合性
B: 指向性和集中性
C: 集中性和维持性
D: 指向性和选择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答案】B。解析: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33、单选题 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_____,二是教育技巧。
A: 教育理论
B: 教育手段
C: 教育思想
D: 思想品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教育理论和教育技巧两个方面。
34、判断题 “因材施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映。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学原则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掌握。
【参考答案】正确
【名师点睛】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这一原则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的体现。
35、单选题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A)。
A: 刺激情境
B: 即定疑问
C: 思维状态
D: 思维起点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36、简答题 简述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37、填空题 教案分为____教案和____教案。
参考答案: 纸质 电子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纸质;电子
38、多选题 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_____。
A: 讲述
B: 讲解
C: 讲读
D: 讲演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
39、填空题 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尊重学习个体的____
参考答案: 主体性
本题解释:
【答案】主体性
40、简答题 自主学习
参考答案:
【答案】是就学习内在品质而言的,是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受控学习”而言的。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
41、单选题 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节为每年_____。
A: 10月9日
B: 9月10日
C: 9月1日
D: 10月10日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教师节的日期。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六条规定,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42、填空题 ____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参考答案: 学习理论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学习理论
43、判断题 双轨制的产生与古代教育等级性有关,与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无关,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还存在严重的分离有关。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解析:双轨制的产生既与古代教育等级性有关,与资产阶级的自身利益有关,又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还存在严重的分离有关。
44、单选题 在我国,明确提出实行学生申诉制度的法律是__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学生权益的理解。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45、判断题 分组教学制发挥了个别授课制效率高的优点,有利于学生个性培养。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解析:分组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而个别授课制则难以完成系统化、程序化传授知识的任务。一名教师所能教的学生数量是很有限的,因而教学效率不高。
46、单选题 _____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A: 科顿
B: 波斯纳
C: 布鲁纳
D: 布鲁巴奇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47、简答题 合作学习
参考答案:
【答案】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48、单选题 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_____。
A: 发展智力
B: 培养思想道德
C: 传授知识
D: 发展个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实质教育论的观点。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需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故选C。
49、单选题 人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是知觉的_____。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50、单选题 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_____。
A: 强度律
B: 差异律
C: 活动律
D: 组合律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差异律指对象与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黑和白反差最大,因此一般在黑板上书写板书要用白色粉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