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选题 针对1~2岁的儿童开展教育的途径有_____。
A: 游戏
B: 户外活动
C: 阅读
D: 讲故事
E: 体育锻炼
2、单选题 现代学制最早产生于_____
A: 中国
B: 欧洲
C: 美国
D: 英国
3、单选题 活动性原则源自于_____的“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A: 皮亚杰
B: 夸美纽斯
C: 福禄贝尔
D: 杜威
4、判断题 演绎式教学策略的模式,演示实例→归纳推理→实验验证→概括得出结论。_____
5、简答题 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6、填空题 学前科学教育的要素有:____、探索对象、探索过程、探索结果。
7、单选题 “孟母三迀”的故事反映了_____对人的重要影响。
A: 教育
B: 环境
C: 遗传
D: 家庭教育
8、单选题 在学校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
A: 共青团活动
B: 教学活动
C: 课外活动
D: 后勤工作
9、判断题 大班的幼儿开始掌握时间的概念,往往与生活活动相联系。_____
10、填空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____。
11、填空题 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____的教学原则。
12、单选题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形成了稳定以及有区别的_____
A: 能力
B: 兴趣
C: 技能
D: 刺激—反应联结
13、单选题 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学生要看清题目,必要时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
A: 牢记住题目内容
B: 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 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 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14、判断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任何人为研究对象,强调人的价值、本性和尊严。_____
15、填空题 10.马斯洛认为每人都有七种基本需要。由于它们的主要作用和特点不同,这些需要又可分别归属于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其中自尊的需要就归属于____需要。
16、填空题 教师要将外在的____转化为学生内在的____。
17、单选题 创立“体态律动”学说及其音乐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_____。
A: 达尔克罗兹
B: 柯达伊
C: 铃木
D: 奥尔夫
18、判断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12~18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统一性。_____
19、多选题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_____。
A: 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B: 素质教育应当坚持全面发展
C: 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 素质教育要重点突出创新精神的培养
E: 素质教育要体现地区特色
20、单选题 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_____。
A: 松散群体
B: 联合群体
C: 非正式群体
D: 集体
21、单选题 某学生在回答“什么是圆的”的时候,说出“老鼠洞是圆的”,“李谷一唱歌的时候嘴是圆的”,这主要体现了发散性思维的_____。
A: 流畅性
B: 独特性
C: 变通性
D: 多维性
22、单选题 与幼儿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相联系的是_____。
A: 开始对自己进行评价
B: 幼儿言语的发展
C: 幼儿开始知道自己长什么样
D: 幼儿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23、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入学年龄可推迟到_____周岁。
A: 五
B: 六
C: 七
D: 八
24、多选题 下面属于认知派的心理学家是_____。
A: 斯金纳
B: 苛勒
C: 布鲁纳
D: 奥苏伯尔
25、简答题 调价反射
26、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是_____
A: 探究学习
B: 合作学习
C: 接受学习
D: 自主学习
27、单选题 李小林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小林,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小林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_____人手对李小林进行教育。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28、单选题 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_____
A: 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 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合适的认知策略
C: 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 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29、单选题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_____。
A: 杜威
B: 卢梭
C: 洛克
D: 赫尔巴特
30、简答题 马卡连柯的《教育诗》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彼得连柯到工厂去晚了,马卡连柯没有直接批评彼得连柯,却把他所属的分队长找去说:你们的队伍里有迟到的人,希望以后不要再有了。彼得第二次又迟到了,马卡连柯把全分队集合起来说:你们分队的彼得连柯又迟到了,并指责了全分队。以后,全分队的人都教育彼得连柯,他再也不迟到了。
马卡连柯的做法与哪一条德育要求相符合?对你有什么启发?
31、判断题 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学习的主体。_____
32、简答题 教师应如何备课?
33、单选题 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法律文书是_____。
A: 《义务教育法》
B: 《未成年人保护法》
C: 《儿童权利公约》
D: 《幼儿园工作规程》
34、单选题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传递的主要信息是_____。
A: 教学媒体
B: 教学环境
C: 教学理念
D: 教学内容
35、单选题 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
A: 决定作用
B: 领导作用
C: 纽带和桥梁作用
D: 核心作用
36、多选题 被称为教育史上三大里程碑的著作为_____。
A: 《理想国》
B: 《爱弥儿》
C: 《教育漫话》
D: 《民主主义与教育》
37、单选题 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_____。
A: 从众
B: 依从
C: 认同
D: 内化
38、单选题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作_____。
A: 童年期
B: 少年期
C: 青年期
D: 中学生期
39、判断题 学生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它不仅是再现、继承知识,更是向未知领域进军、不断探索的过程。_____
40、填空题 德育包括政治教育、____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41、单选题 关于学前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不正确的说法是_____。
A: 儿童的性格尚未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
B: 儿童性格的发展具有明显受情境制约的特点
C: 学龄晚期开始,行为受内心制约,且习惯已经形成
D: 学龄晚期阶段,性格的改造更加困难
42、简答题 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43、简答题 简述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44、简答题 如何防止幼儿注意分散?
45、单选题 下列对教材理解正确的是_____。
A: 教材就是教科书
B: 教材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教学资源
C: 教材就是课程
D: 教学参考书不属于教材
46、简答题 简述班主任工作的艺术。
47、多选题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具体体现在_____。
A: 不用高高在上的眼光看 待学生,不戴有色眼镜看待学生
B: 和小学生交流、交谈时要蹲下来保持平等
C: 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自己做到,不凌驾于学生之上
D: 不以个人的权威或职业地位掩饰自己,不带假面具
E: 理解教学相长的含义,具有向学生学习的意识和行为表现
48、单选题 在苏联教育家的代表作中,对我国教育产生最大影响的是_____。
A: 马卡连柯的《教育诗》
B: 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
C: 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
D: 凯洛夫的《教育学》
49、简答题 智育
50、单选题 某一测试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称为_____。
A: 信度
B: 效度
C: 难度
D: 区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