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决定教育规模和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_____。
A: 经济制度
B: 社会生产力
C: 地理环境
D: 政治制度
2、单选题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要科学照料幼儿的_____,指导和协助保育员做好班级常规保育和卫生工作。
A: 饮食睡眠
B: 在园卫生
C: 日常生活
D: 游戏学习
3、单选题 个体在学习某一学科或某一课题时,用于同化新知识的原有观念及其组织,称之为_____
A: 反射
B: 认知结构
C: 学习
D: 能力
4、单选题 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_____。
A: 判断
B: 诊断
C: 评定
D: 评分
5、单选题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_____。
A: 布伦塔诺
B: 弗洛伊德
C: 里斯多德
D: 冯特
6、判断题 人本主义的兴起被称为第二次革命。_____
7、单选题 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特别是_____的设计和应用方面值得我们重视。
A: 教育软件
B: 教学网站
C: 教案
D: 电化教育
8、单选题 在对事物的知觉中,需要有以往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_____。
A: 知觉的理解性
B: 知觉的选择
C: 知觉的恒常性
D: 知觉的整体性
9、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五年级学生李某不喜欢学数学。一次数学课上,他趁班主任王老师不注意溜出教室,年老体弱的门卫无力阻拦他跑出校门。李某进入与学校一巷之隔的网吧,受社会不良青年柯某的教唆,在网上参与赌博,王老师对此非常气愤,向学校建议开除李某,校方没有同意,要求班主任对李某进行耐心教育。
(1)除学校、王老师和李某外,该案例涉及的法律关系主体还有哪些?
(2)运用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分析学校和王老师的行为。
10、单选题 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_____。
A: 教育的方向
B: 教育为谁服务
C: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D: 教育怎样培养人
11、单选题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_____规律的反映。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阶段性
D: 个别差异性
12、简答题 知觉
13、判断题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概括为知、情、意、行,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_____
14、单选题 教师的备课工作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_____。
A: 设计练习作业
B: 选取直观教具
C: 制订教学进度计划
D: 检查学生的学具
15、单选题 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好孩子定向阶段属于_____。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他律水平
16、简答题 教育目的
17、判断题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_____
18、单选题 教师面对的是不断随时代变化并且有着丰富个性差异的学生,这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_____。
A: 复杂性
B: 创造性
C: 示范性
D: 长效性
19、简答题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无心理疾病。
20、判断题 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_____
21、单选题 李红学习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种现象属于_____。
A: 负向迁移
B: 垂直迁移
C: 顺向迁移
D: 逆向迁移
22、简答题 为什么说在幼儿园中教师与保育员的良好工作伙伴关系是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
23、填空题 在情绪三因素理论中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
24、单选题 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_____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 昆体良
D: 夸美纽斯
25、单选题 以下正确的表述是_____。
A: 幼儿使用动词的频率高于名词
B: 幼儿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动词
C: 实词在4~5岁增长最快
D: 形容词在3岁增长最迅速
26、填空题 2006年我国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学制,主要有“____”和“五四制”。
27、单选题 5~6岁儿童已经会用_____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A: 语言
B: 动作
C: 修饰词
D: 感叹句
28、填空题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____;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____。
29、单选题 老赵自从当上班主任之后,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大大增加,辛勤的付出终于换来了班级面貌的改变,可是儿子的叛逆以及高考的落榜让他很内疚,觉得自己虽然是个合格的教师,却不是个合格的父亲,在老赵身上出现了_____。
A: 角色期望
B: 角色冲突
C: 角色认识
D: 角色失败
30、填空题 “前有悬崖,后有追兵”的处境属于____。
31、单选题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表明教师角色中的_____。
A: 传播者
B: 传道授业者
C: 榜样者
D: 朋友
32、简答题 3岁后,幼儿与同伴交往发展特点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33、简答题 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4、单选题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关于恒河猴行为发展的实验,即所谓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证明了对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_____。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努力
35、判断题 学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最主要因素。_____
36、单选题 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_____。
A: 连续性特点
B: 创造性特点
C: 长期性特点
D: 示范性特点
37、简答题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性?
38、单选题 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__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9、单选题 一个测验测到了老师想要对学生进行测验的东西,这说明该测验具有较好的_____。
A: 信度
B: 效度
C: 难度
D: 辨别力
40、填空题 ____培养了学生主动能力,也发展了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41、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张嵩非常聪明,但学习不用功,每次考不好时就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的运气不好。
请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
(1)他的这种归因正确吗?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
(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42、简答题 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语文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
问题: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
43、单选题 “心有余悸”是描写人在恐惧中的_____。
A: 心境状态
B: 应激状态
C: 激情状态
D: 热情状态
44、判断题 画线帮助记忆是复述策略的一种。_____
45、判断题 当问题存在着多个正确答案或解决方案时,就会有集中思维。_____
46、单选题 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_____。
A: 态度一致
B: 行动一致
C: 观点趋同
D: 相互理解与扶持
47、填空题 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____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离开或回避某一目标。
48、简答题 什么是注意?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49、填空题 ____是脑的基本活动,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50、单选题 当儿童能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苹果被切成4小块后的重量并没有改变时,儿童的思想已经具备了_____。
A: 平衡性
B: 同化性
C: 顺应性
D: 守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