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反映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知识称为_____。
A: 感性知识
B: 理性知识
C: 描述性知识
D: 程序性知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题干为感性知识的含义
2、单选题 根据奥苏泊尔学习分类,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区分“你”“我”“他”和“1,2,3,4,5,”。这里的学习是_____
A: 符号学习
B: 概念学习
C: 命题学习
D: 技能学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3、填空题 “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对学生学习的最大启示是____。
参考答案: 要及时复习
4、单选题 保持信息在1秒钟以内的记忆是_____
A: 短时记忆
B: 长时记忆
C: 感觉记忆
D: 永久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是刺激消失之后,感觉的信息能够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保存下来。感觉记忆的保持时间大约在0.25~2秒之间。
5、多选题 知识按其表征形式,可分为_____
A: 程序性知识
B: 感性知识
C: 理性知识
D: 陈述性知识
E: 描述性知识
参考答案: AD
本题解释:
【答案】AD。解析:知识按其表征形式,可分为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
6、多选题 概念一般都涉及以下要素_____。
A: 符号
B: 名称
C: 内涵
D: 外延
E: 结构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
【答案】BCD。解析:概念一般都涉及以下要素:第一,名称,即代表概念的词语、符号。第二,内涵,即这类事物所共有的关键特征。第三,外延,即这一概念所代表的具体事物(实例)的范围。闲此,答案选BCD。
7、单选题 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_____。
A: 知识巩固
B: 知识运用
C: 知识提取
D: 知识迁移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学习的过程的掌握。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知识的学习是个体获得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是学习者将言语符号中的知识内化为个人内在认知结构中的具体知识的过程,作为一种间接获得经验的心理过程,知识的学习一般经过以下三个阶段: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提取。
8、单选题 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属于_____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倒摄抑制概念的考查。
9、简答题 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知识理解的水平?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理解水平,应采取以下措施:
(1)扩充和利用感性经验;
(2)运用变式与比较;
(3)知识的系统化;
(4)通过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5)照顾学生理解教材的特点。
10、单选题 在教“鸟”概念时,用蝙蝠突出鸟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_____
A: 命题
B: 案例
C: 反例
D: 正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反例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一般而言,反例传递最有利于辨别信息。所以,在学习“鸟”的概念时,老师用蝙蝠来说明“会飞”是鸟概念的无关特征,这使用的是反例。
11、单选题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在头脑中的表征形式分别为_____。
A: 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B: 命题和命题网络
C: 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命题和命题网络
D: 命题和命题网络、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所谓知识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陈述性知识以命题、命题网络和图式表征。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产生式。即所谓的条件-行动规则,简称C-A(condition-action)规则。其中C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A是外显的反应和内在的心理活动
12、单选题 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_____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并列结合学习
D: 发现学习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解析:本题是对下位学习概念的理解考查。
13、单选题 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_____。
A: 符合学习
B: 概念学习
C: 命题学习
D: 上位学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命题学习概念的理解。
【名师点睛】
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14、单选题 心理学家安德森将知识分为_____。
A: 陈述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B: 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C: 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D: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知识的分类。著名认知心里学家,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15、多选题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_____
A: 位学习
B: 概念学习
C: 上位学习
D: 命题学习
E: 并列结合学习
参考答案: ACE
本题解释:
【答案】ACE。解析:BD两项是以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划分的。
16、单选题 通过观察事物、演示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方式获得直观经验属于_____
A: 实物直观
B: 模象直观
C: 言语直观
D: 知识直观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实物直观是以实际的事物本身作为直观对象而进行的直观活动,包括实物直观、收集标本、野外考察、参观、实验等活动。实物直观是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17、单选题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_____
A: 命题
B: 命题网络
C: 图式
D: 产生式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分析: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产生式。
18、单选题 遗忘曲线中遗忘的进程是_____
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C: 前后一样快
D: 忽快忽慢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最初发生得很快,以后遗忘的速度会逐渐下降。
19、单选题 对学习材料的复习,从时间分配上来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分散复习,一种是集中复习。研究表明,一般地_____
A: 集中学习优于分散学习
B: 分散学习优于集中学习
C: 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一样好
D: 集中学习适合于女生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对于篇幅较少、内在联系强的内容,采用整体识记效果较好。对于一段很长的内容,可以将之分成几部分识记,记忆速度会更快。另外,分散复习还可以是从时间上考虑,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对于大多数学习来说,分散复习更有益于记忆内容的长期保持。
20、单选题 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_____
A: 痕迹消退说
B: 动机说
C: 同化说
D: 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中间难是因为受到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干扰。
21、填空题 为使学生掌握“果实”的概念,在向学生提供各种实物或例子时,除具有可做种子这一本质特征外,其他非本质特征,如可食或不可食及形、色、味都 不断变换,从而使学生形成关于果实的正确概念,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称之为____。
参考答案: 变式
22、单选题 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问题的知识是_____
A: 程序性知识
B: 操作性知识
C: 概念性知识
D: 陈述性知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的知识称为描述性知识,主要区别于程序性知识。
23、单选题 历史课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_____
A: 符号学习
B: 概念学习
C: 命题学习
D: 程序性学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符号学习概念理解的考查。
24、单选题 在学生掌握了“蔬菜”后,再学习“萝卜”、“白菜”等概念,属于_____。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符号学习
D: 并列结合学习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解析:本题是对下位学习概念的理解考查。
25、单选题 在教学中运用变式的主要目的是_____。
A: 激发学习兴趣
B: 引起有意注意
C: 丰富学生想象
D: 突出概念本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变式就是变换概念的非本质属性,突出本质属性,从而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正确理解。
26、多选题 概念就是用某种符号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一般包括_____。
A: 实例
B: 名称
C: 内涵
D: 外延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
【答案】BCD。
27、单选题 中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三角形田地的面积。这是知识属于_____
A: 陈述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条件性知识
D: 策略性知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28、单选题 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称之为_____
A: 陈述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概念性知识
D: 命题性知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
29、单选题 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现在来学习“鲸”这种动物,属于_____
A: 上位学习
B: 并列结合学习
C: 相关类属学习
D: 派生类属学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收题干得知这是属于下位学习,下位学习也叫做类属学习。所以选D。
30、单选题 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的长短和编码方式的不同,一般可把记忆分为三个系统,即_____、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A: 语义记忆
B: 感觉记忆
C: 工作记忆
D: 情绪记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记忆可分为三大系统:感觉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
31、单选题 根据适当过度学习原则,如果一个学生学10次刚好记住一个英语单词,那么他的实际学习次数应该是_____。
A: 10次
B: 11次
C: 15次
D: 8次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根据达到150%是最佳记忆效果计算,10*150%=15次。
32、单选题 学习中所谓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知识的_____在理解中的表现。
A: 系统化
B: 概括化
C: 变式
D: 比较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D。
33、单选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_____
A: 模象直观
B: 实物直观
C: 言语直观
D: 想象直观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是对模象直观教学概念理解的考查。
34、单选题 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_____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在感觉记忆中经过编码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后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再从这里进入可以长久保存的长时记忆.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20~40秒,但如果加以复述,便可以继续保存.
35、单选题 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_____。
A: 形象记忆
B: 运动记忆
C: 情绪记忆
D: 语词逻辑记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儿童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对喂奶姿势的食物性条件反射即属于这种记忆。
36、单选题 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_____。
A: 并列结合学习
B: 总括学习
C: 下位学习
D: 上位学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当新知识花概括程度上低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新知识从属于旧知识时,这种学习称为“下位学习”,即自上而下的学习。因此,答案选C。
37、单选题 一篇课文,如果记忆20次能够达到背熟,那么如果要想达到最佳的学习程度,应该记忆_____次
A: 20
B: 25
C: 30
D: 4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根据达到150%是最佳记忆效果计算,20*150%=30次。
38、单选题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_____。
A: 命题网络
B: 产生式系统
C: 图式
D: 认知结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产生式。即所谓的条件-行动规则,简称C-A(condition-action)规则。其中C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A是外显的反应和内在的心理活动。
39、单选题 闭卷考试是,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_____
A: 识记
B: 保持
C: 再认
D: 回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回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回忆。
40、判断题 过度学习意味着重复次数越多越好。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过度学习这一知识保持策略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答案】错误
【名师点睛】过度学习达到150%时的学习效果是最好的,超过这个程度学习的效果会变差。因此,过度学习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
41、单选题 高原期常常出现在操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的_____
A: 开始阶段
B: 中间阶段
C: 结束阶段
D: 全过程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操作技能练习曲线的特点。①开始阶段进步快;②中间阶段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③后期阶段进步较慢;④总体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
42、填空题 在知识学习中,正例通常包含了事物的____。
参考答案: 本质
43、单选题 掌握了“蔬菜”这个概念,再学习萝卜、白菜等概念,属于_____。
A: 并列结合学习
B: 下位学习
C: 上位学习
D: 强化学习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下位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44、单选题 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造取可食的水果,又造取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利于学生准备掌握“果实”概率,这是运用了_____
A: 正例与反例的配合法
B: 变式法
C: 比较法
D: 直观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分析:正例与反例配合法就是肯定正例突出关键消息,否定实例加以鉴别;变式是指概念的肯定实例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从而突出其本质的、关键特征的方法。比较是从方法学的角度促进知识的概括。直观就是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观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的过程。
45、单选题 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体的体积公式V=SH,这属于_____
A: 并列结合学习
B: 下位学习
C: 上位学习
D: 相关类属学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解析:解析:本题是对上位学习概念的理解考查。
46、填空题 概念学习就是要理解某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概念学习有两种主要方式:概念形成和____。
参考答案: 概念同化
47、判断题 复习方式的多样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复习效益,复习方式有整体复习、部分复习和综合复习,实验研究表明整体识记效果最佳。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复习方式的多样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复习效益,复习方式有整体复习、部分复习和综合复习,实验研究表明综合识记效果最佳。
48、单选题 个人能用语言进行直接描述且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的知识是_____
A: 理性知识
B: 感性知识
C: 程序性知识
D: 描述性知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49、判断题 在概念理解的过程中,变式是从方法方面促进概念理解,比较则是从材料方面促进概念理解。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在概念理解的过程中,变式是从材料方面促进概念理解,比较则是从方法方面促进概念理解。
50、单选题 考试中因没有复习而答不出、想不起来问题,这种遗忘叫_____
A: 暂时性遗忘
B: 永久性遗忘
C: 一般性遗忘
D: 特殊性遗忘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考试中因没有复习而答不出、想不起来问题,这种遗忘是永久性遗忘。遗忘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前者指在适宜条件下还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后者指不经重新学习就不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