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_____。
A: l~3个月
B: 5~6个月
C: 1岁左右
D: 3岁以上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认生是儿童认识能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一般开始于5~6个月。它一方面明显地表现了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即能够区分熟人和陌生人,能够清楚地记得不同的人脸;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儿童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上的重大变化,出现了对亲人的依恋和对熟悉程度不同的人的不同态度。
2、判断题 某个幼儿园制定的某个月的教学计划属于幼儿园的中期目标。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幼儿园某个月的教学计划属于近期目标。
3、填空题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事业心和____。
参考答案: 较强的荣誉感
4、多选题 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的教育基本理论,它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
A: 生活即经验
B: 社会即学校
C: 教学做合一
D: 生活即教育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
【答案】BCD。
5、单选题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通过双生子实验证明在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是_____。
A: 遗传因素
B: 环境因素
C: 个体成熟因素
D: 教育因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格塞尔提出成熟势力说,强调成熟对成长的重要影响。
6、简答题 幼儿教师如何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幼儿的冲突是其沟通不畅的最激烈的表现形式,多发生在物的分配或活动机会的选择时。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幼儿的冲突是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应当看到,幼儿冲突并不一定是坏事,冲突本身及其解决是幼儿之间沟通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帮助幼儿正确地对待冲突、习得解决冲突的策略,通过冲突理解人际交往的规则、认识自己和别人的权利、克服自我中心等,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幼儿在冲突时是很难倾听对方意见的,因此教师就事论事地处理或轻率地介人其中往往效果不佳。
研究表明,教师的这一技能和能力实际上涉及较大的范围,而不仅仅是在冲突发生后如何调解。比如,在平时一贯地为幼儿提供合作、分享、互相尊重的机会或模仿的榜样;通过日常生活或多种活动让幼儿认识到他人的行为举止、爱好或情感不一定和自己是相同的,应当相互尊重;让幼儿有机会体验争执而不解决问题所造成的失败或失望,学习简单而有用的对付冲突的策略,体验“商量”“对话”的价值;引导幼儿自己解决冲突,而不依靠成人。
7、单选题 _____幼儿的个性初具雏形。
A: 5~6岁
B: 4~5岁
C: 3~4岁
D: 2~3岁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5~6岁为学前晚期,幼儿个性初具雏形,有较稳定的态度、兴趣。
8、单选题 在裴斯泰洛齐看来,儿童道德行为练习的最好的方法是_____。
A: 游戏
B: 说理
C: 做善事
D: 榜样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9、单选题 —般来说,新生儿期属于_____。
A: 婴儿期
B: 先学前期
C: 学前期
D: 幼儿早期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人生第一年称婴儿期或乳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
10、简答题 幼儿教师的劳动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幼儿教师的劳动有以下特点:
(1)纯真美好。幼儿园教师是一个纯真和美好的职业。幼儿教师永远都显得那么年轻和充满朝气。因为当每一个成人聆听幼儿银铃般的笑声时,都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光。
(2)教育效果的长期性。由于幼儿教育的对象是稚嫩的,幼儿教师劳动的成果或许要等上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
(3)幼儿教师的劳动是精神生产。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这个职业是一种精神生产。它不可能有固定的工艺过程,也不可能有硬性的技术指标。对于教师劳动的质量和成果是难以做精确的测定的。
(4)多重角色。幼儿教育面对的是孩子,他们有着多种多样的需求,这使得幼儿教师的工作变得错综复杂,也因此使得这个职业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其角色是:生活中当妈妈,学习中当老师,游戏中当伙伴。
11、单选题 在下列描述中,对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_____。
A: 年龄特征是绝对稳定的
B: 年龄特征可以随意改变
C: 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
D: 年龄特征可跳跃发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12、填空题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____。
参考答案: 自我实现需要
13、单选题 我国幼儿园的教学是_____。
A: 教师的活动
B: 幼儿的活动
C: 幼儿和教师的共同活动
D: 个别活动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我国幼儿园的教学是幼儿和教师的共同活动。
14、简答题 幼儿教师都扮演着哪些角色?
参考答案:
15、单选题 “对幼儿照料与教育,就像纬线和经线一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这句话体现了_____。
A: 个别教育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保教结合原则
D: 集体教育原则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 C。解析:对幼儿进行照料与教育,体现的是保教结合的原则。
16、单选题 学前教育目标即_____。
A: 教育目的
B: 学前教育方针
C: 学前教育政策
D: 教育目的在学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学前教育目标是学前教育阶段的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学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17、单选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把促进全体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工作方针是_____。
A: 优先发展
B: 育人为本
C: 改革创新
D: 促进公平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18、单选题 德国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_____。
A: 编织学校
B: 幼儿学校
C: 幼儿园
D: 保育学校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19、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在一次晨间活动中,很多孩子都在自然角上议论着,他们发现丝瓜秧趴在地上不起来,不像小辣椒站得直直的,孩子们对此很奇怪,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的说是丝瓜太累了,有的说是丝瓜老了,驼背了。看到孩子们对此如此感兴趣,老师及时捕捉这一信息,在孩子们的兴趣点上提出了“为什么小辣椒站得直直的,而丝瓜秧趴在地上不起来了呢?”然后让孩子去观察它们的茎有什么不一样,我们用什么办法使丝瓜秧站起来。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各种材料,并尝试用哪种材料最好,碰到了困难怎样去咨询有经验的老伯。
请对此案例进行简要评析。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将自然角投放的材料、教学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内在需要,激发儿童探究兴趣与强烈的学习动机,孩子的探究基于原有经验,又有一定挑战性。当儿童的认知产生冲突时,这时我们教师要适时地推一把、引一引。说明了教师素质、观念对教师与儿童互动的影响,是其他因素无法替代的。
20、判断题 为人师表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21、单选题 在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条件下,教育者的_____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 权威性
B: 知识性
C: 主导性
D: 主体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在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比较欠缺的情况下,教师的主导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22、单选题 与幼儿园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
A: 多样性
B: 丰富性
C: 率先性
D: 深刻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幼儿早期较多受家庭教育的影响,率先性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其他几个特点是学校教育体现出来的。
23、填空题 注意的分散与注意的转移是不同的概念,____是被动的,是由那些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引起的。
参考答案: 注意的分散
24、简答题 如何理解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
(1>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幼儿自身应有的需要和权利。1998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公约指出生存与发展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第六条也体现了对幼儿发展权利和保护的重视。
(2)幼儿的全面发展应是指幼儿体、智、德、美等几大方面都发展。由于体、智、德、美这几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它们彼此相互联系乂相互作用。因此,幼儿园课程要能推动幼儿在这几方面的均衡发展,要进行整体设计。
(3)幼儿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应是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幼儿的发展除了身体、认知、语言的发展,还应有社会性、情感、交往和道德等方面的发展。
(4)幼儿的全面发展应是指通过教育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
(5)幼儿全面发展应是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过程。教师设计的活动应符合幼儿的需要,让幼儿充分地活动、主动地活动,力求使幼儿的活动性贯穿于活动发起、进行和结束的全过程中,使幼儿的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且能充分发挥其创造性。
(6)幼儿的全面发展是与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紧密关联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时代的召唤和社会的需要,我们的幼儿教育应顺应社会的需要,在幼儿教育现有目标基础上,渗透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25、简答题 良好的依恋关系是如何对儿童发展起作用的?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良好的依恋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满足孩子爱的需要(即希望被别人疼爱)和安全需要(即觉得有人保护自己)而实现的。这两种需要的满足是儿童进行探究学习和与他人交往的前提。
26、多选题 幼儿再造想象的主要特点是_____。
A: 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
B: 幼儿的再造想象是幼儿逐步认识世界的手段,想象的主题很稳定
C: 幼儿的想象常常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D: 幼儿的再造想象依靠直接行动
参考答案: ACD
本题解释:
【答案】ACD。解析:幼儿的再造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常常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依靠直接行动。
27、判断题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布里奇斯。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华生提出的行为主义。
28、简答题 性别角色
参考答案:
性别角色: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性别角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是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
29、单选题 “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_____。
A: 整体性的形成
B: 独特性的发展
C: 稳定性的增长
D: 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30、单选题 “童言无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是_____。
A: 儿童心理落后的表现
B: 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
C: “超常”的表现
D: 父母教育不当所致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从儿童的认识水平看,“童言无忌”是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的。
31、单选题 幼儿坚持性发展发生质变的年龄是_____。
A: 3-4岁
B: 4~5岁
C: 5~6岁
D: 6~7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32、单选题 关于情绪的叙述,下列_____项不正确。
A: 情绪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日趋稳定
B: 大约5岁后情绪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
C: 儿童情绪态度的形成受成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
D: 情绪在每一个人身上阈限相同、表现不同,是因为后天教育的影响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情绪主要是生理因素的作用。
33、单选题 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约为_____。
A: 5±2个信息单位
B: 6±2个信息单位
C: 7±2个信息单位
D: 8±2个信息单位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为7±2个信息单位。
34、多选题 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的保教目标有_____。
A: 体育
B: 智育
C: 德育
D: 美育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
35、简答题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参考答案: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和其他活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自然的生活中,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6、单选题 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反抗行为的时期是_____。
A: 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B: 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 心理发展的稳定期
D: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处于心理发展的转折期的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
37、单选题 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_____
A: 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
B: 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
C: 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
D: 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表现了听觉,就会去找妈妈与视觉有关。
38、单选题 儿童在_____才能在动作开始前完全用语言表述行动目标和计划。
A: 新生儿期
B: 幼儿早期
C: 幼儿中期
D: 幼儿晚期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到幼儿晚期,儿童的思维能力才发展到开始用语言表述行动目标和计划。
39、简答题 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髙。①机械记忆用的多,意义记忆效果好;②学前幼儿的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发展。
(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①学前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②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③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
(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40、单选题 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_____。
A: 陈鹤琴
B: 张宗麟
C: 张雪门
D: 陶行知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陈鹤琴倡导“活教育”。
41、判断题 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幼儿心理发展水平与方向的重要因素。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
42、判断题 教师要尽量让幼儿感受到环境是由幼儿自己决定的。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
43、多选题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有_____。
A: 演示法
B: 情境法
C: 尝试法
D: 讲解法
参考答案: BC
本题解释:
【答案】BC。解析: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有:第一,情境法是教师在了解活动的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上,为儿童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儿童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儿童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第二,尝试法是指儿童在教师设置情境中,对某一学习任务进行不断地尝试,错误后找出正确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
44、单选题 能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活泼、主动地发展,关键在于_____。
A: 幼儿园的条件
B: 教师的素质
C: 园长的领导
D: 良好的课程资源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教师的素质是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活泼、主动地发展的关键。
45、单选题 在幼儿园中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的是_____。
A: 园长
B: 阿姨
C: 保育员
D: 幼儿教师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八条规定幼儿园保育员主要职责如下:(一)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
46、填空题 物体知觉包括____、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参考答案: 空间知觉
47、单选题 能有效地提高幼儿认识、情感、意志与行为水平,且能充分地发挥幼儿主体作用的教育方法是_____。
A: 讨论法
B: 复述法
C: 故事法
D: 提问法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幼儿在讨论中能自由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48、单选题 集体活动一般是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活动,它的突出特点是_____。
A: 有计划性
B: 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相同的事情
C: 有组织性
D: 幼儿按自己兴趣做事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集体活动,为实现集体活动目标努力。他们在同一时间内做的是相同的事情。因此,答案为B。
49、单选题 教师开展了“我会交朋友”的主题活动,将社会、科学、健康、语言等领域有机联系在一起。这反映了主题活动的_____特点。
A: 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B: 知识的横向联系
C: 富于弹性和计划
D: 游戏化学习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知识的横向联系特点是指主题活动打破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将各个方面的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样儿童所获得的经验是完整的。故本题中教师开展的主题活动,将社会、科学、健康、语言等领域有机联系在一起体现了知识的横向联系特点。
50、单选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的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可以提炼出一个关键的能力,艺术是_____。
A: 感受能力
B: 表现能力
C: 创造能力
D: 思维能力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