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好孩子”阶段属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的_____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中习俗水平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习俗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故选B。
2、单选题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反映的是_____
A: 教育影响一致性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正面教育原则
D: 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反映的是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3、单选题 学生摄影小组举办摄影大赛属于学生课外活动中的_____
A: 体育活动
B: 学科活动
C: 文学艺术活动
D: 科技活动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文学艺术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他们对美的鉴赏、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摄影是一种对美的发现与鉴赏,属于文学艺术活动。
4、单选题 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_____
A: 常规管理
B: 民主管理
C: 平行管理
D: 目标管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5、单选题 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做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_____
A: 恒常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整体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虽然时间发生了变化,但国旗的颜色并没有发生改变,这体现了知觉的恒常性。
6、单选题 目前我国小学普遍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
A: 班级教学
B: 分组教学
C: 复式教学
D: 个别教学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目前我国小学普遍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7、单选题 “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_____
A: 自觉积极性
B: 启发性
C: 巩固性
D: 因材施教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指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8、单选题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知识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回忆,自然导人新课,鼓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的导人方式是_____
A: 直观导人
B: 经验导人
C: 事例导人
D: 悬念导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9、单选题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_____
A: 夸美纽斯
B: 赞科夫
C: 苏霍姆林斯基
D: 杜威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10、单选题 教育理论界认为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因素是看其能否自觉关注_____
A: 教材
B: 生存
C: 课堂
D: 学生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教师成长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其中,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11、单选题 —名小学生决心改掉上课迟到的缺点,但冬天一到,他又迟迟不肯起床,结果还是频频迟到,要对该生进行教育,应着重强化其_____
A: 道德情感
B: 道德意志
C: 道德行为
D: 道德认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12、单选题 ( )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_____
A: 说服法
B: 榜样法
C: 陶冶法
D: 评价法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13、单选题 为了便于学生记诵,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多次重复背诵学习内容,这种学习策略属于_____
A: 复述 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阅读理解策略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策略。此题采取多次重复背诵学习内容的方式便于学生记诵,故选A。
14、单选题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观的价值取向是_____
A: 社会本位
B: 科学本位
C: 伦理本位
D: 个人本位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15、单选题 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哪几个字概括?_____
A: 班、课、室
B: 师、生、课
C: 师、生、时
D: 班、课、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的特征是班、课、时。
16、单选题 通过教育,科学知识与技术被劳动者所掌握,变成劳动者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在生产中创造物质财富,促进生产力发展。这表明_____
A: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B: 教育是文化再生产的手段
C: 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
D: 教育传递科学知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从而形成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发展。
17、单选题 “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稳定,有相对的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现,教育初步定型”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学校教育制度进入_____
A: 前制度化教育阶段
B: 制度化教育阶段
C: 非制度化教育阶段
D: 学校萌芽阶段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前制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一般认为,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即实体化教育,学校是其重要的标志。学校的产生,意味着教育活动的专门化,教育形态趋于定型。学校具有以下特点:①教育主体的确定;②教育对象的相对稳定;③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④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⑤是由以上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18、单选题 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体现了( )的理论。_____
A: 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学生课程
D: 隐性课程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的,由一系列活动组成。它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如实验、参观、表演、绘画、游戏、手工制作等。活动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故选B。
19、单选题 为了便于因材施教,学校对报名参加英语课外小组的学生进行水平测试,并据此成绩进行编班,这种评价属于_____
A: 安置性评价
B: 诊断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安置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目的是为了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20、单选题 目前我国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属于_____
A: 活动课程
B: 综合课程
C: 学科课程
D: 融合课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査课程的类型。学科课程是单科形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是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21、单选题 儿童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这一概念由( )首先提出。_____
A: 皮亚杰
B: 劳伦兹
C: 桑代克
D: 班杜拉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22、单选题 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_____
A: 观察法
B: 谈话法
C: 问卷法
D: 实验法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班主任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这种了解方式最为直接,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
23、单选题 小强考试前紧张,忧心忡忡,考试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发挥失常,他的症状属于_____
A: 考试焦虑症
B: 考试强迫症
C: 考试抑郁症
D: 考试阵发性紧张症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小强症状属于典型的考试焦虑症。
24、单选题 教育研究活动的起始环节是_____
A: 收集资料
B: 选择课题
C: 提出假设
D: 制订方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一切教育教学研究都是从选择课题开始的。
25、单选题 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_____
A: 社会生产力
B: 文化传统
C: 社会制度
D: 科技水平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26、单选题 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时,这个阶段是_____
A: 关注生存阶段
B: 关注情境阶段
C: 关注学生阶段
D: 关注成长阶段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27、单选题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_____
A: 培养能力
B: 传授知识
C: 依法执教
D: 教书育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28、单选题 编写小学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_____
A: 课程标准
B: 课程目标
C: 课程方案
D: 课程计划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査的是课程内容。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9、单选题 “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的这句话旨在说明教育是_____
A: 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B: 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 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D: 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30、单选题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就是‘塑造人’,或者更确切地说,帮助儿童成为充分盛开的完善发展的人。其他目的如传递特定文明区域的文化遗产,为参与社会生活和成为优良的公民做好准备,以及履行整个社会的特定职能,完成家庭责任和谋生所需要的精神准备,乃是一些推论,它们是重要的,但属于第二位的目的。”这段话体现了( )的观点。_____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教育无目的论
D: 教师中心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强调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儿童发展,是个人本位论的观点。
31、单选题 预防龋齿最重要的措施是_____
A: 保持口腔卫生
B: 少吃糖
C: 少吃酸性食物
D: 加强营养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预防龋齿的最佳办法是保持口腔卫生。
32、单选题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的教育家是_____
A: 夸美纽斯
B: 康德
C: 裴斯泰洛齐
D: 赫尔巴特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裴斯泰洛齐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教育心理学化”含义:一是就教育目的或结果的意义而言,要求教育教学应使人固有的、内在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二是就教育教学的活动或过程的意义而言,要求教育教学应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协调一致,使儿童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道德情感等诸方面都处于主动的地位。
33、单选题 学生对背诵枯燥乏味的英文单词没兴趣,但对学好外语后可以帮助考研或涉猎更多的外文资料感兴趣,这种间接兴趣会引起和维持其学习外语的_____
A: 无意注意
B: 不随意注意
C: 有意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第一,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第二,排除无关剌激的干扰;第三,培养对事物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目的或活动的最后结果的兴趣。题目中的注意类型属于有意注意。
34、单选题 某寄宿制小学一位学生睡觉时突然小腿抽筋,生活老师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_____
A: 让学生下床,站直抽筋的腿
B: 让学生下床,用冷水冲洗抽筋的腿
C: 让学生平躺,按摩抽筋部位
D: 让学生平躺,在其抽筋部位贴上止痛音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小腿抽筋时轻轻按摩抽筋的部位可缓解不适。
35、单选题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_____
A: 尝试与顿悟
B: 同化与顺应
C: 平衡与守恒
D: 刺激与反应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认为,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同化和顺应。
36、单选题 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_____
A: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为:桃树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体现了榜样法。
37、单选题 发挥教育合力必须注意三种教育形态的有机结合,这三种教育形态是( )。
①家庭教育②学校教育③社会教育④自我教育_____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三种教育形态分别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38、单选题 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科技、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_____
A: 深化课堂教学
B: 培养竞赛人才
C: 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 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兴趣小组作为课外活动的一种形式,其主要目的在于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39、单选题 观看乒乓球抽球录像后,能以一定的精确度来演示这一动作的动作技能目标是_____
A: 模仿
B: 准确
C: 连贯
D: 习惯化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模仿是学生按提示要求行动或重复被显示的动作的能力。
40、单选题 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 复式教学就是单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 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师少的情况下教学
C: 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 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它可以节约师资力量,教室和教学设备等。复式教学是由于一定地区的教育条件和经济条件落后或不平衡而产生的,它利于普及教育。故选B。
41、单选题 “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属于_____
A: 心境
B: 激情
C: 应激
D: 热情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情绪的几种类型的区分。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故选A。
42、单选题 力求本学期考得好,力求得到本学期的奖学金,属于_____
A: 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B: 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 高尚的动机
D: 成就动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
43、单选题 《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相互切磋。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 )的方法。_____
A: 谈话法
B: 讨论法
C: 参观法
D: 练习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体现的是合作学习,讨论是合作学习的方式之一,与其他选项相比讨论法恰当,应选B。
44、单选题 小明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怕自己讲不好被人讥笑,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_____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矛盾心理。
45、单选题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是( )的言论。_____
A: 卢梭
B: 洛克
C: 康德
D: 柏拉图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题干是康德的言论,夸大了教育的重要作用。
46、单选题 “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_____
A: 启发性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直观性原则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这是《西邻五子》中的原话,大意是:西邻公有五个孩子,一个朴实,一个聪敏,一个肓人,一个驼背,一个跛脚。西邻公让朴实的务农、聪敏的经商、瞎眼的算命、驼背的搓麻、跛脚的纺纱。如此,大家各展其长,各有所成,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47、单选题 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以为_____
A: 甲同学错误大
B: 乙同学错误大
C: 两者都没错
D: 两者错误一样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儿童道德阶段论。其中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是以服从权威为主要特点的。此阶段,儿童思维正在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思维具有刻板性,作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尺度,反应在道德判断上的主要表现是单纯以数量判断错误的大小。故选A。
48、单选题 从课程论的视角来看,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布置等属于_____
A: 活动课程
B: 综合课程
C: 显性课程
D: 隐性课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的布置属于间接呈现的课程形式,故选D。
49、单选题 对于一个过份害怕猫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最后让他用手触摸猫,逐步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种方法在心理治疗中属于_____
A: 松驰训练
B: 肯定性训练
C: 系统脱敏疗法
D: 合理情绪疗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系统脱敏法主要用于当事人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下产生的超出一般紧张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包含三个步骤:一是训练来访者松弛肌肉;二是建立焦虑层次(从最轻微的焦虑到引起最强烈的恐惧依次安排);三是让来访者在肌肉松弛的情况下,从最低层次开始想象产生焦虑的情境,这样直到来访者能从想象情境转移到现实情境,并能在原来引起恐惧的情境中保持放松状态,焦虑情绪不再出现为止。故选C。
50、单选题 具有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的的教育活动是_____
A: 个别教学
B: 复式教学
C: 班级授课制
D: 课外活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课外活动的特点: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