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提出“成熟势力说”的心理学家是_____
A: 高尔顿
B: 华生
C: 格塞尔
D: 斯金纳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高尔顿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华生和斯金纳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格塞尔提出“成熟势力说”,认为在没有达到生理成熟水平之前,训练儿童去学习和掌握某种技能,效果是欠佳的,学习依赖于成熟所提供的准备状态,故选C。
2、单选题 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有两种形式:一是问题言语;二是_____
A: 情境言语
B: 游戏言语
C: 对话言语
D: 交际言语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问题言语和游戏言语是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的两种形式。
3、单选题 表现出“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特征的气质类型是_____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胆汁质的典型特征是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故选A。
4、单选题 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是( )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_____
A: 桑代克
B: 皮亚杰
C: 斯金纳
D: 杜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是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故选B。
5、单选题 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前读写”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_____
A: 培养读写兴趣
B: 严格要求
C: 主要指出缺点和不足
D: 尽可能多识字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前读写”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培养读写兴趣。
6、单选题 儿童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期是_____
A: 1~2岁
B: 2~4岁
C: 4~5岁
D: 5~6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2~4岁是幼儿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时期。
7、单选题 婴儿对某个或某些人特别亲近而不愿离去的情绪是_____
A: 焦虑
B: 移情
C: 依恋
D: 悲伤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
8、单选题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_____
A: 榜样
B: 强化
C: 父母的惩罚
D: 挫折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就是伤害他人或东西的行为,如打人、咬人、故意损坏东西(不是出于好奇)、向他人挑衅,引起事端。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挫折是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或者干扰,使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9、单选题 对客观事物的判断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社会敏感性强的幼儿的认知风格属于_____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个体的认知风格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冲动型与沉思型等方面。场依存型的幼儿对客观事物的判断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社会敏感性强;场独立型幼儿倾向对事物进行独立判断。冲动型幼儿认识问题速度快,但错误多;沉思型幼儿认识问题时,谨慎全面,错误少。
10、单选题 亲子关系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和_____
A: 放任型
B: 溺爱型
C: 保护型
D: 包办型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放任型、民主型和专制型是三种典型的亲子关系类型。
11、单选题 幼儿阶段,儿童能轻松的学会母语,错过这一时间,语言能力将受到严重损害,这一时期被称为语言发展的_____
A: 关键期
B: 钢化效应
C: 去习惯化
D: 习惯化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关键期指儿童对某一方面最敏感的时期。
12、单选题 人们在谈论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孩子聪明,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_____
A: 延续性
B: 多变性
C: 稳定性
D: 可变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现在的孩子比过去聪明,这说明了可变性。
13、单选题 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_____
A: 有些孩子经常会生造一些词语
B: 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
C: 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D: 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就是再造想象。
14、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6~12个月婴儿的身体发展特征的是_____
A: 能够坐、站、趴
B: 出现分离焦虑
C: 能重复连续清楚地发出一些音节
D: 有抓握反射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抓握反射是新生儿的特征。
15、单选题 婴儿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_____
A: 痛觉
B: 听觉
C: 味觉
D: 视觉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婴儿刚出生时各项感觉能力都很弱,只有味觉是最为发达的感觉。
16、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_____
A: 体验具有情境性、外显性、易变性等特点
B: 情绪控制能力较差
C: 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D: 具有意志成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成有情绪的易冲动性、情绪的不稳定性、情绪的外露性、高级感情(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发展等。
17、单选题 关于情绪的叙述,下列( )项不正确。_____
A: 情绪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日趋稳定
B: 大约5岁后情绪的发展开始进人系统化阶段
C: 儿童情绪态度的形成受成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
D: 情绪在每一个人身上阈限相同、表现不同,是因为后天教育的影响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情绪主要是生理因素的作用。
18、单选题 教师往往对小班幼儿说“站到靠墙的一边”而不是说“站到右边”是因为_____
A: 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落后于方位词的理解
B: 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还未达到“恒常”水平
C: 幼儿的方位辨别能力比较弱
D: 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早于方位词的掌握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和词语所代表的方位概念结合。据研究,5岁开始能正确地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7岁才开始能辨别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方位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同时,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早于方位词的掌握。
19、单选题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这段话的实质是_____
A: 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相互作用论
D: 二因素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故选A。
20、单选题 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_____
A: 注意的选择性
B: 注意的范围
C: 注意的稳定性
D: 注意的分配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故选C。
21、单选题 在幼儿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的作用变化规律表现为_____
A: 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是由小到大
B: 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是由大到小
C: 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也是由大到小
D: 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也是由小到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在幼儿思维的发展过程中,语言体现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其作用越来越大,而动作只在直观形象思维中起作用。
22、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婴幼儿心率特点的是_____
A: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B: 年龄越小,心率越慢
C: 时常忽快、忽慢
D: 时常停止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学前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心脏发育不完全,心肌收缩能力较弱,主动脉口径相比肺动脉小,故每搏输出量比成人少,因而只有增加搏动频率才能适应机体组织的需要。因此,年龄越小,每分钟心率、脉搏次数越多。
23、单选题 “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_____
A: 整体性的形成
B: 稳定性的增长
C: 独特性的发展
D: 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这说明幼儿的心理活动的发展是循序渐进地进行的,幼儿心理活动的稳定性逐渐增长。
24、单选题 幼儿阶段开始出现书面言语的发展,其书面言语发展的重点是_____
A: 识字
B: 写字
C: 阅读
D: 写作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儿童书面言语的产生,如同口头言语一样,是从接受性的言语开始的,即先会认字,后会写字。
25、单选题 当教室中一片喧哗时,教师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这是_____
A: 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B: 与幼儿的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C: 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D: 利用活动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教师通过声音的变化,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属于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26、单选题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称为_____
A: 从笼统到专门的规律.
B: 大小规律
C: 粗细规律
D: 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性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趋势称为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27、单选题 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对它的反应强度减弱,这种现象称作_____
A: 记忆的潜伏期
B: 回忆
C: 客体永久性
D: 习惯化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对多次重复出现的刺激的反应强度减弱的现象叫习惯化。
28、单选题 2岁孩子往往会伸手要求站在楼上的妈妈抱。这说明他的_____
A: 大小知觉发展不足
B: 形状知觉发展不够
C: 距离知觉发展不足
D: 想象力不够丰富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29、单选题 幼儿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_____
A: 机械记忆效果好
B: 意义记忆效果好
C: 两者都在发展
D: 两者不可比较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机械记忆用得多,意义记忆效果好;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故选B。
30、单选题 下面不属于幼儿社会性需要的形式是_____
A: -安全
B: 交往
C: 游戏
D: 尊重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社会性需要是指幼儿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等,安全的需要不属于社会性需要。
31、单选题 从词性上说,幼儿对( )掌握最早。_____
A: 名词
B: 动词
C: 形容词
D: 副词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在幼儿词汇使用中,以名词为最早,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最后才是副词。
32、单选题 小班幼儿往往对某个故事百听不厌,其原因主要是_____
A: 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B: 想象的内容零散
C: 想象受情绪影响.
D: 想象具有夸张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幼儿无意想象的特点:(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学前儿童的想象常常没有自己预定的目的,在游戏中想象往往随玩具的出现而产生。(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幼儿想象进行的过程往往也受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因此,想象的方向常常随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想象的主题容易改变。(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由于想象的主题没有预定目的,主题不稳定,因此幼儿想象的内容是零散的,所想象的形象之间不存在有机的联系。(4)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幼儿的想象往往不追求达到一定目的,只满足于想象进行的过程。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想象常常如此,幼儿常常在一张纸上画了一样又画一样,直到把整张纸画满为止,甚至最后把所画的东西涂满黑色自己口中念念有词,感到极大的满足。(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小班幼儿往往对某个故事百听不厌,其原因主要是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故选A。
33、单选题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B: 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
C: 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
D: 幼儿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机械记忆用得多,意义记忆效果好;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故选D。
34、单选题 为了解幼儿同伴交往特点,研究者深人幼儿所在的班级,详细记录其交往过程的语言和动作等。这一研究方法属于_____
A: 访谈法
B: 实验法
C: 观察法
D: 作品分析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访谈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寻访”被调查对象,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被研究者对某个人、某件事情、某种行为或现象的看法和态度;实验法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或模拟的特定条件下,排除各种干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作品分析法是研究者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和有效经验,对研究对象专门活动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35、单选题 有的幼儿擅长绘画,有的善于动手制作,还有的很会讲故事,这体现的是幼儿_____
A: 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B: 能力水平的差异
C: 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D: 能力类型的差异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人的能力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这句话体现了幼儿的能力类型的差异,教师要注意发现每个幼儿的长处,不要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幼儿。同时要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得到较大的发展。
36、单选题 学前儿童掌握的概念主要是_____
A: 科学概念
B: 抽象概念
C: 日常生活概念
D: 辩证概念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幼儿掌握的概念主要是日常的、具体的、有关熟悉的物体和动作的日常生活概念,故选C。
37、单选题 儿童心理发展中,提供最初的自然物质基础并制约生长发育过程的因素是_____
A: 遗传
B: 生理成熟
C: 教育
D: 主观因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在:第一,提供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初自然物质前提;第二,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故选A。
38、单选题 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_____
A: l~3个月
B: 5~6个月
C: 1岁左右
D: 3岁以上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认生是儿童认识能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儿童的认生从5~6个月开始。它一方面明显地表现了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即能够区分熟人和陌生人,能够清楚地记得不同的人脸;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儿童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化,出现了对亲人的依恋和对熟悉程度不同的人的不同态度。
39、单选题 按照布里奇斯的研究,以下最早产生的情绪是_____
A: 痛苦
B: 惧怕
C: 兴奋
D: 厌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认为,初生婴儿只有皱眉和哭的反应,是未分化的一般性激动(兴奋),是强烈刺激引起的内脏和肌肉反应。约在3个月时,婴儿的情绪分化为一般性的消极反应和一般性的积极反应,即痛苦和快乐。
40、单选题 下列关于婴儿注意选择的偏好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 偏好细密图像
B: 偏好直线多于曲线
C: 喜欢单色的图像
D: 偏好中等复杂程度的刺激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婴儿偏好人的正常面孔;喜欢曲线胜于喜欢直线图;偏好中等复杂程度的图形,而不喜欢报纸字体的细密图像;偏好颜色对比鲜明的图案,不喜欢空白的、无条纹的、单色的或者没有明暗对比的图像。
41、单选题 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_____
A: 观察法
B: 自然实验法
C: 测验法
D: 调查访问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语言、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自然实验法即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测验法: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和水平的方法。调查访问法:是通过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被查儿童的人,以了解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故选B。
42、单选题 婴儿在地上捡起一些物体就会往嘴里送,这是孩子的_____
A: 痛觉的探索方式
B: 不良的生活习惯
C: 触觉的探索方式
D: 动觉的探索方式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婴幼儿的触觉主要有两种形式:口腔探索和手的探索。婴儿在地上捡东西往嘴里送是其通过口腔探索认识世界的行为,故选C。
43、单选题 青青听妈妈说’“听那孩子小嘴多甜!”青青问:“妈妈,您舔过她的嘴吗?”这主要反映青青_____
A: 思维的片面性
B: 思维的拟人性
C: 思维的纯洁性
D: 思维的表面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幼儿的思维是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的,因此思维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的联系,而不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
44、单选题 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_____
A: 分类
B: 推理
C: 抽象
D: 判断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45、单选题 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是在_____
A: 2~3岁
B: 4岁
C: 5岁
D: 7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一般来说,3岁儿童能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能正确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有,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
46、单选题 &nbs来源:91考试网p;在幼儿的交往关系类型中,被拒绝型幼儿主要表现出的特点是_____
A: 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很差
B: 既漂亮又聪明,总是得到教师的特殊关照,鹤立鸡群
C: 长相难看,衣着陈旧,不爱干净
D: 精力充沛,社会交往积极性很高,常有攻击行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在幼儿的交往关系类型中,被拒绝型的幼儿经常精力充沛,社会交往积极性很高,有攻击性行为。
47、单选题 婴儿手眼协调的标志性动作是_____
A: 无意触摸到东西
B: 伸手拿到看见的东西
C: 握住手里的东西
D: 玩弄手指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4~5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了手眼协调的动作。即看见东西能抓住它,也就是说眼睛控制手的活动,并把手准确地伸向物体所在的方位,可以作为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
48、单选题 儿童说“单词句”的年龄大约在_____
A: 半岁~1岁
B: 1岁半~2岁半
C: .2岁~2岁半
D: 0.1岁~1岁半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单词句是指用一个词代表的句子,一般出现在儿童1~1岁半,故选D。
49、单选题 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_____
A: 生理的需要
B: 情绪表达性需要
C: 自我调节性需要
D: 社会性需要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社会性需要是指儿童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喜欢成人的接触等反映了儿童的社会性需要。
50、单选题 由于( )的作用,幼儿虽然知道想象与现实不符,仍迷恋于想象的过程。_____
A: 动机
B: 需要
C: 情绪
D: 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幼儿想象过程的方向、想象的结果、想象的丰富程度受其情绪的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