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_____。
A: 管理型
B: 放任型
C: 专制型
D: 民主型
2、多选题 直观教具可分 为_____。
A: 动作直观
B: 模象直观
C: 语言直观
D: 实物直观
3、简答题 教师王某是某市重点学校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王某很精通教学业务,且乐于钻研,因此,几年时间下来,研制和解决了很多学科领域的科研问题。此后,王某就无心教学,一心想着自己的研究,备课的时间明显减少,上课随意,常常讲一些和书本内容不同的事情。有时为了参加学术性的研讨会或与有关企业进行业务往来而旷课。久而久之,他所带的班级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不断下滑,校领导找到王某,希望他能严肃自己的工作态度,处理好研究与教学的关系。可他依旧不以为然,认为教师就应当拥有学术研究活动权。结果,当年他所带的毕业班数学平均成绩比其他班级低了近10分。
老师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4、简答题 怎样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5、简答题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6、简答题 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有哪些?
7、判断题 双轨制的产生与古代教育等级性有关,与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无关,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还存在严重的分离有关。_____
8、单选题 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不包括_____。
A: 自主学习
B: 合作学习
C: 探究学习
D: 接受学习
9、单选题 幼儿看到桌子上有一个苹果,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幼儿知觉活动的是_____
A: “真香”
B: “这是什么”
C: “这有个苹果”
D: “我要吃”
10、单选题 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要,并考虑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问题。这表明该教师处于专业成长的_____。
A: 关注生存阶段
B: 关注情境阶段
C: 关注学生阶段
D: 关注发展阶段
11、单选题 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属于_____
A: 条件性知识
B: 本体性知识
C: 实践性知识
D: 一般性知识
12、单选题 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_____
A: 教育工作要抓住发展的关键期
B: 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 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
D: 教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13、填空题 一名教师教授新课之前让学生复习了以前学过的“跃”这个字.右边的“夭”正好是今天学的字“笑”的下面的部分,于是当学生再学“笑”这个字的时候就容易多了,这名教师是运用____原则来进行教学的。
14、简答题 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有哪些?
15、填空题 加法的学习影响着乘法的学习,而乘法的学习反过来也影响着对加法的重新理解,这在心理学中称____。
16、简答题 简述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
17、单选题 最益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是_____。
A: 角色扮演法
B: 行动操作法
C: 发泄法
D: 表扬鼓励法
18、单选题 一个学生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的心智活动,主要属于智力技能形成的_____。
A: 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B: 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C: 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D: 内部言语阶段
19、单选题 教育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这属于教育的_____。
A: 负向功能
B: 社会功能
C: 隐性功能
D: 正向功能
20、单选题 在人工概念形成过程中,某学生把第一个肯定样例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概念的属性,每次均选择只有一个属性不同的肯定样例与第一个肯定样例相比较,他采用的是下列哪种策略?_____
A: 同时性扫描策略
B: 继时性扫描策略
C: 保守性聚焦策略
D: 博弈性聚焦策略
21、单选题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的是_____教育思想。
A: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 因材施教
C: 教学相长
D: 启发式教学
22、单选题 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_____。
A: 自主性
B: 随意性
C: 规范性
D: 强制性
23、简答题 怎样理解直观性教学原则?
24、单选题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_____。
A: 教师教的活动
B: 学生学的活动
C: 认识活动
D: 学习活动
25、填空题 党的十八大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____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26、填空题 2006年我国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学制,主要有“____”和“五四制”。
27、填空题 当前存在的学制主要有____、____、____三种形态。
28、单选题 影响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是_____。
A: 成熟
B: 家庭教育
C: 社会舆论
D: 教师的榜样作用
29、单选题 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_____。
A: 迁移
B: 同化
C: 顺应
D: 模仿
30、简答题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31、单选题 陶行知认为,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是_____。
A: 3岁以前
B: 4岁以前
C: 5岁以前
D: 6岁以前
32、单选题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体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是_____。
A: 遗传因素
B: 环境因素
C: 教育因素
D: 个体主观能动性
33、简答题 简述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34、单选题 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领域的根本特征是_____。
A: 有目的地培养人
B: 有专职教师
C: 有专门的教学场所
D: 有特定的教学对象
35、判断题 组织教学只是在上课开始时进行。_____
36、单选题 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_____。
A: 痕迹衰退说
B: 干扰说
C: 同化说
D: 动机说
37、判断题 课程是先于教学过程预先编制好的、现成的知识体系。_____
38、单选题 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_____。
A: 言语信息
B: 态度
C: 动作技能
D: 智慧技能
39、单选题 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是_____。
A: 感觉适应
B: 感觉的对比
C: 联觉
D: 错觉
40、判断题 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就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_____
41、单选题 下面有关心智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_____。
A: 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B: 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 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D: 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42、单选题 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之一是_____。
A: 爱岗敬业
B: 爱国守法
C: 关爱学生
D: 终身学习
43、简答题 下面是一位实习教师的教学日志,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小黎的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她个性很特殊。在班上,她与同学的关系不太融洽,甚至有点紧张。开学初曾与一男同学打架,对班主任的批评教育反应强烈,存在明显的抵触情绪。有一次晚自修课上.她戴耳机听音乐,被值日班干部提醒并记下名字,她当众撕掉记录本并辱骂班干部。同学们基本上对她敬而远之,避免与她发生正面冲突。表面上她与同学们相安无事,实际上特别渴望别人对她的认同和欣赏。可是她又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能真诚地与人交流,时时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班级里她没有真正要好的朋友。在学习上,她几乎丧失了兴趣。老师上课时,她表现出爱理不理的样子,有时连课本都不愿打开;甚至有时自顾自地写东西、做小动作等。做作业完全凭心情.心情好就做,心情不好就不做。她常常通过写日记、看小说的方式逃避现实,但她读的大多是离奇、鬼怪的故事书。她在日记中写道:“课根本就听不进去,整天在混日子,学校像座监狱把人关在里面。而我需要自由……”
小黎的表现跟她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有关。我在实习期间尝试努力去改变她,但收效甚微。面对小黎,我感到力不从心……
问题:
(1)如果你是小黎的班主任,你将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来转化她?
(2)根据小黎的特点,对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遵循哪四项德育原则?
(3)请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根据小黎独特的性格特点,如何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4)以小黎等留守儿童的成长为例,你怎样看待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44、单选题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_____。
A: 京师大学堂
B: 五四以后
C: 京师同文馆
D: 废科举,兴学校
45、简答题 学前儿童记忆容量增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6、多选题 行为主义教学观把学习看成_____。
A: 经验的联结或操作的变化
B: 通过练习和刺激反应式的强化来实现的
C: 学习效果变现为外部的变化
D: 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技能体系
47、判断题 基础教育的各科课程标准都由国家统一制定。_____
48、简答题 教学过程包含哪几个基本阶段?
49、单选题 苏苏今年3岁,她喜欢在唱歌的时候把弟弟的奶瓶当话筒,这充分体现了苏苏的_____。
A: 观察力
B: 判断力
C: 创造力
D: 模仿力
50、单选题 我们证明几何题时,常会用“要证明这两线相等,需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要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证明两个切角相等”,这种问题解决的方法是_____。
A: 尝试错误法
B: 问题类比
C: 分类法
D: 手段一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