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_____
A: 非关键阶段
B: 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 很难产生效果的时期
D: 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査小学生个性发展。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的关键期,是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故选B。
2、单选题 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_____
A: 班杜拉
B: 斯金纳
C: 华生
D: 皮亚杰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观察学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提出来的。
3、单选题 漫画家画人物时仅勾勒数笔,别人就能看出画的是谁,这里反映出的知觉特征是_____
A: 选择性
B: 恒常性
C: 理解性
D: 整体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漫画虽然是寥寥数笔,但人可以从整体上去认识这幅漫画,把握一个人的特征,属于整体性的体现。故选D。
4、单选题 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_____
A: 中性剌激
B: 无条件刺激,
C: 条件反应
D: 无条件反应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条件反射中涉及四个基本的事项:(1)无条件刺激,指能引起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2)无条件反应,指无条件剌激原本就可以引起的固定反应;(3)条件刺激,指原来的中性刺激;(4)条件反应,指条件反射形成后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因此,答案选D。
5、单选题 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_____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气质的类型。多血质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
6、单选题 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_____
A: 联想
B: 幻想
C: 理想
D: 想象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指由诗文本身产生的诗的意境,属于想象过程。故选D。
7、单选题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 )两个部分。_____
A: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B: 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C: 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
D: 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考查心理现象的组成部分。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故选A。
8、单选题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_____
A: 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B: 社会环境的要求
C: 教育要求的内化
D: 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的机制决定的。
9、单选题 小狗听到主人叫它的名字就能跑过来,这是( )的反应。_____
A: 第一信号系统
B: 非条件反射
C: 第二信号系统
D: 第三信号系统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 案】A。解析:本题考查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第一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虽然主人叫狗名字是以语言为中介,但对于小狗来说,它并不是因为理解语言的意义而产生反应,而是将这种语言作为一种物理性条件刺激。故选A。
10、单选题 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个名叫方仲永的少年,小时比较聪明,5岁时就能作诗,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及时的教育培养,12~13岁时写的诗已经不如以前的好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这说明_____
A: 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B: 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C: 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对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D: 社会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其中,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方仲永之所以泯然众人,是由于后天缺乏良好生活条件和教育培养。故选C。
11、单选题 小红见班里大多数女同学都买了HelloKitty的铅笔盒,也跟妈妈要HelloKitty的铅笔盒,这体现了_____
A: 移情
B: 从众
C: 期望
D: 顺从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12、单选题 小明是一位沉默寡言的孩子,有很强的自制力,每天一个人刻苦练球;小小明是一位话多劳神的孩子,自制力较差而敏感,常常与人交际,喜欢写作。对他们二人认知风格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
A: 小明是典型的沉思型,小小明是冲动型
B: 小明更适合学习文学等人文学科
C: 小小明更喜欢学习一些结构严密的学科
D: 小小明在数学等自然科学将会有很好的发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通过题干描述,小明属于场独立型,小小明属于场依存型。场独立型学生长于自然科学,独立性强,喜欢结构不严密的学科;场依存型长于社会科学,敏感容易受暗示,喜欢结构严密的学科。
13、单选题 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_____
A: 顿悟的过程
B: 同化顺应的过程
C: 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D: 尝试一错误的过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桑代克认为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建立的。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从而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
14、单选题 “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_____
A: 嗔觉适应的结果
B: 嗅觉对比的结果
C: 嗅觉补偿的结果
D: 嗔觉统合的结果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感觉的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适应现象发生在所.有的感觉中。“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的适应。故选A。
15、单选题 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_____
A: 说服法
B: 榜样法
C: 锻炼法
D: 陶冶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德育的方法。实践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故选C。
16、单选题 “头悬梁,锥刺股”,体现了_____
A: 认知对意志的影响作用
B: 意志对认知的反作用
C: 情绪对意志的影响作用
D: 意志对情绪的反作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因为拥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更好地刻苦读书,体现了意志对认知的反作用。
17、单选题 小学德育的最基本方法是_____
A: 榜样教育法
B: 说服教育法
C: 品德评价法
D: 陶冶教育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德育的方法。其中,小学德育的最基本的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18、单选题 儿童在熟悉了“胡萝卜”“豌豆”和“菠菜”这类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属于_____
A: 下位学习
B: 上位学习
C: 组合学习
D: 派生类属学习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上位学习,又称为“总括关系”,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面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因此,答案选B。
19、单选题 小学美育的任务不包括_____
A: 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B: 形成对于美的爱好
C: 发展创造美的才能
D: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20、单选题 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_____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其中,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作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故选B。
21、单选题 实施学校美育的途径不包括_____
A: 通过课堂教学实施美育
B: 通过家庭教育实施美育
C: 通过课外活动实施美育
D: 通过美化校园实施美育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22、单选题 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_____
A: 意志
B: 能力
C: 气质
D: 兴趣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心理过程又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所以选择答案A。其他都是个性心理的成分。
23、单选题 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_____
A: 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里做作业
B: 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 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 陈英每天独自看几个小时电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考查内部动机的含义。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在课间休息时回到教室做作业,是对学习本身兴趣所引起的,属于内部动机。
24、单选题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有机体在刺激情境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该过程实现的途径是_____
A: 尝试过程
B: 试误过程
C: 联结过程
D: 反馈过程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它的理论核心是说学习是通过有机体不断地尝试错误而形成的。学习的实质是有机体在刺激情境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故选B。
25、单选题 学生从各种解题方法中筛选出一种最佳解法,从而得出结论,这是一种_____
A: 聚合思维
B: 发散思维
C: 常规思维
D: 创造性思维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题干是对聚合思维概念的考查。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故选A。
26、单选题 小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流鼻血,教师的处理方式不适当的是_____
A: 保持镇静,安抚被出血吓到的儿童,立刻塞脱脂棉球止血
B: 用热毛巾敷在鼻子上
C: 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压迫出血侧的鼻前部
D: 抬高与流血鼻孔相反一侧的手臂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热毛巾会使鼻出血加剧,应采用冷毛巾敷或直接用冷水洗鼻。
27、单选题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有一句名言,“教师如果对学生没有热情,决不能成为好教师。但是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是一种带有严格要求的爱。”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_____
A: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B: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C: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结合
D: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和爱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带有严格要求的爱”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28、单选题 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后,可以概括为有理数,这是思维过程的_____
A: 具体化
B: 形象化
C: 系统化
D: 抽象化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思维的过程。系统化是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故选C。
29、单选题 对学校的重大安全隐患或突发事故,下面的做法正确的是_____
A: 由学校疏散人群、保护现场、及时与各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支援
B: 等待领导到场后处理
C: 让家长自己处理
D: 让学生自己处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30、单选题 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式称为_____
A: _说服法
B: 榜样法
C: 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D: 锻炼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德育的方法。榜样法是指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用来示范的榜样主要有家长、教师、同学、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历史伟人和文艺形象等。故选B。
31、单选题 以下属于马赫带现象的是_____
A: 明暗相邻的边界上,看起来亮处更亮,暗处更暗了
B: 冬天在室内乍一走到室外,感觉很冷,不一会儿就不觉得冷了
C: 吃完苦药以后再吃糖觉得糖更甜了
D: 电灯灭了,你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感觉的特性。马赫带现象是一种感觉同时对比;B项属于感觉的适应;C项属于感觉的继时对比;D项是感觉的后象。故选A。
32、单选题 流感盛行的季节,教师应注意预防流感在班级里爆发,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紧闭门窗,禁止学生去户外活动
B: 适当减少家庭作业,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
C: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D: 鼓励学生加强锻炼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33、单选题 革命先烈们面对敌人高高举起的屠刀,心中的信仰、对祖国的热爱,却没有丝毫改变,体现了情感的_____
A: 深刻性
B: 稳定性
C: 持久性
D: 动力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34、单选题 桑代克的学习三律指的是_____
A: 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
B: 准备律、练习律、类化律
C: 练习律、思考律、迁移律
D: 练习律、因果律、近因律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故选A。
35、单选题 “三人成虎”“人云亦云”反应的是_____
A: 从众效应
B: 责任分散效应
C: 破窗效应
D: 期望效应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36、单选题 小明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某某公司的老板,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_____
A: 升华
B: 补偿
C: 退行
D: 转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补偿指个人因心身某个方面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而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
37、单选题 《喜羊羊与灰太狼》是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动画片,有的孩子学到了灰太狼的“不放弃”,也有的小朋友学会了用平底锅打人,因此,有人提出此类动画片应修正和改版,因为儿童品德发展具有( )的特点。_____
A: 易变性
B: 模仿性
C: 自我中心性
D: 缺乏自律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儿童品德发展的模仿性是指儿童总是模仿“榜样”的行为,正是因为儿童具有模仿性,才决定了他的思想和言行容易受暗示,易受他人左右,易发生变化。本题主要强调儿童的模仿性,所以选B。
38、单选题 卢梭在《爱弥儿》中倡导一种“自然后果法”,即当学生犯错误后,需要自己承担后果。这种德育方法属于_____
A: 品德修养指导法
B: 榜样示范法
C: 品德评价法
D: 道德实践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让学生自己承担错误的后果,是一种惩罚或负强化的过程,属于这种方法。
39、单选题 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_____
A: 最新获得的能力
B: 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 儿童在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D: 需要在不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40、单选题 晓红既想吃蛋糕又害怕发胖,纠结不已,她面临的心理冲突是_____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趋避冲突是指个体对于同一目标既有趋近又有逃避的心态。
41、单选题 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_____
A: 成就动机理论
B: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C: 成绩结构理论
D: 强化理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中等动机水平适用于中等难度的任务。这是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42、单选题 下列关于注意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
A: 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特征
B: 注意过程与意识过程紧密相连
C: 注意是各种心理过程共有的特征
D: 注意具有选择、监控、调节功能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注意并非独立的心理特征,而是各种心理特征的共有属性。
43、单选题 美育与智育的关系是( )的关系。_____
A: 美与善
B: 力与美
C: 美与真
D: 美与健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44、单选题 是—个人确立自己的目标,并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努力去实现目标的心理品质_____
A: 性格的态度特征
B: 性格的意志特征
C: 性格的理智特征
D: 性格的情绪特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性格的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包括行为方式和水平的调节,如顽强拼搏、当机立断。
45、单选题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属于_____
A: 形象记忆
B: 动作记忆
C: 情绪记忆
D: 逻辑记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记忆的种类。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其中,形象记忆是指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这种形象并非单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声音也是一种形象,对它的记忆便是一种形象记忆。故选A。
46、单选题 儿童多动综合征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高峰发病年龄为( )岁。_____
A: -4-6
B: 6-8
C: -8-10
D: 10-12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知识点是“小学生易产生的各类心理健康问题”。儿童多动综合征的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男性儿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故选C。
47、单选题 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以为_____
A: 甲同学错误大
B: 乙同学错误大
C: 两者都没错
D: 两者错误一样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儿童道德阶段论。其中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是以服从权威为主要特点的。此阶段,儿童思维正在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思维具有刻板性,作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尺度,反应在道德判断上的主要表现是单纯以数量判断错误的大小。故选A。
48、单选题 以下关于记忆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
A: 精细动作的记忆保持的时间较粗大动作更为长久
B: 强烈的情绪刺激往往会产生难以遗忘的记忆
C: 错误的冋忆也是一种遗忘
D: 语义记忆常常与特殊的时间地点无关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精细动作的记忆属于小肌肉群的记忆,记忆较难以保持,比如弹钢琴,几天不练习就会生疏;而粗大动作的记忆属于大肌肉群的记忆,记忆能较长时间保持,比如前滚翻,就算好久不练习,也能就较完整地回忆。
49、单选题 父亲将两瓶一样重的饮料分给6岁的小明和8岁的小光两兄弟,开始两孩子都知道两瓶饮料是一样多的,父亲将将其中一瓶倒人了一个大杯中,另一瓶倒人了两个小杯中,让小明先挑选。小明选了大杯饮料并说:“这杯多”,小光在一旁说到“其实,两边是一样多的”,可以判断出小明和小光分别处于的_____
A: 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
B: 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C: 感知运动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D: 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题目中是液体质量守恒问题,前运算阶段(2~7岁)没有出现守恒概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守恒观念形成。此题可以根据两兄弟的年龄及是否出现守恒概念选出答案,小明处于前运算阶段,小光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50、单选题 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査,它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
A: 焦虑症
B: 强迫行为
C: 强迫观念
D: 强迫恐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强迫行为是情绪障碍的表现,主要是指产生一系列呆板、机械的重复行为,在受到他人干涉时,就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小王反复检查门是否上锁的行为就是强迫行为的表现。因此,正确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