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在物理学上,把人们引向一个新的王国——微观世界的是( )。
①居里夫人②爱因斯坦③吉尔伯特④伦琴_____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放射现象,法国科学家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这些发现把人们引向一个新的王国——微观世界。故选C。
2、单选题 常言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_____
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_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火要虚”的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之更充分地燃烧。故选D。
3、单选题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非真正科学,但他的巨大进步意义在于_____
A: 为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
B: 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C: 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的主人
D: 确立了人类新的宇宙观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哥白尼在他的名著《天体运行论》中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地球和行星绕轴自转,并围绕太阳公转。哥白尼这一学说的意义在于:①它是人类对天体认识的一个飞跃,它推翻了统治天文学界多年的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它使人们不被表面现象所惑,对天体运行达到了正确的、科学的认识;②它推翻了基督教神学关于上帝创世界、选定地球为宇宙中心的谬论,是向教会权威的挑战,促使自然科学从基督教神学中解放出来,从而得到迅速的发展。故选B。
4、单选题 被称为物理学三大成就的理论分别是宏观层面的相对论、中观层面的牛顿物理以及微观层面的_____
A: 原子物理学
B: 量子力学
C: 黑洞理论
D: 反物质理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量子力学是解释微观世界的重要理论,是微观物理学最重要理论之一。
5、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是_____
A: 电话机的发明和利用
B: 蒸汽机的发明和利用
C: 留声机的发明和利用
D: 计算机的发明和利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即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利用。电话机、留声机的发明和利用不是工业革命的标志。计算机的发明和利用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之一。
6、单选题 第一个获特等发明奖的科学家是_____
A: 钱学森
B: 邓稼先
C: 袁隆平
D: 李四光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故选C。
7、单选题 现在有些儿童因饮食不合理而存在智力发展缓慢的问题,最主要是由于他们缺乏必需的微量元素_____
A: 钓
B: 铁
C: 磷
D: 锌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锌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之一,具有多种功能,参与90多种酶的合成,并与200多种酶的活性有关。锌还参与中枢神经的生长发育。因此,儿童缺锌会使细胞内DNA和RNA合成受阻,干扰核酸合成,妨碍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而影响生长发育。故选D。
8、单选题 发生火灾时,进行安全疏散的正确顺序应是_____
A: 按先着火层一着火层的上层一着火层的下层的顺序疏散
B: 按先近后远的顺序疏散
C: 从建筑物最上层按楼层顺序从上往下疏散
D: 从建筑物最下层按楼层顺序从下往上疏散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发生火灾时,进行安全疏散的正确顺序是:着火层一着火层的上层一着火层的下层。原因是已经着火的楼层,火灾可能已经或很快将威胁到人身安全,故是第一顺序要疏散的;由火灾发展的特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向上发展的,着火层上层人员受到的威胁更大,所以第二‘序是着火层的上层;火灾发生一段时间后,也会向下蔓延,所以第三顺序是着火层的下层。
9、单选题 下列关于中国的航天航空发展,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中国航天第一港”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B: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翟志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太空漫步
C: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68年遨游太空
D: 航空火箭学家、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甘肃酒泉东风靶场一举发射成功。故选C。
10、单选题 热传导的各种方式中,热辐射是以( )形式传递热量的。_____
A: 光波
B: 电磁波
C: 介质流动_
D: 物体接触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热辐射是指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是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之一。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温度愈高,辐射出的总能量就愈大,短波成分也愈多。由于电磁波的传播无需任何介质,所以热辐射是真空中唯一的传热方式。故选B。
11、单选题 清代时编撰的《四库全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成果,当时若采用印刷技术印刷该书,不可能做到的是_____
A: 双色套印技术
B: 彩色印刷技术
C: 使用质地细薄的纸
D: 用机器印刷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据明清时期及此前的手工生产特征、技术,可断定a、B、C三项均可能。故选D。
12、单选题 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物理学发生的革命性变化,不包括_____
A: 伦琴发现放射现象
B: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C: 电磁感应现象发现
D: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迈克尔.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属于19世纪中期。故选C。
13、单选题 我们现在收听广播用的收音机有调频和调幅功能,发明调频技术的科学家是_____
A: 阿姆斯特朗
B: 爱迪生
C: 麦克斯威尔
D: 瓦特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发明调频技术的科学家是美国无线电发明家阿姆斯特朗。
14、单选题 火箭发射、同步卫星发射都选在晚间7~9点,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_____
A: 晚间天气条件好,风速低,有利于火箭发射
B: 晚间气温低,有利于卫星保养和火箭的散热
C: 当卫星到达同步定位点时,卫星自身的太阳能电池正好对准太阳,能保证太阳能向卫星持续供电
D: 选在晚间发射隐蔽性强,不易被其他国家卫星或飞机侦察到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晚上天气条件好,风速低,这个理由太绝对,不能说晚上天气一定好于白天,风速低于白天,A项错误;晚间气温低,指的是地表的温度,相对于高温的火箭来说,这个因素是微乎其微的,所以B项错误;晚间发射对比度更大,目标比较明显,D项错误;晚上发射时,卫星处于升空和调整阶段,当卫星到达同步定位点时,卫星自身的太阳能电池正好对准太阳,能保证太阳能向卫星持续供电。故选C。
15、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牛顿研究领域的一项是_____
A: 天文学
B: 物理学
C: 数学
D: 化学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牛顿是一个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但不是化学家。
16、单选题 全球气候变暖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问题,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巳经发现近30种,造成温室效应最重要的气体是_____
A: 二氧化碳
B: 氟利昂
C: 一氧化二氮
D: 臭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生活中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来做温室,是让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射进温室,加热室内空气,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让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状态,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人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福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使地球表面变热。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故选A。
17、单选题 关于两汉天文学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制定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
B: 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C: 最早记录太阳黑子
D: 制订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授时历》是中国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修订而成的,不属于两汉的成就。故选D。
18、单选题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他_____
A: 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
B: 借鉴了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的学说
C: 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
D: 修正了能量、质量相互转化的理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爱因斯坦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能够广泛地解释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物质,从而解决了建立在超低速运动基础之上的牛顿力学所无法解释的一系列问题。故选C。
19、单选题 历史学家们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据此判断,启蒙运动在科学思想方面最重要的先驱者是_____
A: 达尔文
B: 牛顿
C: 拉瓦锡
D: 法拉第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达尔文和法拉第是19世纪的科学家,应排除;拉瓦锡是18世纪的科学家;故只有B项符合题意。牛顿的经典力学,打破了神主宰世界的迷信,以纯粹的规律来支配世界,这激发了人们对于人类理性的追求。这种对于理性的追求与痴迷,正是启蒙运动得以在思想上发起的重要原因。牛顿的那个时代,被人们称为“理性主义”时代,为启蒙运动准备了先决条件。故选B。
20、单选题 以下选项中,属于碳酸饮料所释放出的气体的一项是_____
A: 氮气
B: 二氧化碳
C: 一氧化碳
D: 氧气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碳酸很不稳定,受热或振动都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以气泡的形式从水中逸出,所以看到很多气泡。
21、单选题 下列自然科学中受到中世纪神学束缚最大的科学是_____
A: 化学
B: 生物学
C: 物理学
D: 数学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生物学受中世纪神学的束缚最大,因此17、18世纪的生物学家,只能在不触犯教会禁令的情况下,对动植物的形态、生理以及分类作些具体的研究工作。17世纪早期,英国科学家哈维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对人体的工作原理有了正确的基本了解,是现代生理学的起点。18世纪时,瑞士生物学家林耐制定了对植物的分类法。故选B。
22、单选题 炎热的夏天,蜻蜓经常贴着水面飞行,尾部不时触到水里,溅起朵朵水花,这就是“蜻蜓点水”,对此正确的解释是_____
A: 蜻蜓为了降温
B: 蜻蜓在戏水玩耍
C: 蜻蜓在水中产卵
D: 蜻艇在水中找食物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蜻蜓点水,就是蜻蜓产卵,卵直接产入水中,或产于水草上。故选C。
23、单选题 中国古代记载物理学知识,其中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声学和光学知识的著作是_____
A: 《墨子•墨经》
B: 《梦溪笔谈》
C: 《营造法式》
D: 《天工开物》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墨经》是《墨子》一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墨经》概括了墨家关于认识论、逻辑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书中自然科学的知识十分丰富,有我国最早的关于几何学、力学、声学和光学知识的记载。在几何学知识方面,《墨经》对一系列几何概念加以抽象和概括,作出科学定义。在力学知识方面,《墨经》分析了杠杆平衡的有关问题。《墨经》里还有关于浮力原理的朴素直观的描述。在光学知识方面,《墨经》中共有八条,近人称它为“墨经光学八条”,即:光与影的关系、半影的形成、小孔成像、光的反射、光源和物的相对位置与影的关系、平面镜成像、凹面镜成像、凸面镜成像等。故选A。
24、单选题 19世纪,对开辟人类生活新时代起决定作用的自然科学成就是_____
A: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B: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
C: 电磁学说的发展
D: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19世纪前期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开辟了人类生活的新时代电的时代。故
选C。
25、单选题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是_____
A: 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 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C: 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 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加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天雨新晴”,天空云层少,夜间大气对地面的逆辐射弱,地表散热快,加上“北风”冷空气的影响,地表温度很容易降至零度以下,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便凝成白色结晶,形成霜。故选B
26、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学发现和成就?_____
A: 血液循环学说
B: 电磁感应现象
C: 科学原子论
D: 细胞学说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17世纪时的英国学者哈维创立了血液循环学说,从而推翻了在欧洲医学界长期占有统治地位的盖伦血液运动“潮汝说”,使生理学真正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血液循环学说不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就。故选A
27、单选题 科学揭示燃烧现象的是_____
A: 哥白尼
B: 牛顿
C: 拉瓦锡.
D: 爱迪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年)把大量的精确实验材料联系起来,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揭示了燃烧和空气的关系。1777年,他在《燃烧概论》中,全面阐述了燃烧的氧化说,把燃烧过程解释为一种与氧化合的过程。故选C。
28、单选题 下列关于地震自救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首先要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B: 应疏散到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陡山坡及河岸边
C: 在家中要就地避险,可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
D: 住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厨房、储藏室及墙角躲避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做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故选B。
29、单选题 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一些自救和互救的技能。下列有关意外事故的处理不正确的是_____
A: 如发现有人触电,应尽快切断电源,将伤者脱离电源后,立即检査受伤情况
B: 发生火灾后,首先利用身边的灭火器进行扑救,并及时拨打火警电话
C: 食物中毒后,正确的处理步骤是:大量饮水、催吐、送医院急救
D: 煤气中毒时,应及时对中毒者进行抢救,然后再关闭煤气,打开门窗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煤气中毒时,应立即关闭煤气,打开门窗,及时抢救。故选D。
30、单选题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阐述的主要内容是_____
A: 基因理论
B: 条件反射
C: 进化论
D: 细胞学说
参考答案: C
31、单选题 下列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_____
A: 多用纸巾,少用手絹
B: 电器不用时也保持通电
C: 循环使用生活用水
D: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塑料袋只用一次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多用手绢少用纸巾,节约用纸;电器不用时切断电源,节约用电;塑料袋可以多次使用;生活用水可以多次循环使用。
32、单选题 人们通常把知识分子家庭称作“书香门第”,这里的“书香”原意指的是_____
A: 书中夹香草发出的香味
B: 书籍的油墨味
C: 书纸自然发出的清香
D: 读书人的自称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古人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一种芸香草,这种草有一种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故选A。
33、单选题 宋元时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有( )。
①沈括创制的“十二气历”②郭守敬的《授时历》
③张衡发明的地动仪④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火器的发明和使用_____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张衡是汉朝人,可排除。故选C。
34、单选题 以下选项中,属于碳酸饮料所释放出的气体的一项是_____
A: 氮气
B: 二氧化碳
C: 一氧化碳
D: 氧气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碳酸很不稳定,受热或振动都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以气泡的形式从水中逸出,所以看到很多气泡。
35、单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近代前期科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洋务运动引进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 《海国图志》中有有关西方近代科技的介绍
C: 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全线通车
D: 李善兰和徐寿合作试制出我国第一艘木质蒸汽轮船,标志着我国近代造船业迈出了第一步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黄鹄”号蒸汽轮船是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蒸汽机轮船,造价八千两白银,于1865年在安庆军械所由徐寿、华蘅芳设计建造。故选D。
36、单选题 在物理学上,把人们引向一个新的王国——微观世界的是( )。
①居里夫人②爱因斯坦③吉尔伯特④伦琴_____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放射现象,法国科学家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这些发现把人们引向一个新的王国——微观世界。故选C。
37、单选题 生命中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_____
A: 水和蛋白质
B: 核酸和蛋白质
C: 糖类和蛋白质
D: 脂类和蛋白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核酸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物质,是生命中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故选B。
38、单选题 剧烈运动后,人们常常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主要是因为皮肤的什么功能?_____
A: 保护和排泄
B: 排泄和调节体温
C: 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
D: 保护和感受外界刺激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皮肤有汗腺组织,能排除一些体内代谢物,并以排汗的形式表现出来。人剧烈运动后,人体内的温度很高,为保持体温的恒定,皮肤表面血管扩张,毛孔增大,排汗增多,汗液蒸发可以带走一定的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即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作用。故选B。
39、单选题 2008年5月26日,美国凤凰号探测器登陆火星,科学家希望能够借此分析火星上的( ),进一步推断火星现在或者以前的环境是否适宜生命存在。_____
A: 水和有机物
B: 星核
C: 大气成分
D: 地质结构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科学家希望“凤凰”号能帮助他们看清冰冻层的真面目,分析冰冻层是否曾融为液态水。此外,借助‘‘凤凰”号挖掘的火星土壤样本,科学家也可分析土壤中是否存在有机化合物。从水和有机化合物这两条线索中,科学家就能进一步推断火星现在或者以前的环境是否适宜生命存在。故选A。
40、单选题 19世纪,对开辟人类生活新时代起决定作用的自然科学成就是_____
A: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B: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
C: 电磁学说的发展
D: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19世纪前期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开辟了人类生活的新时代电的时代。故
选C。
41、单选题 下列有关科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月亮对海水的吸引力比太阳大,引起地球上潮汐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月亮对海水的吸引力
B: 世界著名的“死海”位于西亚,尽管“死海”的含盐量较高,但其中的营养物质很丰富,“死海”中有大量的水生动植物
C: 云和雾都是水蒸气达到饱和并凝 结成细小的水滴而形成的,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D: “X射线”是一种波长比紫外线更短的光,它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1895年发现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死海是位于西南亚的著名大咸湖,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392米,是世界最低洼处,因温度高、蒸发强烈,含盐度极高,达25%~30%,除个别的微生物外,水生植物和鱼类等生物都不能生存,故得死海之名。故选B。
42、单选题 能直接证明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理论正确的是_____
A: 伦琴发现放射现象
B: 居里夫人发现镭
C: 道尔顿的成就
D: 林奈的成就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伦琴发现了X射线,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林奈是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故选B。
43、单选题 电话的发明者是_____
A: 摩尔
B: 爱迪生
C: 贝尔
D: 法拉第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44、单选题 下列关于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的火车、飞机的动力机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前者是蒸汽机,后者是电动机
B: 前者是内燃机,后者是电动机
C: 前者是蒸汽机,后者是内燃机
D: 前者是内燃机,后者是发电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最早的火车以蒸汽机为动力,飞机以内燃机为动力。故选C。
45、单选题 纳米材料是指材料的尺寸处于( )范围内的金属、金属化合物、无机物或高分子的颗粒。_____
A: 1-100nm
B: 0.1-10nm
C: 10-150nm
D: 150-200nm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故选A。
46、单选题 电话的发明者是_____
A: 摩尔
B: 爱迪生
C: 贝尔
D: 法拉第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47、单选题 实现了几何和代数结合的是_____
A: 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学
B: 牛顿建立微积分学
C: 莱布尼茨建立微积分学
D: 哥白尼创立太阳中心学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笛卡尔创立的解析几何,改变了自古希腊以来代数和几何分离的趋向,把相互对立着的“数”与“形”统一了起来,使几何曲线与代数方程相结合。故选A
48、单选题 被称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_____
A: 邓稼先
B: 钱学森
C: 袁隆平
D: 吴阶平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邓稼先,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故选A。
49、单选题 许多人喜欢晨练,但从环境角度来看,城市早晨的空气并不新鲜,原因是_____
A: 早晨空气中有时有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B: 早晨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C: 早晨公路上汽车太多,污染严重
D: 早晨人们刚刚起床,不适宜在室外锻炼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由于早晨空气中有时有逆温层,即大气上暖下凉,因此这种情况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且在工业区污染更为严重。故选A。
50、单选题 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物理学发生的革命性变化,不包括_____
A: 伦琴发现放射现象
B: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C: 电磁感应现象发现
D: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迈克尔.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属于19世纪中期。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