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内容的记忆是_____。
A: 运动记忆
B: 形象记忆
C: 情绪记忆
D: 语词逻辑记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2、单选题 著有《吸收性心智》《发现儿童》的教育家是_____。
A: 杜威
B: 福禄贝尔
C: 德可乐利
D: 蒙台梭利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3、多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游戏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B: 游戏能够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C: 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D: 游戏会影响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
4、单选题 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把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幼儿的方式是_____。
A: 直接“教”的方式
B: 间接“教”的方式
C: 灌输的方式
D: “填鸭式”教育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直接“教”的方式是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把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幼儿;而间接“教”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的达到教育目的。故答案为A。
5、填空题 幼儿期儿童性格的突出特点是好模仿,这种特点在____阶段尤为突出。
参考答案: 幼儿初期
6、填空题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现象,主要表现在儿童____和感知觉方面。
参考答案: 语言发展
本题解释:
解析: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的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7、单选题 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_____。
A: 黏液质
B: 多血质
C: 胆汁质
D: 抑郁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多血质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
8、简答题 试述幼儿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幼儿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幼儿的活动主要包括对物的操作活动和与人的交往活动。对物的操作活动使幼儿的心理获得了非常有意义的发展;模仿是幼儿的一种活动方式;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了社会性,同时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个性。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重视幼儿的各种活动,尤其是幼儿的游戏,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9、单选题 _____幼儿的个性初具雏形。
A: 5~6岁
B: 4~5岁
C: 3~4岁
D: 2~3岁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5~6岁为学前晚期,幼儿个性初具雏形,有较稳定的态度、兴趣。
10、多选题 下列游戏中能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是_____。
A: 堆积木
B: 做手工
C: 骑三轮车
D: 绘图画
参考答案: ABD
本题解释:
【答案】ABD。
11、简答题 简述游戏化方法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采用游戏化方法要注意“发展适宜性”原则。
(2)明确游戏规则。游戏规则是根据游戏目的以及教育活动的目的而提出的,它能在游戏中起组织、约束、
调整儿童游戏行为和相互关系的作用。教师可借此机会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规则意识。
(3)教师应掌握指导游戏的技能。对游戏的指导是一门艺术,它是建立在教师的爱心的基础上的。
(4)创设游戏角。游戏角是孩子游戏的小天地,是他们心目中的天堂。
12、填空题 注意的分散与注意的转移是不同的概念,____是被动的,是由那些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引起的。
参考答案: 注意的分散
13、单选题 幼儿教师是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这体现了幼儿教师劳动_____的特点。
A: 纯真美好
B: 教育效果的长期性
C: 幼儿教师的劳动是精神生产
D: 多重角色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幼儿教师是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这体现了幼儿教师劳动多重角色的特点。因此,答案选D。
14、填空题 根据学前教育机构游戏的特点,可以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____。
参考答案: 有规则游戏
本题解释:
解析:为了便于教师在幼儿教育机构运用和指导,根据幼儿教育机构游戏的特点,可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两大类。
15、单选题 _____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A: 柏拉图
B: 格塞尔
C: 皮亚杰
D: 华生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近代环境决定论极端重视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决定论最早的代表人物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
16、单选题 不属于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是_____。
A: 活泼好动
B: 喜欢交往
C: 好奇好问
D: 很不稳定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和模仿性强。
17、填空题 形式训练说以____为理论基础。
参考答案: 官能心理学
18、单选题 儿童的语言最初是_____。
A: 连贯式的
B: 对话式的
C: 复合式的
D: 独白式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儿童的语言最初是对话式的。
19、单选题 幼儿园教育是_____的奠基阶段。
A: 基础教育
B: 学校教育
C: 家庭教育
D: 社会教育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故选B。
20、单选题 幼儿期,幼儿大量使用的判断是_____
A: 形式判断
B: 客观判断
C: 直接判断
D: 间接判断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幼儿使用判断大多是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现象直接进行的。
21、多选题 目前一些国家在学前教育任务认识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共同点和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_____。
A: 重视儿童身心健康
B: 重视儿童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C: 重视儿童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D: 重视家庭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和幼儿人学准备工作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解析:目前一些国家在学前教育任务认识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共同点和发展趋势,题目中的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本知识点还可以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
22、填空题 “奇装怪服、奇形怪状”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这是____。
参考答案: 无意注意
本题解释:
解析:刺激物的物理特性是容易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之一。鲜艳的颜色、动听的声音、奇异的造型、显著的变化等都是幼儿注意的焦点。
23、单选题 在进餐前后以及午睡前后播放背景音乐,这种音乐活动属于_____。
A: 专门性的音乐活动
B: 幼儿自发的音乐活动
C: 强制性的音乐活动
D: 渗透性的音乐活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24、简答题 学前班
参考答案:
学前班:学前班也叫幼儿班,是指6~7岁的幼儿在上小学前最后一年的幼儿班。一般都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学校生活,是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
25、单选题 作业体现在福禄贝尔关于_____。
A: 发展的思想
B: 创造的思想
C: 社会参与的思想
D: 统一的思想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26、简答题 综合性原则
参考答案:
27、判断题 为人师表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28、单选题 _____以上的儿童一般能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音。
A: 4岁
B: 5岁
C: 6岁
D: 7岁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随着发音器官的成熟,发音机制开始稳定和完善,4岁的幼儿能够掌握本民族或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并达到发音基本正确。
29、填空题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教育目标中的直接目的是帮助儿童形成____。
参考答案: 健全人格
30、单选题 福禄贝尔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创制的活动玩具被称为_____。
A: 凡物
B: 积木
C: 恩物
D: 念物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福禄贝尔创制了恩物。
31、简答题 竖向迁移
参考答案:
竖向迁移:是指不同内容、不同任务难度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迁移。
32、单选题 某5岁儿童画的西瓜比人大,画的两排尖牙齿在人体上占了大部分,这表明此时儿童画的特点是_____。
A: 感觉的强调和夸张
B: 未掌握画面布局比例
C: 表象符号的形成
D: 绘画技能稚嫩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幼儿绘画的特点包括透视画法、拟人化画法、丰富的想象力和感觉的强调与夸张等特点。感觉的强调与夸张是指幼儿3岁以后,有了观察力,会产生印象最深的特点并把它夸张得很大。题干中所提到的儿童画的西瓜比人大,牙齿占人体的大部分,体现了幼儿绘画感觉的强调与夸张的特点。
33、单选题 在卢梭看来,与儿童成长无关的制约因素是_____。
A: 事物的教育
B: 人的教育
C: 自然的教育
D: 主观能动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34、单选题 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_____。
A: 想象
B: 记忆
C: 思维
D: 感知觉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35、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_____。
A: 1985
B: 1986
C: 1987
D: 1988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6、单选题 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包括_____。
A: 体、智、德、美诸方面
B: 美、心、体、智诸方面
C: 德、智、体、美、劳诸方面
D: 智、德、体、心诸方面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幼儿园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保证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并做好人学前的准备。
37、单选题 与幼儿园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
A: 多样性
B: 丰富性
C: 率先性
D: 深刻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幼儿早期较多受家庭教育的影响,率先性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其他几个特点是学校教育体现出来的。
38、判断题 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要求个体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齐头并进、平均地发展。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并不是要求个体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齐头并进、平均地发展,也不意味着个体的各个方面可以各自孤立地发展。对于不同的儿童来说,有可能各有所长,在不同的方面有突出一些的表现,但学前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应该是全面与和谐的。体、智、德、美是人发展的基本素质。体育、智育、德育、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一方面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承担着相对独立的任务,对人的身心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人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它们乂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
39、简答题 接受学习
参考答案:
接受学习:指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
40、判断题 教师要尽量让幼儿感受到环境是由幼儿自己决定的。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
41、单选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把促进全体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工作方针是_____。
A: 优先发展
B: 育人为本
C: 改革创新
D: 促进公平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42、单选题 注意使儿童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为应付外来刺激作相应准备,从而适应环境,这是注意的_____功能。
A: 调节
B: 整合
C: 维持
D: 选择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注意的调节功能,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变化,调整行为,为应付外来刺激作相应准备,从而能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43、单选题 2001年,国家制定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划分五大领域,下列哪个不属于五大领域?_____
A: 健康
B: 语言
C: 社会
D: 人文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2001年,国家制定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大领域。
44、单选题 小明在滑梯上突然被小朋友从后面推了一下,飞快地滑了下来,吓得大哭。作为老师,下列处理方式最为合理的是_____。
A: 立刻制止小明哭叫,尽快恢复秩序
B: 查看小明是否受伤,同时不立刻制止他哭,让他把内心的恐惧发泄出来
C: 马上找闯祸的小朋友,批评他,以安慰小明
D: 旁观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45、单选题 有个孩子很喜欢长颈鹿,有一天他对小朋友说我家有一头真的长颈鹿。”这说明_____。
A: 幼儿想象的独特性
B: 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C: 幼儿想象的情绪性
D: 幼儿想象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幼儿想象夸张性的表现: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混淆假想与真实。这个孩子很喜欢长颈鹿,强烈的愿望导致他混淆假想与真实,说我家有一头真的长颈鹿。”这是想象夸张性的表现。故选B。
46、多选题 埃斯沃斯利用母婴分离反应设计“陌生情境”测验,测定出婴儿与母亲的依恋类型主要包括_____
A: 安全型
B: 回避型
C: 反抗型
D: 顺应性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解析:埃斯沃斯在其研究中创造了“陌生情境”研究法,是目前最流行、最通用的测査婴儿依恋性质的方法。在研究中,埃斯沃斯利用母婴分离反应设计“陌生情境”测验,测定出婴儿与母亲的依恋存在三种不同类型,即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
47、单选题 幼儿获得发展的最佳教育方式是让幼儿_____。
A: 进行游戏活动
B: 学习书本知识
C: 弹钢琴、画画、做体操
D: 任其自由发展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学前儿童获得发展的最佳教育方式就是让儿童进行游戏活动。
www.91exAm.org 48、单选题 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是_____
A: 有规则游戏
B: 创造性游戏
C: 表演游戏
D: 集体游戏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属于有规则游戏。
49、填空题 ____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参考答案: 认识过程
50、多选题 幼儿再造想象的主要特点是_____。
A: 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
B: 幼儿的再造想象是幼儿逐步认识世界的手段,想象的主题很稳定
C: 幼儿的想象常常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D: 幼儿的再造想象依靠直接行动
参考答案: ACD
本题解释:
【答案】ACD。解析:幼儿的再造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常常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依靠直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