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工人王某的儿子从小两腿瘫痪,需借助手推车才能行走。虽有残疾,但智力正常。今年孩子已满7岁,父母决定送孩子上学。因附近没有专门为残疾儿童开设的特殊教育学校,就到附近一所普通小学申请就读。学校方面认为,学校本身是一所普通小学,不是特殊教育学校,而且学校无特殊班,没有为残疾儿童准备的专门设施,学校不宜接受残疾儿童入学。因此,学校拒绝了王某的要求。
请从法律角度说明学校的做法是否合法。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学校的做法是错误的。学校不接受孩子上学侵犯了其受教育权,违反了《残疾人保障法》和《义务教育法》。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身体虽有残疾,但智力正常的儿童,可以到残疾人举办的特殊学校就读,也可以到普通学校就读。因此,该儿童有权选择受教育的方式。
2、简答题 18.《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民族自治地方《义务教育法》的特殊规定是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民族自治地方应当按照《义务教育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组织实施本地区的义务教育。(2)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学制、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有关法律决定。(3)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的学校,应当在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开设语文课程,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前开设。
3、简答题 12.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2)保障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3)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4、填空题 我国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____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参考答案: 县
5、简答题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如何规定国家在实施义务教育教师培训方面的要求?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培训工作,使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达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要求。
(2)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管理水平。
(3)校长和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6、简答题 根据《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哪些情形应由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依照管理权限对学校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因工作失职未能如期实现义务教育实施规划目标的;
(2)无特殊原因,未能如期达到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要求的;
(3)对学生辍学未采取必要措施加以解决的;
(4)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应当在该地区或者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的:
(5)将学校校舍、场地出租、出让或者移作他用,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
(6)使用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造成不良影响的;
(7)其他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
7、单选题 近代教育立法以来最早出现的教育部门法是_____
A: 职业技术教育法
B: 义务教育法
C: 高等教育法
D: 社会教育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8、简答题 1.某镇一所初中,在正常教学时间组织50名学生参加一家家具城开业庆典,让学生们手持鲜花欢迎前来祝贺的来宾。活动结束后,学校把2000元报酬作为福利发放给全校教师。
请用有关教育法规分析该校的行为。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该校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1)《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家长必须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这是国家强制性的法律,以保证全民素质的提高。然而该校却为了获得微薄的报酬,在正常的教学时间组织50名学生参加庆典,干扰了学生正常的学习活动,这是不合法的。
(2)今后该校应该杜绝这样的冲突,以保证学生有效的学习时间,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远比微薄的报酬有意义的多。
9、填空题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由____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参考答案: 省级
10、填空题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____和____两个阶段。
参考答案: 初等教育 初级中等教育
11、简答题 10.简述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有所不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分。
12、简答题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的对受完规萣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标志是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由学校发给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受完当地规定年限义务教育获得的毕业证书或者结业证书,可视为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
13、多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_____。
A: 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的设置规划的
B: 学校建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的
C: 未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并及时维修、改造的
D: 未依照本法规定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义务教育中有关的法律责任问题。
【参考答案】ABCD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一)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的设置规划的;(二)学校建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的;(三)未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并及时维修、改造的;(四)未依照本法规定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
14、单选题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是_____
A: 专门学校
B: 职业学校
C: 特殊学校
D: 普通学校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15、单选题 _____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A: 1984
B: 1985
C: 1986
D: 1987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16、单选题 义务教育就是_____
A: 强迫教育
B: 小学教育
C: 大学教育
D: 中等教育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17、简答题 17.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享受助学金的贫困学生是指哪些学生?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初级中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困难地区、边远地区的小学及其他寄宿小学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18、简答题 某市一所公办小学,家长只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孩子就可以享受优质师资、小班授课、软硬件升级的“责族班”待遇。学校的解释是因为国家财政拨款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只能想办法找出路。
请用教育法规知识分析学校的这种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该学校做法不正确。
(2)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3)学校通过收取费用来让学生享受不同的教育条件明显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这种做法不仅给家长带来诸多困扰,也使教育公平的原则被异化。
(4)对于这种做法,当地教育部门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和查处。
19、简答题 11.某中学学生人数严重超标,每班超出标准30人,全体学生集中在一栋教学楼内上课。教学楼本来有两个楼梯供师生使用,但为了方便管理,其中一个楼梯被长期封闭,楼道里也没有应急灯。有天晚上突然停电,当下晚自习的学生走到二楼时,一名学生恶作剧地喊了一声“地震了”,结果造成严重拥挤,有些学生被挤倒,受到踩压,造成多名学生受伤的严重后果。
请用教育法律知识分析这个事件中的相关法律责任。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学校违反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学校标准和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没有履行保护未成年学生不受人身损害的责任和义务,侵犯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
(2)学校应承担对受伤学生的民事赔偿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法给予学校负责人和事故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3)喊“地震了”的学生应负有一定的法律责任,学校应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予以相应的的纪律处分。
20、填空题 《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____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参考答案: 高于
21、简答题 13.每年一到棉花收购季节,某中学都会以勤工俭学的名义组织学生去摘棉花。学生在地里一干就是10多天,每天常常超过10个小时,学生们普遍感到非常疲惫。如果学生不想参加勤工俭学,则须向学校缴纳几十甚至几百元钱进行赎买。
学校的这种做法合适吗?为什么?请用教育法律知识分析此事。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学校的做法不合适。
(2)学校以勤工俭学的名义让学生“以劳赚钱,以钱代劳”的做法是违法的,侵犯了学生的劳动报酬权和财产权。
(3)学校不严格执行教学计划,随意停课劳动,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4)高强度的连续劳动对未成年的学生来说是不适宜的,侵犯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权。
(5)学校是违法主体,有关责任人员应负一定的行政责任,依法受到相应的行政处分。
22、单选题 《义务教育法实施条例》属于_____
A: 教育行政法规
B: 教育法律
C: 地方性教育法规
D: 教育规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23、单选题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_____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A: 初等教育
B: 小学教育
C: 学前教育
D: 高等教育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24、单选题 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不包括下列哪一项?_____
A: 初级职务
B: 中级职务
C: 高级职务
D: 特级职务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25、单选题 《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_____
A: 学费
B: 杂费
C: 学费、杂费
D: 学费、杂费、住宿费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26、单选题 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_____。
A: 劝其退学
B: 取消学籍
C: 让其自然发展、成长
D: 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义务教育的学校设置制度。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陣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第二十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存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27、多选题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_____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A: 体罚
B: 变相体罚
C: 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D: mu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禁止体罚和侮辱学生的问题。
【参考答案】ABC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施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D选项的惩罚在某些时候是必需的,有时对学生的成长也是必要的。
28、填空题 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采用小学毕业____就近入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
参考答案: 免试
29、简答题 简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的意义。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这款规定标志着我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时代已经来临。“免费”成为新《义务教育法》最大的一个亮点。推行免费义务教育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举措,目的是保证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上得起学,不会因贫辍学,使义务教育更加名副其实
30、单选题 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共有_____章六十三条。
A: 八
B: 七
C: 六
D: 九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31、填空题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选用经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审定或者其授权的____级教育主管部门审定的教科书。非经审定的教科书不得使用,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参考答案: 省
32、简答题 19.《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有什么要求?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2)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寄宿制小学设置可适当集中。
(3)普通初级中学和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设置,应当根据人口分布状况和地理条件相对集中。
(4)盲童学校(班)的设置,由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聋哑学校(班)和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班)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
33、简答题 11.《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请写出本条所规定的四种情形。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的设置规划的;(2)学校建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的;(3)未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并及时维修、改造的;(4)未依照本法规定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
34、简答题 15.《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在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办理程序上是如何规定的?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2)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学、缓学的,应当附具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3)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
35、简答题 刘某是一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特喜欢罗纳尔多,把头发剃成足球样式形状,第二天便来学校上课,刚走进教室,被老师看见,老师便对他说:“你的发式太怪了,把头发再去剪剪,恢复正常了再来上课,顺便让你爸爸妈妈来学校一趟。”刘某回家后,将这件事告知家人,第二天他的外婆便一起来学校,学校老师要求刘某剪掉头发,并不准许他上课。外婆带他去将头发剪成光头,第三天又来学校,没想到学校老师却说哪有学生光头来上课的,依然不允许其上课,外婆只好找校方领导,校方说不准许其上课。家长说:“可否戴帽子上课。”校方说:“不行,等头发长长了再来上课。”家长为让刘某学习,找到教育局领导反映情况,教育局要求准许刘某上课,并且在校期间要遵守学校纪律,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学校收到教育局通知后,以刘某光头损坏学校形象为由仍然不允许刘某上课。
运用相关的教育法规及你所掌握的教育学原理回答:学校这样做是否合理,为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从法律的角度说,《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学生们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剥夺。因此,对品行有缺点的学生,教师应当耐心地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包括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只有”教育权”,而无抛弃、勒令离校、限制上课等“处罚权”。
(2)从情理的角度说,初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事物认识的不完善、不深刻,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强,基于这样的身心特点,犯错误、违反校规校纪是在情理之中的。如果学校都以开除、限制学生上课等简单的方式处罚学生的话,那么,教育既无艺术,也无科学可言了。虽说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学校未经尝试其他教育方法便急于处罚学生,显然不合情理。
(3)学校随意处罚学生,甚至将违反纪律的学生驱逐出校园,推向社会,是对社会、学生的一种不负责任。学校作为专门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起教育责任。何况,对于学生的错误,学校领导和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
36、单选题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_____。
A: 国家财政拨款
B: 城乡教育费附加
C: 社会集资款
D: 教育专项资金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义务教育的经费来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
37、多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学校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_____
A: 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B: 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C: 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
D: 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义务教育中有关的法律责任问题。
【参考答案】ABCD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二)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三)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四)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38、简答题 根据《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按规定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按规定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城市由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机构,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进行批评教育;
(2)经教育仍拒不送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的,可视具体情况处以罚款,并采取其他措施使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
39、单选题 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_____
A: 全面发展
B: 均衡发展
C: 能力为重
D: 德育为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40、简答题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学生人身权和人格权是如何保护的?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适应全体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3)对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少年应当给予帮助,不得歧视。
41、简答题 14.实施义务教育,办学单位应当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与适龄儿童、少年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
(2)具有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和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要求的师资来源;
(3)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能够按照规定标准逐步配置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其他办学单位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改善实施义务教育的条件。
42、简答题 12.王海现在是某县城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因学习成绩优异,连续两次跳级,比一般学生提前两年毕业,拿到了初中毕业证。今年年初,其父母因意外交通事故被撞成重伤,需要在家长期休养。其弟尚年幼,无人照顾,责任田也无人耕种,且家中经济比较拮据。因此,父母做出决定,暂不让王海继续上高中,让他留在家中照頋父母和弟弟,并耕种责任田。等家境好转后,再继续上学。学校见其成绩优异,执意不肯让其弃学回家,对其父母声称:王海虽拿到初中毕业证,但只接受了7年义务教育,未达到国家法定的9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如果让其中断学习,就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学校担不起这个责任。因此,学校要求其父母克服暂时困难,继续让王海上学。
请问:学校的做法是否合法?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根据《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王海因成绩优异,提前取得初中毕业证,达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业水平,应当视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王海因家庭原因暂时退学应属正当。学校做法是错误的。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为有特殊天赋的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当地政府和学校应采取适当措施解决王海的家庭困难,使其重返学校学习。
43、简答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教育经费财产是如何保护的?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义务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对违反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予以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4、简答题 小芳今年12岁,在村里的小学上五年级。一天,爸爸突然对她说:“明天你不要去上学了,到咱家小卖部帮你妈赚钱吧!”小芳听后伤心地哭了。她想念书,但她又不能不听爸爸的话,只好不去学校读书了。老师了解到小芳的情况后,找到了小芳的爸爸,劝他让小芳继续上学。小芳爸爸说:“女孩子比不得男孩子,读书多了也没什么用,还不如早点打工挣钱呢!再说了小芳是我的女儿,让不让她上学得由我说了算。”
小芳爸爸的说法对吗?为什么?老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请运用教育法律知识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小芳爸爸的说法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让孩子上学接受教育是法律规定的父母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且法律规定,女孩和男孩享有平等的权利,不能歧视女孩。小芳的爸爸让小芳中途辍学的行为是违法的。听了老师的话应当让小芳赶快回到学校继续读书。如果不改正的话,当地政府应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他送小芳返回学校上学。另外,为保护儿童受教育权利,国家还禁止工厂、商店、个体户等雇用不满16周岁的儿童。
(2)学校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
(3)作为老师对小芳爸爸的违法行为进行劝阻和制止,这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45、简答题 某日,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学校的音乐教室里上音乐课,音乐老师丁某弹钢琴时,坐在下面的王同学一直在说话。丁老师开始“警告”王同学:“在课堂上不要讲话了,如果再讲话,就用胶带纸把嘴巴封起来”。但9岁的王同学没有听老师的话,又开始自言自语。这回,丁老师火了,立刻站起来,走到王同学跟前,掏出一段封箱胶带纸贴在了他的嘴上。在场所有的学生一下子哄堂大笑,而此刻的王同学却泪流满面,痛哭不已。丁老师没有理会,继续上课。就这样,王同学被封住嘴巴上完了音乐课,在同学们的笑声中一路哭着跑回了教室。
请用教育法律知识分析:
(1)当事人丁某侵犯了学生的哪些权利?违反了哪些法律?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2)本案对我们有哪此启示?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①丁老师将学生嘴巴封住,其行为是体罚学生、侮辱学生人格、侵犯学生人身权的行为,同时,也限制了学生上音乐课的自由,使学生无法参加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
②丁老师的行为违反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③丁老师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2)启示: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教育法制教育,教师应认真履行教师的义务,依法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不得滥用教育权侵犯学生的权益。
46、单选题 _____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 义务教育
B: 中等教育
C: 职业教育
D: 高等教育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47、单选题 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_____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A: 低于
B: 不低于
C: 高于
D: 不高于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学校的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制定、调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应当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低于国家标准的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高于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48、简答题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的省级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权利义务是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制订实施义务教育各类学校的经费开支定额,并制订按照学生人数平均的公用经费开支标准、教职工编制标准和校舍建设、图书资料、仪器设备配
置等标准。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订实施规划,使学校分期分批达到前款所列的办学条件标准,并进行检查验收。
49、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是在_____
A: 1985年
B: 1995年
C: 1986年
D: 1992年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50、简答题 李某的女儿李霞14岁,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出来打工赚钱,于是将李霞送到广东东莞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和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绝说明去向,有时还恶语相加:“孩子读不读书是我们家里的事,关你什么屁事!”
请运用《义务教育法》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有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义务。
(2)李霞只有14岁,且上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她的父母不让她上学,而把她送到外面打工,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部门有权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如拒不改正的,可以对其进行行政处罚。严重违反《义务教育法》,构成犯罪的,还可以依法追究监护人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