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我们要测量学生的智力,可测验内容却是文化知识,要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质,可测得的却是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这些测验的问题在于_____
A: 难度
B: 区分度
C: 信度
D: 效度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
2、单选题 在Windows操作系统桌面上有一个任务栏,通常在任务上有一个“En”图标_____
A: 它没有任务作用
B: 它是任务栏的标识
C: 它是某一窗口的提示符
D: 它是输人法图标,说明当前输人方式为英文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在Windows桌面上有一个任务栏,任务栏上包括【开始】图标和其他正在执行的程序的图标,一般在右下角还有其他图标,如喇叭图标、输人法图标和时间图标等。其中图标“En”是输人法图标,它说明当前系统输人方式为英文。单击该图标产生一个输人法选择菜单。再单击某项,可从中选择所选输人方法,也可以通过快捷键进行切换。
3、单选题 ( )是研究者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_____
A: 个案法
B: 历史法
C: 叙事法
D: 调查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历史法是研究者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4、简答题 单元检测过后,照例是一节试卷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董昊同学就翻来覆去地摆弄试卷,批着“95分”的试卷像风中的塑料袋一样上下翻动着。我用严厉的目光看了他一眼,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低头在桌下翻找着什么,此时看到其他同学也大多东倒西歪,像在听讲实际上并没在听,看来只有“杀一儆百”了。
“董昊”,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
只见他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一脸的不在乎。
“刚才还表扬了你,怎么马上就翘尾巴了?”
他脸陡地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
我听了气不打一处来你……”竟一时语塞。
尽管我怒火中烧,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
“你,既然不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一会吧!”我故作轻松地说。
他可能是考虑到刚才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
由于发生了刚才的一幕,同学们的听课状态似乎比先前好了一些,但并非真的专心致志,我能感觉到。好歹在下课之前,我还是认真地完成了试卷讲评的教学任务。
事后,在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董昊同学向我承认了错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误,甚至还在班会课上当着全体同学的面作了书面检査。
但从他的眼神里我可以读出他并不服气,此事不能算完。
于是,我继续找董昊谈心。
“你认为自己真的错了吗?”
他低着头,一声不吭。
“你尊重老师的劳动吗?本次测验32道题,我一张试卷一张试卷、一道题一道题地分析统计,你知道老师为了这节课花费了多少时间,可你倒好,却不想听课。”
最后,他说我其实在测验后就已经找出全部错误的原因了,既然我已经全会了,为什么还要听?”
是啊,全会了为什么还要听?这个问题一连几天在我的脑海中盘旋。
经过认真反思,终于在一节晚自习上我向全班同学作了自我批评,承认自己教学的不足,没想到竟引来了全班同学的热烈鼓掌,只见董昊涨红着站起来说对不起,老师,我也太骄傲、太没礼貌了!”这时掌声更热烈了,当然我注意到这次董昊眼中流露出的是真诚与感激!
趁着同学们情绪高涨之际,我于是问道还有哪些课同学们不想听?”因为受我坦诚态度的感染,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老调重弹的复习课最不愿听!
上实验课前老师总是喋喋不休地交代个没完,使实验操作变得索然无味,我们不愿听!
后来三年一班学习热情不断高涨,成绩节节上升,中考成绩全班平均63.5分,而董昊得了满分——70分。
请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回答以下问题:
(1)在课堂上,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老师的应对如何?
(2)针对学生的情况,谈谈如何对课堂的突发事件进行预防。
参考答案: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预防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的掌握。考生要分析出案例中出现问题行为的原因,还要结合课堂行为管理的策略分析教师做得好的地方。最后全面阐述预防课堂问题的方法即可。
【参考答案】(1)学生会出现不认真听讲的行为,主要原因是老师没有很好地对课堂进行组织,教学内容是枯燥的、非连续的,不利于维持学生对课堂的注意。此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感不强,学生没有兴趣,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会导致学生的问题行为。对于教师处理该问题行为的方法,是遵循了最少干预的原则,在发生了问题行为时,为了达到教学的效果,他就一名同学提醒了全体同学共有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但没有就此作过多的干涉,对情节严重的董昊进行了惩罚,以此为戒让其他同学再次投入到课堂。在课下之后并没有就此不管,而是及时寻求与董昊的沟通,不是以上压下的沟通,而是平等的沟通,相互分析发生这种行为的原因,并就自己的错误向全体学生道歉,充分利用了这次课堂问题增进了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可以说是一次很好的课堂问题行为解决的尝试。
(2)要对课堂上的问题行为进行及时的预防,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注意教学进程的组织,尽量兼顾全体学生的水平,并对课堂内容进行监督;教学过程要具有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与教学有关的、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保持教学的流畅性和连续性;维持团体注意的焦点。其次要预防不良行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明察秋毫,一心多用,关注整体,同时进行良好的转换管理,及时发现有不良行为的苗头,尽早制止。
5、单选题 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这是_____。
A: 实质教育论
B: 素质教育论
C: 形式教育论
D: 应试教育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形式教育的概念。
6、单选题 最早在教学理论上系统阐述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_____
A: 泰勒
B: 夸美纽斯
C: 裴斯泰洛齐
D: 凯洛夫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首次系统阐述了班级授课制。
7、单选题 “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违背了_____
A: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 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C: 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D: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儿童中心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成长,因此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过程要围绕儿童转,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违背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8、单选题 某市体委对该市业余体育运动爱好者的一项调查显示:所有的桥牌爱好者都爱好围棋,有围棋爱好者爱好武术;所有的武术爱好者都不爱好健身操,有桥牌爱好者同时爱好健身操。
如果上述结论都是真实的,则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_____
A: 所有的围棋爱好者也都爱好桥牌
B: 有的桥牌爱好者爱好武术
C: 健身操爱好者都爱好围棋
D: 围棋爱好者都爱好健身操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考查三段论推理。由“有围棋爱好者爱好武术”和“所有的武术爱好者都不爱好健身操”可知,有围棋爱好者不爱好健身操,D不可能为真。故选D。
9、单选题 王老师在讲授“直角三角形”这一概念时,列举了直角在上方、下方、右方、左方等不同类型的直角三角形。这种教学方式是_____
A: 实物直观
B: 模像直观
C: 变式分析
D: 概念分析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本题中列举了不同类型的直角三角形,其本质没变,为的是突出“含有直角”的本质特征,这种教学是运用了变式的教学方法。
10、单选题 采用性格量表对学生进行测量,他们在一个月后的结果与六个月前和三个月前的得分大致相等,这表明测验的( )较高。_____
A: 效度
B: 信度
C: 区分度
D: 相关度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它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问的一致性。如果他们这次测量得到的结果与六个月前、三个月前的结果基本相当,那么我们就认为测验的信度较高。
11、单选题 Intemet是由( )发展而来的。_____
A: 局域网
B: ARPANET
C: 标准网
D: WAN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Internet是由ARPANET发展而来的。
12、多选题 下列关于教学技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 教师外在的行为和内在的心智活动是前后相继、相互分割的两个活动
B: 教学技能的形成是内外兼修的结果
C: 教学技能的形成不仅仅需要通过外在的练习和训练,更需要教师不断自主反思、实践体悟
D: 教学技能是在教师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
【答案】BCD。解析:教师外在的行为和内在的心智活动并不是前后相继、相互分割的两个活动,而是一个复杂融合性活动。因此A选项错误。
13、单选题 以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目的,侧重于过程的评价为_____。
A: 终结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持续性评价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学评价类型的了解。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定。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形成性评价进行得较频繁,如一个单元活动结束时的评估,一个章节后的小测验等。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前进行的评价,也称前置测评。通过诊断性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准备情况,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由此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对待。终结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例如学期末或学年末各门学科的考核、考试,目的是验证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
14、单选题 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_____。
A: 德育
B: 教学
C: 考试
D: 学生管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15、判断题 巩固性原则又可称为接受性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误【解析】量力性原则又可称为接受性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16、单选题 学生的学习表现是教学评价的核心内容,其内容除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程度外还包括_____
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学习方式
D: 学习原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评价的内容”。
17、单选题 形式教育论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认为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
A: 赫尔巴特
B: 洛克
C: 斯宾塞
D: 夸美纽斯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英国的洛克和瑞士的裴斯泰洛齐是形式教育论的代表人物
18、单选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需要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同时还需要关注教学对象的反应,这体现了教学技能具有_____。
A: 复杂性
B: 发展性
C: 整体性
D: 示范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教学技能的复杂性主要是由教学过程、教育对象、教学任务等方面来决定的。
19、单选题 许多研究者相信:脑细胞中的RNA是记忆的生理基础,也就是说,RNA使我们具有记忆能力。由于某些化学物质抑制体内RNA的合成,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种RNA抑制剂来检验上面的说法正确与否。现把RNA抑制剂注人那些已掌握了某些特殊反应的动物,然后检验那些动物对所学反应的记忆情况。
问:下面哪一种检验结果最能反驳上面的说法?_____
A: 注射了RNA抑制剂后,这些动物就学不会新的反应了
B: 注射了RNA抑制剂后,这些动物忘记了原来已掌握的反应
C: 注射了RNA抑制剂后,包括原已掌握的反应在内,许多行为受到影响
D: —些以前不能一致地对所学到的反应有所表现的动物,在注射了RNA抑制剂后,就能有所表现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的论点是“RNA使我们具有记忆能力”,要求通过实验结果来反驳该结论。A、B、C三项都加强了题干结论;D项说明注射RNA抑制剂后并没有对记忆产生负面影响,反而更好了,也就削弱了结论,故选D。
20、简答题 —位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问学生把一块铁块和一块木块放在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回答:“铁块沉下去,木块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呢?”“因为铁重。”“而钢铁制的巨轮也很重,为什么却浮在水面上呢?”这一问,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开始积极地思考,之后,教师再引出“阿基米德原理”。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你有什么感想?
参考答案: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启发性教学原则及其贯彻要求的掌握。
【参考答案】(1)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4)这位物理老师用提问的方法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课程开始之前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师以问题为导向的导入方式也会使学生在整节课堂中进行有意注意,不断为揭开问题的谜团而积极思考。通过启发式教学原则,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对问题的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不断启迪自身心智,培养创造性的人格
21、单选题 毕业前夕,老师请学生张某谈谈对个人求职的看法。张某说找工作不好,不找工作也不好”。张某的话违背了_____
A: 同一律
B: 矛盾律
C: 排中律
D: 充足理由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找工作”与“不找工作”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张某既否定了“找工作”是好的,也否定了“不找工作”是好的;这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否定两
个矛盾命题,必须肯定其中之一。张某的话犯了“矛盾两不可”的错误,对两个矛盾命题同时否定。故选C。
22、填空题 演示法体现的教学原则有____、____。
参考答案: 直观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3、单选题 王老师在小中的评价表上这样评价“该生在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学习成绩优异”。他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是_____
A: 定性评价
B: 定量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定性评价是不采用数学的方法,而是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和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比如评出等级、写出评语等。
24、判断题 “学不躐等”、“因材施教”等原则最早是在《论语》中提出来的。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误【解析】“学不躐等”出自《学记》。
25、单选题 下列关于教学方法的陈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 教学方法就是教法
B: 教学方法就是学法
C: 教学方法就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D: 教学方法包含教法、学法和教与学的方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26、单选题 在对教学技能进行训练之前,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受训者提供有关技能的直观范例,使其形成清晰的表象,对训练目标和质量规格有一个形象的认识的原则属于_____。
A: 分解原则
B: 示范原则
C: 反馈原则
D: 训练与自我完善相结合的原则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考查示范原则的含义。
27、单选题 人一般都偏好醒目的颜色。在婴幼儿眼里,红、黄都是醒目的颜色,这与成人相同;但与许多成人不同的是,黑、蓝和白色是不醒目的。市场上红、黄色为主的儿童玩具,比同样价格的黑、蓝和白色为主的玩具销量要大。
以上信息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_____
A: 市场上黑、蓝和白色的成人服装比同样价格的红、黄色成人服装销量要大
B: 市场上红、黄色为主的儿童服装,比同样价格的黑、蓝和白色为主的儿童服装销量要大
C: 儿童玩具的销售状况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婴幼儿的喜好
D: 颜色是婴幼儿选择玩具的唯一标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由题干可知,在婴幼儿眼里,红、黄色比黑、蓝、白色要醒目。又“市场上红、 黄色为主的儿童玩具,比同样价格的黑、蓝和白色为主的玩具销量要大”,可以推出,儿童玩具的销售 状况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婴幼儿的喜好,即C选项正确。A项说的是成人服装,是无关项;B项玩具上反映婴幼儿的偏好,但在服装上不一定也如此,因此B项错误;D项太过于绝对,销量大并不代表颜色是唯一'标准。故选C。
28、单选题 备课是教师根据_____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A: 教学目标
B: 学科课程标准
C: 培养目标
D: 学校教学计划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备课的概念。
29、单选题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这一观点属于教育学上的_____
A: 内发论
B: 外铄论
C: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 三因素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这里弗洛伊德所强调的性本能属于内在因素,所以弗洛伊德的观点属于教育学上的内发论的代表。
30、单选题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就是‘塑造人’,或者更确切地说,帮助儿童成为充分盛开的完善发展的人。其他目的如传递特定文明区域的文化遗产,为参与社会生活和成为优良的公民做好准备,以及履行整个社会的特定职能,完成家庭责任和谋生所需要的精神准备,乃是一些推论,它们是重要的,但属于第二位的目的。”这段话体现了( )的观点。_____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教育无目的论
D: 教师中心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强调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儿童发展,是个人本位论的观点。
31、单选题 最近一段时期,有关地震的传言很多。一天晚上,小芳问在院里乘凉的姥姥:“姥姥,他们都说明天要地震了。”姥姥说:“根据我的观察,明天不必然地震。”小芳说:“那您的意思是明天肯定不会地震了。”姥姥说不对,小芳陷人了迷惑。请问一下哪句话与姥姥的意思最为接近?_____
A: 明天可能不地震
B: 明天可能地震
C: 明天不可能不地震
D: 明天不可能地震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考査模态命题的推理,由“不必然”=“可能不”,可知“明天不必然地震”=“明天可能不地震”。故选A。
32、单选题 传统观点认为,导致温室效应的甲烷多半来自湿地和反刍动物的消化道,殊不知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也会释放甲烷。科学家发现惊人的结果是:全绿色植物每年释放的甲烷量为0.6亿~2.4亿吨,占全球甲烷年总排放量的10%~40%,其中2/3左右来自于植被丰富的热带地区。
以下各项陈述,除哪项陈述外,都可以支持科学家的观点?_____
A: 如果不考虑绿色植物,排除其他所有因素后,全球仍有大量甲烷的来源无法解释
B: 德国科学家通过卫星观测到热带雨林上空出现的甲烷云层,这一现象无法用已知的全球甲烷来源加以解释
C: 美国化学家分析取自委内瑞拉稀树草原的空气样本并得出结论:该地区植被释放的甲烷量为0.3亿~0.6亿吨
D: 有科学家强调,近期的甲烷含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与森林无关,植物是无辜的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科学家的观点是,甲烷含量的增加有一部分是来自绿色植物释放。A、B、C三项都肯定了科学家的观点,而D项说明植物与甲烷含量的增加无关,削弱了科学家的观点。故选D。
33、单选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_____
A: 结构主义学习理论
B: 建构主义理论
C: 行为主义理论
D: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其在教学上的意义是提倡研究性学习、直接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
34、多选题 课程导入的作用有_____
A: 集中注意
B: 引发兴趣
C: 进入课题
D: 贯穿课堂内容
E: 检查学习效果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
35、单选题 检查学生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把握程度的提问是_____。
A: 回忆提问
B: 理解提问
C: 应用提问
D: 综合提问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理解提问是检查学生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把握程度的提问。需要学生对己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解释、重新整合,对学习材料进行内化处理,组织语言然后表达出来。理解提问有变换、解释、重组和对比四种类型。
36、单选题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是( )的言论。_____
A: 卢梭
B: 洛克
C: 康德
D: 柏拉图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题干是康德的言论,夸大了教育的重要作用。
37、单选题 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_____
A: 社会生产力
B: 文化传统
C: 社会制度
D: 科技水平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38、单选题 在科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_____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权威水平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可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习俗水平的两个阶段是寻求认可取向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9、单选题 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_____
A: 观察法
B: 谈话法
C: 问卷法
D: 实验法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班主任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这种了解方式最为直接,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
40、单选题 小学三(1)班班主任李老师用了一支比较别致的笔,不久全班多数同学也用上了和李老师一样的笔,这说明小学生具有_____
A: 依赖性
B: 向师性
C: 接受性
D: 可塑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学生的向师性是指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此题中小学生模仿老师,体现了向师性。
41、单选题 韩老师在给学生讲解花的构造时,将花的挂图带到了教室,供学生研究学习。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_____
A: 实物直观
B: 模象直观
C: 知识直观
D: 言语直观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模象直观指通过对实际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感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如观看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录像、电影等。
42、单选题 插入新幻灯片的快捷命令是_____
A: Ctrl+M
B: Ctrl+Z
C: Esc
D: Ctrl+C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Ctrl+Z是撤消,Ctri+C是复制。
43、单选题 不可能所有的湖北人都喜欢吃辣椒。以下哪项判断的含义与上述判断最为接近?_____
A: 可能所有的湖北人都喜欢吃辣椒
B: 必然有的湖北人不喜欢吃辣椒
C: 必然所有的湖北人都喜欢吃辣椒
D: 可能有的湖北人会吃辣椒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考査模态命题的推理。“不可能”=“必然不”,故题干等值于“必然不是所有湖北人都喜欢吃辣椒”,“不是所有”=“有的不是”,故题干等值于“必然有的湖北人不喜欢吃辣椒”,
故选B。
44、单选题 为了促进本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提升和进步,某小学组织骨干教师去本市著名的示范校听取优秀教师的公开课,从而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取长补短,弥补自身的不足。这种教学反思的方法属于_____
A: 阅读新知法
B: 自我提问法
C: 比较法
D: 行动研究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其中,教学反思的比较法要求教师应该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通过观摩公开课、听专家讲学等多种形式关注最新的教学动态,在观察、对比、反思、修正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教学更合理,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方法上的差异,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从而提升自己。故选C。
45、多选题 教学策略主要有_____
A: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B: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C: 个别化教学策略
D: 交互式教学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解析:教学策略主分类考查。
46、单选题 平时考查的方式主要有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_____等。
A: 单元测验
B: 考试
C: 期中测验
D: 模拟考试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检査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检查方式有两大类:平时考查和考试;其中平时考查的方式主要有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单元测验等。
47、单选题 罗杰斯提出的学习动机理论是_____
A: 需要层次论
B: 强化理论
C: 自我效能感理论
D: 自由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罗杰斯提倡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应是自由学习理论,故选D。
48、单选题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
A: 班级式授课
B: 分层教学
C: 小组合作学习
D: 小班教学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班级授课制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49、单选题 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_____
A: 讲解
B: 观察
C: 示范
D: 练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50、单选题 如果米拉是考古专家,又考察过20座以上的埃及金字塔,则他一定是埃及人。
这个断定可根据以下哪项得出?_____
A: 米拉考察过30座以上埃及金字塔
B: 埃及的考古专家考察过10座以上的埃及金字塔
C: 考古专家中只有埃及的考古专家考察过15座以上的埃及金字塔
D: 中国的考古专家大多数没有考察过埃及金字塔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题干要求由“考察过20座以上的埃及金字塔的考古学家”推出“是埃及人”,就要求“所有考察过20座以上的埃及金字塔的考古学家都是埃及人”作为前提,C项等值于这一前提。
以C项为前提,则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从而得到题干结论。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