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_____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加。
A: 低于
B: 不低于
C: 高于
D: 等于
2、单选题 对于培养学生智力技能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途径是_____。
A: 独立开设思维训练课
B: 培养一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等能力
C: 结合教材知识教学,训练学生掌握智力活动规则和课题解答程序
D: 在教学中侧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侧重思维的结果
3、单选题 初中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存在特殊性,所以在学校传授文化知识时要挑选适合于中学生的文化和知识。这说明初中教育具有_____。
A: 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B: 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C: 创新文化的功能
D: 选择、提炼文化的功能
4、单选题 _____是指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A: 心境
B: 应激
C: 激情
D: 情感
5、判断题 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由教育权利和义务构成。_____
6、单选题 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_____。
A: 从众
B: 依从
C: 认同
D: 内化
7、判断题 教育政策与教育类法律的制定主体是不同的,前者由政府制定,后者则由立法机关制定。_____
8、多选题 —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利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行写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
对该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评价正确的是_____。
A: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B: 关爱学生健康,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权益
C: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D: 坚守高尚情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E: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维护学校荣誉
9、单选题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_____。
A: 《学记》
B: 《普通教育学》
C: 《大教学论》
D: 《教育论》
10、简答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六条规定,每年____(时间大写)为教师节。
11、单选题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_____。
A: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B: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
C: 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D: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2、单选题 教育法律责任不包括_____。
A: 行政法律责任
B: 民事法律责任
C: 刑事法律责任
D: 违规法律责任
13、单选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我国中小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_____。
A: 教育目的
B: 培养目标
C: 课程目标
D: 课程标准
14、简答题 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15、单选题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_____。
A: 自我期待感
B: 自我归因感
C: 自我预期感
D: 自我效能感
16、多选题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_____。
A: 先进的教育理念
B: 良好的教育能力
C: 一定的研究能力
D: 广博的文化知识
E: 良好的身心素质
17、单选题 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妥当的是_____。
A: 强调个人经验、否定理论知识的作用
B: 强调学生本身的实际
C: 联系社会实际
D: 联系教学实际
18、单选题 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符合的教育原则是_____。
A: 循序渐进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 启发性原则
19、单选题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名言出自_____。
A: 陶行知
B: 蔡元培
C: 徐特立
D: 陈鹤琴
20、简答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过程是这样的:他们对某学校几个年级的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言语能力与思维能力测验,然后分别从各个年级随机抽取20%的学生,将他们的名单交给老师,虚报地说这些学生成绩优良,预示他们有可能比其他学生学得更好。其实这些学生只是全体学生的一个随机样本,并不一定优于另外80%的学生。8个月后,他们再次对学生全体进行测查,结果发现,这20%的学生成绩普遍得到了显著提高。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请阐述您从“罗森塔尔效应”中汲取的教育智慧,并谈谈这些教育智慧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启示。
21、单选题 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现代师生关系模式是_____。
A: 合作模式
B: 平等模式
C: 管理模式
D: 授受模式
22、单选题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_____。
A: 最新获得的能力
B: 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 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
D: 已经发展的原有能力
23、简答题 论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24、单选题 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_____。
A: 全体学生
B: 正常学生
C: 心理障碍学生
D: 重度心理健康问题学生
25、单选题 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者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该实验的结果最适当的解释是_____。
A: 被试者缺乏学习动机
B: 被试者练习过多导致疲劳
C: 被试者不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
D: 未对被试者进行学习评价
26、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年轻的张老师是某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现任教于一所中学。工作之初,他刻苦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全身心的投入到班级管理中。由于他平时对学生不苟言笑,在班级管理中要求非常严格,学生对他敬而远之。渐渐的,张老师发现自己与学生之间有了无形的屏障,课堂变得越来越沉闷,学生不愿意主动发言,自己讲课越来越缺乏激情,班级管理越来越困难。<br>在老校长的启发帮助下,张老师意识到问题所在,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兴趣,倾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探讨人生等,不知不觉中,学生有心事也愿意向他倾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为班级活动出谋划策,班级面貌焕然一新。
(1)试述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
(2)上述材料启发教师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7、单选题 我国教师申诉的法律依据是__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8、填空题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激励和的____作用。
29、单选题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是违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_____。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差异性
D: 不平衡性
30、简答题 有的老师说:“只要有专业知识就能上好课,何必还要学习教育学?”
31、多选题 当代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趋势是_____。
A: 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B: 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C: 重视能力的培养
D: 重视个别差异
32、多选题 心理辅导的辅导员与接受辅导的学生之间的关系是_____。
A: 积极关注
B: 尊重
C: 同感
D: 真诚
33、判断题 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手段排除学生不良行为的过程。_____
34、单选题 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
A: 宽大效应
B: 晕轮效应
C: 中心品质
D: 刻板印象
35、填空题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人格具有____。
36、多选题 初中生对知觉对象进行心理加工的主要形式有_____。
A: 补充
B: 删简
C: 替代
D: 组合
E: 概括
37、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杭州某学校与学生签订了《学生权利保障公约》,规定:“教师未经学生许可,不得查阅学生的私人日记,不得拆看学生的私人信件,每一位教师不得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列并公布学生的名次。”当校长在升旗仪式上宣读公约后,学生们热烈鼓掌。
某地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70%的小学教师否定“小学生有隐私权”,21%的中学教师反对“中学生有隐私权”。她们认为,教师对学生负 有教育管理的责任。如果不熟知自己的学生,不掌握他们的秘密,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
为了管理班级,教师是否可以拆看学生的私人信件?请运用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说明你判断理由。
38、单选题 能够引起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是符合教育法律规范所设定条件的_____。
A: 教育规律
B: 法律事实
C: 教育政策
D: 教育事实
39、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的是_____。
A: 组织复习,认真考试
B: 问题牵引,有问必答
C: 整体规划,系统设计
D: 选取课题,开展研究
40、单选题 2010年2月28日,国务院公布《……纲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这里的“纲要”是指_____。
A: 《中小学德育纲要》
B: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D: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41、单选题 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运算来缩小这种差别,以逐步接近和达到目标状态,这种启发策略是_____。
A: 逆向工作
B: 简化计划
C: 手段一目的分析
D: 算法
42、填空题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要面向____。
43、判断题 仲裁是根据纠纷双方的意愿,由仲裁机构以第三者的身份,对当事人双方发生的争议,根据事实作出判断,在权利义务上作出裁决的活动。_____
44、单选题 从课程计划的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_____。
A: 过程评价模式
B: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D: 成果评价模式
45、单选题 《学记》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强调_____。
A: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 德育与智育相结合
C: 教师与学生相结合
D: 教师与家长相结合
46、单选题 班主任有目的、有准备地与学生通过问答方式直接交谈,从中了解学生情况的方法是_____。
A: 观察法
B: 谈话法
C: 讨论法
D: 说服法
47、单选题 “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_____。
A: 学会学习
B: 学习迁移
C: 创造学习
D: 发现教学法
48、单选题 初中教师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遵循的是_____。
A: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B: 疏导原则
C: 集体中教育的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49、单选题 初中教育的政治功能体现在_____。
A: 培养初中生的政治意识及稳定和发展社会政治关系
B: 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促进社会的进步
C: 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
D: 培养初中生成为政治家
50、单选题 “因材施教”教育原则依据的是人身心发展的_____。
A: 阶段性
B: 个别差异性
C: 顺序性
D: 不均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