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对于复杂知识来说,有效的精细加工策略 是_____。
A: 记忆术
B: 做笔记
C: 复述
D: 编码和组织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做笔记是常用的一种精细加工策,对于复杂知识来说,是有效的加工策。
2、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某小学的教师上课时间打麻将,并指派学生轮流站岗放哨。家长对这种现象很有意见,在当地群众中影响很坏。这所小学长期以来管理十分松散。校长经常去中心学校办事而不来此小学,教师们开始只是利用午休和课后时间在办公室打麻将,后来愈演愈烈,直至发展到停课“操练”。据了解,只要工作期间教师凑够人手,就至少有两个班级因教师打麻将而无法上课,更令人气愤的是,为了防止校长突然出现,教师们在打麻将时竞派学生轮流站岗放哨。他们这种不认真上课,误人子弟的做法,在当地引起了强烈愤慨。
请结合相关法律分析该教师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参考答案】
该教师的做法是不对的。《教师法》规定教师具有遵纪守法的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提出了“尽职尽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要求。《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对教师的任职条件作了以下规定:“有良好的师德,遵纪守法,品德言行堪为学生的表率,关心爱护学生,教书育人,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依据这些规定,本案中的几位小学教师在以下两个方面是违反法律和法规的:一是该小学的几位教师没有忠于职责,没有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没有完成本职工作。教师在上课期间,应该给学生上课,本案中的几位小学教师却利用上课时间打麻将,连教师的最基本的职责都没有尽到。随便停止上课,是一种扰乱教学秩序的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二是该小学的几位教师不尊重学生,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使学生身心发展受到不良影响。学生到学校是接受教育的,教师不给学生上课,就已经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还让学生为教师打麻将站岗,不仅有失职业道德,更对学生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3、判断题 智力技能又叫心智技能,也称智慧技能或思维操作。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Y。
4、单选题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_____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差异性
D: 不均衡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环境、主观能动性、所受教育等的不同,青少年个体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教育工作因材施教正是要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宜有效的方法来进行。因此,正确答案选C。
5、单选题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要科学照料幼儿的_____,指导和协助保育员做好班级常规保育和卫生工作。
A: 饮食睡眠
B: 在园卫生
C: 日常生活
D: 游戏学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6、单选题 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的强化阶段是_____。
A: 0〜6岁
B: 6〜9岁
C: 9〜16岁
D: 16岁至成年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6〜9岁是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的强化阶段。
7、判断题 意的品质有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目十行”等说法体现了注意的稳定性。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注意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能够清楚地觉察或认识客体的数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目十行”是对注意广度的形容。
8、多选题 以下属于课程设计的方法的有_____。
A: 主观法
B: 客观法
C: 实验法
D: 经验法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C,D。参考解析:自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课程论的繁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课程设计模式。一般认为,课程设计的模式(或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它们是:主观法、经验法、客观法、活动分析法、实验法。
9、多选题 良好的智力品质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其具体内容包括_____。
A: 感知的敏感性
B: 注意的稳定性
C: 观察的全面性
D: 思维的独创性
E: 理解的深刻性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C,D。参考解析:
ABCD【解析】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A、B、C、D四个选项都是良好智力品质的具体内容,也是有助于智力发展的典型特征。故选ABCD。
10、多选题 幼儿记忆的无意性主要表现在_____。
A: 记忆目的不明
B: 不会自觉的运用反复记忆的办法
C: 靠理解来记忆
D: 依靠逻辑进行记忆
参考答案: A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参考解析:无意记忆是指没有自觉记忆目的和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幼儿的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记忆的目的不明,他们记住什么,不记住什么;其二为幼儿不会自觉地运用反复识记的办法来记住某件事情。
11、多选题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_____。
A: 家庭教养模式
B: 学校教育
C: 同伴群体
D: 社会宣传媒体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C,D。参考解析:人格的发展是社会化的结果,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基本上有家庭、学校、同伴以及电视、电影、文艺作品等社会宣传媒体。
12、单选题 课程评价的内容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_____
A: 学生学业的评价
B: 学生能力的评价
C: 学生成绩的评价
D: 学生学习方法的评价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13、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_____。
A: 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B: 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 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14、多选题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把动机冲突分为_____。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原则冲突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C。参考解析: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把动机冲突划分为三种类型: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趋冲突是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双避冲突是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趋避冲突是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
15、简答题 教学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16、简答题 如何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17、判断题 教育内容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和教师的语言等。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解析:教师的语言是教育手段,不属于教育内容。
18、单选题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_____。
A: 初创时期
B: 发展时期
C: 成熟时期
D: 完善时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教育心理学的初创时期是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是从20世纪20年代以后到50年代末,初步建立系统理论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简答题 结合实际分析如何培养创造能力。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2)注重创造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②接触学生对大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的思维策。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有:①头脑风暴法;②直觉思维训练;③发散思维训练;④推测与假设训练;⑤自我设计训练。
20、判断题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规律制定的,所以二者没有区别。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
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
21、单选题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个是典型的迁移现象,这个成语是_____。
A: 举一反三
B: 聪明过人
C: 思维敏捷
D: 物以类聚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
举一反三的意思是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22、简答题 课程目标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23、单选题 最早提出“长善救失”教育主张的著作是_____
A: 《论语》
B: 《学记》
C: 《大学》
D: 《孟子》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长善救失”出自《学记》。
24、简答题 技能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5、判断题 学习策略具有通用性。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解析:学习策的特点是主观能动性、有效性、过程性和通用性。
26、单选题 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_____。
A: 泰勒
B: 罗杰斯
C: 布卢姆
D: 布鲁纳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泰勒最早将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这就是著名的泰勒原理。
27、单选题 眼手(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_____。
A: 抓握反射
B: 伸手能够抓到东西
C: 手的无意性抚摸
D: 无意的触觉活动[/content]
参考答案: B
28、单选题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_____。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29、简答题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____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参考答案: 2020年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答案】2020年。解析:《纲要》第二部分第三章中明确提出“普及学前教育”,指出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同时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家庭经济困难的幼儿,入园甚至可以得到财政补助。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人园。
30、填空题 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练习成绩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____。
参考答案: 高原期
本题解释:
【答案】高原期
31、单选题 “因材施教”遵循了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
A: 差异性
B: 不均衡性
C: 阶段性
D: 顺序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A[解析]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包括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普遍性和差异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因材施教”遵循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32、简答题 简述气质的体液说。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人体内有四种性质不同的体液: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黏液。血液出自心脏;黄胆汁生于肝脏;黑胆汁生于胃部;黏液生于脑部。他认为,正是这四种体液“形成了人的性质”。罗马医生盖伦从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出发,在其中加进了人的道德品行,这些因素组成了13种气质类型。后来,简化为4种气质类型,即流行至今的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33、单选题 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_____。
A: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B: 读书是一种乐趣
C: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D: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A项是与社会地位相关联的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外部动机;C项也是外部动机;D项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也是一种外部动机。
34、判断题 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正确。
35、简答题 简述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意志行动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2)意志行动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意志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36、单选题 学习动机有高尚和低级之分,其划分标准是学习动机的_____。
A: 作用
B: 社会意义
C: 动力来源
D: 个人的前途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37、简答题 想象
参考答案: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38、判断题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道德的社会本质,其在任何社会阶段及历史时期都是统一一致的。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教师职业道德其他道德一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容是不同的。
39、多选题 下列关于学习策略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均属于学习策略
B: 学习策略不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也不是学习方法的集合体
C: 学习策略要借助具体的学习方法表现出来
D: 学习策略是调节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高级认知能力,是会不会学的标志
E: 学习策略是可教的而且是可迁移的
参考答案: BCDE
本题解释:
【答案】BCDE。解析: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不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也不是学习方法的集合体;它要借助具体的学习方法表现出来;它是调节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高级认知能力,是会不会学的标志;它是可教的而且是可迁移的。
40、多选题 认知模式的特征有_____。
A: 坚持性善论
B: 人的本质是理性的
C: 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
D: 注重研宄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E: 倡导民主德育观
参考答案: CDE
本题解释:
【答案】C,D,E
41、简答题 遗传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做遗传素质。
42、多选题 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包括_____和行动方法的选择。
A: 动机斗争
B: 行动目标的确定
C: 行动计划的制订
D: 冲突和矛盾分析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C。参考解析: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包括动机斗争、行动目标的确定、行动方法的选择和行动计划的制订。
43、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熟练操作特征的是_____。
A: 立即反应代替了多次的尝试
B: 微弱的线索得到利用
C: 各个局部动作独立性增强
D: 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熟练操作具有五个特征:①立即反应代替了多次的尝试。②微弱的线索得到利用。③错误被排除在发生之前。④局部动作综合成大的连锁,并受个体自主控制。⑤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44、单选题 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_____。
A: 学生的智力水平
B: 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C: 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D: 学习的方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学习对象之间存在着共同或相同的要素。
45、判断题 激情是有害的,也是无法控制的。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激情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错误
【名师点睛】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剧烈的悲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激情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它不是有害的,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激情的程度超过正常的范围,严重地危害了个体的身心健康,且个体无法控制其影响,这个时候,激情就是有害的。另外,激情也不是无法控制的,心理学家提倡很多控制激情的方法,比如平静心情,深呼吸等。
46、填空题 心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三部分。
参考答案: 认知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7、单选题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
A: 国民教育制度
B: 社会教育制度
C: 高等教育制度
D: 学校教育制度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答案】D。解析: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
48、单选题 教育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这属于教育的_____。
A: 负向功能
B: 社会功能
C: 隐性功能
D: 正向功能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隐性教育功能是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一旦隐性的潜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转变成了显性教育功能。
49、单选题 具有弥漫性,且不是对特定的某一事物的体验,而是以相同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的情绪状态是_____
A: 激情
B: 心境
C: 应激
D: 移情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50、单选题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_____。
A: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这句话揭示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