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稳定,有相对的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现,教育初步定型”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学校教育制度进人_____。
A: 前制度化教育阶段
B: 制度化教育阶段
C: 非制度化教育阶段
D: 学校萌芽阶段
2、单选题 根据教育部课改纲要,关于新课改的几大“改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改变“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关联的知识
B: 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C: 不同功能与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
D: 课程评价方面在改进教学、促进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3、多选题 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是学生的一项主要义务,任何一个教育阶段都具有的学习任务的类型为_____。
A: 诊断性的
B: 评价性的
C: 终结性的
D: 测量性的
E: 过程性的
4、单选题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_____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A: 思想德育
B: 政治思想
C: 思想品德
D: 政治品德
5、单选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和_____。
A: 心理咨询
B: 心理障碍调试
C: 学生考试焦虑
D: 心理卫生辅导
6、单选题 以下关于“个性教育”涵义的表述中不当的是_____。
A: 其目的在于充分实现个体内在的独特的天赋潜能
B: 其手段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
C: 它鼓励学生处处特立独行,处处标新立异
D: 以对学生基本自由的尊重为前提
7、填空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____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
8、单选题 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_____。
A: 替代强化
B: 直接强化
C: 自我强化
D: 负强化
9、多选题 关于参与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参与观察的主要目的在于观察者的自我体验
B: 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能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C: 观察者隐瞒自己的身份,有助于减少被观察者的紧张感或唐突感
D: 观察者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内部”信息,且材料来源可能更加真实
10、填空题 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____,它是知觉的最高形式。
11、单选题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_____。
A: 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B: 知行统一的原则
C: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 严格管理学生原则
12、单选题 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很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_____。
A: 道德动机
B: 道德评价
C: 道德行为习惯
D: 积极的道德情感
13、单选题 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_____。
A: 品德评价法
B: 榜样示范法
C: 实际锻炼法
D: 陶冶教育法
14、单选题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_____特点。
A: 示范性
B: 理想性
C: 长期性
D: 专业性
15、单选题 皮格马利翁效应启示教师对学生要_____。
A: 充满期望
B: 启发引导
C: 严格要求
D: 因材施教
16、单选题 _____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投人到教育领域的人、财、物力的总和。
A: 教育投资
B: 教育财政
C: 教育经费
D: 教育成本
17、填空题 智力的核心是____。
18、单选题 衡量受教育者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是_____。
A: 知
B: 情
C: 意
D: 行
19、单选题 “因材施教”教育原则依据的是人身心发展的_____。
A: 阶段性
B: 个别差异性
C: 顺序性
D: 不均衡性
20、单选题 某生读6遍材料刚好能够记住,按照适当过度学习的要求,若要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该生需再读_____。
A: 2遍
B: 3遍
C: 6遍
D: 9遍
21、单选题 “情急生智”所描述的情绪状态是_____。
A: 心境
B: 激情
C: 应激
D: 理智
22、多选题 根据评价标准的不同和解释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教学评价分为_____。
A: 标准参照评价
B: 常模参照评价
C: 自我评价
D: 他人评价
23、单选题 孔子的教学主张不包括_____。
A: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有教无类
D: 教学相长
24、单选题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_____。
A: 示范化
B: 专业化
C: 多样化
D: 合理化
25、填空题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发现,遗忘进程具有不均衡性,表现为____。
26、单选题 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公式计算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_____。
A: 并列结合学习
B: 下位学习
C: 上位学习
D: 相关类型学习
27、多选题 依法执教要把法定的职业规范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以法律为尺度,严格依照法律进行教师职业行为选择,下列教师的行为违法的是_____。
A: 截留学生的信件,偷看学生的日记
B: 大量代订复习资料并收取回扣
C: 为保持课堂纪律而限制学生的言论自由
D: 为应付上级检査或评奖评优而弄虚作假
E: 公开学生成绩并张贴红榜白榜
28、单选题 下列哪项观点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_____
A: 学生应该什么都学,而且什么都要学好
B: 为减轻负担,不给学生留作业
C: 不要学生考试,尤其是百分制考试
D: 教育应该使学生主动、生动、愉快的发展
29、单选题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_____。
A: 发展性
B: 针对性
C: 普及性
D: 全面性
30、单选题 教育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是_____。
A: 教育法律规范的存在
B: 教育法律现象的存在
C: 教育法律制度的存在
D: 教育法律意识的存在
31、判断题 学校领导可以凭升学率和学生的考试成绩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评价。_____
32、单选题 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_____。
A: 孔子
B: 孟子
C: 许慎
D: 朱熹
33、单选题 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_____。
A: 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B: 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C: 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 有合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
34、单选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把促进全体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工作方针是_____。
A: 优先发展
B: 育人为本
C: 改革创新
D: 促进公平
35、单选题 盖老师总是建议学生们在看课本和课外读物时,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重点并相应作出标记,以便于日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_____特征。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36、多选题 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_____。
A: 公共性和生产性
B: 公益性和免费性
C: 科学性
D: 国际性
37、简答题 某初一学生张某平时学习怠慢,课堂自律能力差,几乎天天都有人告他的状,一会有人说他打架了,一会儿班长说他上课捣乱,要么就是学习委员说他不交作业……班主任多次教育后收效甚微。李老师联系其家长,原来张某是留守儿童,平时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对张某的问题也无可奈何。面对这种情况,李老师多次找张某谈话,希望他能自动退学。张某一来厌学,二来老师不断施压,最后选择自动退学。
请问李老师的做法合法吗?如果你是李老师你会怎么做?
38、单选题 韩愈在《师说》中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体现了教师的角色是_____。
A: 传道者
B: 授业解惑者
C: 榜样
D: 教育教学研究者
39、单选题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_____的德育方法。
A: 宣传效应
B: 榜样示范
C: 品德评价
D: 陶冶教育
40、单选题 初中教育的政治功能体现在_____。
A: 培养初中生的政治意识及稳定和发展社会政治关系
B: 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促进社会的进步
C: 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
D: 培养初中生成为政治家
41、单选题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_____。
A: 白板说
B: 做中学
C: 儿童中心主义
D: 实质教育派
42、填空题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最低需要层次是生理需要,最高需要层次是____。
43、单选题 关于现代教育的“社会目的”,下列表述中不适当的是_____。
A: 传递和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文明成果
B: 培养能更新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
C: 培养既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同时又能合理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
D: 复制、再生产现有的社会存在模式
44、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学生李某从小父母离异,跟着年老多病的祖父生活,祖父对他管教不严,他经常和社会上的一些无业青年混在一起,打架斗殴。父亲偶尔回家,对他不是打就是骂。在学校,他破坏课堂纪律,拖欠作业,完不成学习任务,还欺负小同学,全班同学都看不起他、疏远他,但他喜欢运动,是班级篮球队的主力队员。
(1)简析李某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
(2)联系材料分析班主任应如何对李某进行教育。
45、多选题 某班主任将差生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并且留出2米距离与前面隔开,对这种做法理解正确的是_____。
A: 体现了对差生的管理
B: 这一行为体现了对差生的歧视
C: 缺乏教育公平
D: 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利益
46、简答题 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7、单选题 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要求不包括_____。
A: 恰当引人教学媒体
B: 有充分的练习设计
C: 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结合点
D: 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
48、单选题 教师之间应该建立起_____的关系。
A: 教学相长
B: 团结协作
C: 互惠互利
D: 理解宽容
49、判断题 学校行政组织机构主要包括党支部、校长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教研组、教代会等。_____
50、单选题 有关研究表明教育对当代国民收人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这说明教育具有_____。
A: 政治功能
B: 经济功能
C: 科技功能
D: 文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