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_____
A: 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
B: 认知结构理论
C: 教学与发展理论
D: 掌握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现代教育理论的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提出全面和谐教育思想;布鲁纳提出认知结构理论;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著有《教学与发展》,提出教学与发展理论;布鲁姆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故选A。
2、单选题 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_____
A: 内发论
B: 外铄论
C: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 能动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洛克提出的“白板说”属于典型的外铄论。故选B。
3、单选题 小学课程应注重内容的现代化,强调学生学会学习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以( )为主。_____
A: 分科课程
B: 综合课程
C: 分科综合相结合
D: 实践课程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课程结构规定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一至二年级阶段为小学低年级学段,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课程;三至六年级阶段为小学中髙年级学段,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课程。故选b。
4、单选题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 )相隔离。_____
A: 教育与生活
B: 教育与经济
C: 教育与政治
D: 教育与生产劳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这句话是说劳心者作为统治阶级,无需从事生产劳动,而劳力者作为被统治阶级,通过生产劳动创造社会财富,供养统治阶级。这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特点。故选D。
5、单选题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强调的是( )因素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_____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主观能动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其中,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等,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荀子的话体现了环境对人发展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故选B。
6、单选题 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的是_____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洛克
D: 杜威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的教育家,他根据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论。后来他的学生席勒又将“明了”分为“预备”和“提示”两部分。
7、单选题 以下哪项不属于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_____
A: 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B: 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C: 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
D: 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次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检査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故选D。
8、单选题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提出,教育应培养_____
A: 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新人
B: 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C: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D: 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落脚点应该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此相符的应是D项。故选D。
9、单选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原有的课程比例进行调整,其中,综合实践活动拥有了( )的课时。_____
A: 20%~22%
B: 13%~15%
C: 10%~12%
D: 6%~8%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课改的课程结构。其中,将语文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4%降至20%~22%,将数学由原来的16%降至,并对其他传统优势科目所占的比重进行了适当的下调。将下调后积累下来的课时分配给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校本课程。其中综合实践活动拥有了6%~8%的课时,地方与校本课程拥有了10%~12%的课时。故选D。
10、单选题 德国通过洪堡教育改革,为德意志的统一和腾飞奠定基础;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帮助美国最终跻身世界第一的强国;苏联通过教育改革,经济在50—70年代与美国分庭抗礼这些事实都说明,教育对( )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_____
A: 生产力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实力
D: 科技实力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11、单选题 以下不是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是_____
A: 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B: 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
C: 教育性教学原则
D: “三中心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赫尔巴特提出的“三中心论”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是杜威提出的。故选D。
12、单选题 “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稳定,有相对的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现,教育初步定型”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学校教育制度进人_____
A: 前制度化教育阶段
B: 制度化教育阶段
C: 非制度化教育阶段
D: 学校萌芽阶段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教育实体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它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1)教育主体确定;(2)教育的对象相对稳定;(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故选A。
13、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_____
A: 劳动起源论
B: 生物起源论
C: 心理起源论
D: 生物进化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家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故选A。
14、单选题 马克思关于教育起源的观点是_____
A: 劳动起源论
B: 生物起源论
C: 心理起源论
D: 神话进化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査教育起源论。(1)神话起源论,中国宋朝的朱熹、西方的《圣经》都持这种观点;(2)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是利托尔诺、沛西•能;(3)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是孟禄;(4)劳动起源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5)生活需要起源论,这是劳动起源论的扩展。
15、单选题 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并针对学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的课程是_____
A: 正式课程
B: 综合课程
C: 校本课程
D: 地方课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分类。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以教师为开发主体的有关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实施和评价活动,对象指向学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故选C。
16、单选题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曾说过,“教师必须非常谨慎,必须对他的所作所为负完全责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小学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_____
A: 复杂性
B: 创造性
C: 示范性
D: 系统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体现在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17、单选题 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等进行描述与分析,从而揭本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的研究方法是_____
A: 观察法
B: 叙事研究法
C: 文献法
D: 行动研究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故选B。
18、单选题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表明了教师劳动的_____
A: 创造性
B: 复杂性
C: 示范性
D: 长期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特点。“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榜样性作用。故选C。
19、单选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 )的问题。_____
A: 现代化
B: 综合化
C: 系统化
D: 民主化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是课程现代化的问题。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培养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要适应这种要求,就必须进行改革。故选A。
20、单选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_____
A: 学校教育
B: 高新技术的应用
C: 科学理论的产生
D: 完善的社会制度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考查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教育使原来少数人掌握的知识为更多的人所掌握。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与知识的初生产相比较,知识再生产的时间大大缩短。故选A。
21、单选题 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代表作( )中。_____
A: 《人类理智论》
B: 《普通教育学》
C: 《教育漫话》
D: 《教育学纲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和绅士教育,其代表作为《教育漫话》。故选C。
22、单选题 决定教育性质的主要因素是_____
A: 生产力发展水平
B: 政治经济制度
C: 社会意识形态
D: 民族文化传统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权、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因此,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性质的主要因素。故选B。
23、单选题 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_____
A: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B: 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C: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D: 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故选A。
24、单选题 提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_____
A: 夸美纽斯
B: 杜威
C: 赫尔巴特
D: 布鲁纳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著名教育家教育观点的区分。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强调教育就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故选A。
25、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_____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 开展网络教育
D: 高等学校扩招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故选A。
26、单选题 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_____
A: 文字材料
B: 口耳相传
C: 直观教具
D: 黑板加板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根据原始社会的教学特点可以推断,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口耳相传。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而改变,从口耳相传,到面对面交流,再到多媒体和互联网支持的教学,都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制约。故选B。
27、单选题 李老师经常担心自己班的学生会不喜欢她,这表明,她处在教师专业发展的_____
A: 关注生存阶段
B: 关注情境阶段
C: 关注学生阶段
D: 关注自我阶段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发展阶段。其中,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故选A。
28、单选题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上一段教育目的的表述出自_____
A: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 《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这是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教育方针的表述,也是对教育目的的规定。故选C。
29、单选题 年轻的教师初登讲台时往往非常紧张,担心自己是否能被学生和领导接受。如果用福勒与布朗提出的生涯关注理论来解释的话,这是因为这时教师还处在_____
A: 关注情景阶段
B: 关注学生阶段
C: 关注生存阶段
D: 关注自我感受阶段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生涯关注理论的阶段不包括关注自我感受阶段,故排除D。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题干描述的情况符合关注生存阶段的特征,故选C。
30、单选题 从整体看,小学生身体发育处于( )发展阶段。_____
A: 失衡
B: 平稳
C: 第一高峰期
D: 第二高峰期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从整体上看,小学生身体发育处于平稳发展阶段,各生理系统处在发育成长中,有着下表现:(1)身高体重发育:小学生处于身体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是在两个生长高峰期中间,身高体重的增加较为平稳和均匀;(2)骨骼肌肉系统发育:小学生的骨骼肌肉系统发育均未成熟;(3)循环和呼吸系统发育:小学生的心肺功能与成年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4)神经系统发育:小学生脑重量已经接近成人,而且大脑额叶的发展特别显著。故选B。
31、单选题 孙老师已经在中小学任教多年,不但学生的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每个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教师足够的关注和良好的发展,说明孙老师处在教师专业发展的_____
A: 关注情景
B: 关注生存
C: 关注成绩
D: 关注学生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根据教师职业生涯理论,可以将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自己的人际关系、关注情景——关注学生成绩、关注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材料中孙老师能够兼顾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说明他处在关注学生的最高级阶段,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阶段。
32、单选题 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的是_____
A: 宗教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个人本位论
D: 教育无目的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理论。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故选B。
33、单选题 “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是出自洛克的_____
A: 《大教学论》
B: 《教育漫话》
C: 《爱弥儿》
D: 《普通教育学》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教育漫话》是洛克的代表作,题干中的话就出自这本书。故选B。
34、单选题 小强总喜欢揪前排女生的辫子,班主任多次批评,却屡教不改,此时需要对小强进行教育的学校职能部门是_____
A: 校长办公室
B: 教务处
C: 政教处
D: 总务处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政教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管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德育工作。
35、单选题 某学校学生因为吃过学校食堂加工不当的事物,造成集体食物中毒……此时应该负责的学校职能部门是_____
A: 政教处
B: 教务处
C: 总务处
D: 保卫处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总务处是学校后勤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为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各项工作提供经费、物质保障和综合服务。主要职责包括:安排和管理学校各项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维护校舍和各项设施,组织和安排教职工的福利,配合校长办公室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兼管学校食堂、宿舍、医疗室和校办工厂,等等。
36、单选题 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_____
A: 课程内容
B: 课程目标
C: 课程结构
D: 课程理念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其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故选B。
37、单选题 新课改的三维目标是_____
A: 知识,智力,能力
B: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 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D: 知识,智力,情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故选C。
38、单选题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_____
A: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B: 培育四有新人
C: 促进社会的发展
D: 培养人的生存能力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教育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功能就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培养人。其他功能的发挥都是以此为基础的。故选A。
39、单选题 班主任崔老师想要了解本班学生所有学科的学习情况,负责安排此项工作的学校职能部门是_____
A: 年级组
B: 教务处
C: 教研室
D: 总务处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年级组是由同一年级各教学班的班主任和各科任课教师组成的基层教学实践机构,主要负责本年级教育教学各方面的工作。年级组的职责包括:协调班主任与各科任课教师间的关系,组织本年级教师之间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全面了解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情况,组织本年级学生开展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等。
40、单选题 人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_____
A: 相互衔接
B: 循序渐进
C: 长善救失
D: 教学相长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长善救失意思是说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学子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和指导,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将缺点转化为优点。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使部分机能的缺失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即互补性的体现。
41、单选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这里他强调的是教师的专业知识中必须包括_____
A: 本体性知识
B: 条件性知识
C: 实践性知识
D: 文化知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条件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基本理论、心理学基本理论、教育管理学、比较教育、教育改革与实验、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等。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孙老师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授课技能,尝试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
42、单选题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_
A: 观察法
B: 读书法
C: 文献法
D: 行动研究法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査行动研究法的含义。行动研究是指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实践者(通常指教师)进行,目的在改善教育专业的实践,采取批判、自省、质疑的研究精神,借以实践其教育理想并获得专业成长与提升的一种研究。故选D。
43、单选题 苏格拉底法又称为_____
A: 问答法
B: 发现法
C: 讲授法
D: 雄辩术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方法通过问答方式引导人们认识自己的无知,从而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类似于孕妇生产的过程,因此又称助产术或产婆术。故选A。
44、单选题 认为儿童教育内容包括“歌诗”“习礼”和“读书”,提出“随人分限所及”的儿童教育思想是_____
A: 张焕纶
B: 张百熙
C: 王守仁
D: 朱熹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王守仁认为对儿童的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随人分限所及”是指在传授知识时要考虑到不同的儿童其接受能力的不同,知识的难易深浅也应不一样,应传授给儿童所能接受的知识内容。
45、单选题 孙老师受校长委托,对本校的1000余名学生进行幸福感方面的研究。最适合孙老师的研究方法是_____
A: 教育实验法
B: 教育行动研究
C: 教育调查
D: 访谈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教育调查法可以利用问卷测量的方式对群体情况研究和测查。
46、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多次变化,说明了教育目的受_____
A: 文化传统的制约
B: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制约
C: 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
D: 外国教育目的的影响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当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后,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也要相应调整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故选C。
47、单选题 李老师非常重视教室布置,在教室里设计了图书角、黑板报、光荣榜、植物区等,从课程论的视角来看,这些都属于_____
A: 活动课程
B: 综合课程
C: 显性课程
D: 隐性课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48、单选题 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_____
A: 教育现象
B: 教育事实
C: 教育问题
D: 教育规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其中,教育问题是人们从大量教育现象中提出来,作为认识和研究对象的课题。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49、单选题 世界上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是_____
A: 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
B: 马卡连柯的《教育诗》
C: 克鲁普斯卡规的《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D: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克鲁普斯卡娅,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革命导师列宁的夫人,1917年,正式出版《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一书,这是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专著。故选C。
50、单选题 王老师任四年一班班主任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了解班里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并且建立档案,并依此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王老师的成长阶段属于_____
A: 关注情景阶段
B: 关注学生阶段
C: 关注生存阶段
D: 关注自我感受阶段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生涯关注理论的阶段不包括关注自我感受阶段,故排除D。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人了关注情境阶段;在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题干描述的情况符合关注学生阶段的特征,王老师因材施教,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