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_____。
A: l~3个月
B: 5~6个月
C: 1岁左右
D: 3岁以上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认生是儿童认识能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一般开始于5~6个月。它一方面明显地表现了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即能够区分熟人和陌生人,能够清楚地记得不同的人脸;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儿童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上的重大变化,出现了对亲人的依恋和对熟悉程度不同的人的不同态度。
第1题所属考点-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2、多选题 综合课程的优点有_____
A: 有利于学生综合地、整体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B: 符合学生认识世界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客观世界
C: 可以避免学科本身距离生活过远,又可以避免单凭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来组织课程
D: 增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避免完整的知识被人为地割裂.
参考答案: AB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D。参考解析:
C选项的内容不属于综合课程的优点。
第2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3、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_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A: 社会再生产理论
B: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D: 劳动价值理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第3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4、单选题 以下哪项不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_____
A: 《罗密欧与朱丽叶》
B: 《睡美人》
C: 《天鹅湖》
D: 《蓝色多瑙河》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蓝色多瑙河》是奥地利作曲家斯特劳斯的代表作。故选D。
第4题所属考点-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5、单选题 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的划分依据是_____。
A: 要求的特点
B: 重视的程度
C: 作用的方向
D: 作用的特点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教育目的:从其作用的特点看,有价值性和操作性之分;从其要求的特点看,有终极性和发展性之分:从被实际所重视的程度看,有正式决策和非正式决策之分。价值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价值判断意义的教育目的,即含有一定价值观实现要求的教育目的,表示人才培养所具有的某种价值取向,是指导教育活动最根本的价值内核。操作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教育目的,即现实要达到的具体教育目标,表示实际教育工作努力争取实现的某些具体目标,一般是由一系列短期、中期、长期的具体教育目标所组成。
第5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6、单选题 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开创了中国现代童话创作之路,其作者是_____
A: 茅盾
B: 叶圣陶
C: 张天翼
D: 陈伯吹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作者叶圣陶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气氛略显低调和悲哀。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故选B。
第6题所属考点-幼儿园综合素质
7、多选题 新课程标准从_____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课程的具体目标。
A: 知识与技能
B: 目标与过程
C: 过程与方法
D: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E: 达标与测试
参考答案: ACD
本题解释:
【答案】ACD。解析:新课程标准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阐述的(可以参照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第7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8、单选题 学校教育制度决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_____
①性质②任务③入学标准④学年⑤课程安排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学制是由国家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由国家颁布并保证实施,具有一定法律效力,调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交叉、比例关系以及教育权力分配关系的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不同阶段学校之间的衔接与联系。
第8题所属考点-学校教育制度
9、判断题 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形成技能、技巧是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
第9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10、简答题 个别化教学就是个别教学。
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不确切。个别化教学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学方法个别化。当同一教材、教法不能针对班级教学中学生的程度差异时,为顾及个别能力、兴趣、需要及可能遭遇的困难,教师须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个别教学是一种“一对一”的教学实施形态,与班级授课制相对应。它可能是个别化教学,也可能不是个别化教学,关键在于其是否为符合该生能力需要而特别设计了教学方案。所以,个别化教学不等同于个别教学。
第10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1、简答题 课外活动
参考答案:
【答案】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第11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2、填空题 教师运用环境、自身和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是德育的____。
参考答案: 陶冶教育法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陶冶教育法
第12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13、单选题 _____的速度、质量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
A: 思维
B: 反应
C: 语言
D: 理解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智力技能是人们顺利地解决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以抽象思维为核心。因此,思维的速度和质量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
第13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4、简答题 简述建立学制的基本依据。
参考答案: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
(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第14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5、多选题 学生在学习了小学数学四则运算后,教师为学生组织了一堂练习课,主要复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师安排了循序渐进依次加深的练习。第一个练习是口算小数四则运算,同时板演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目的是巩固运算顺序;第二个练习是用分析和综合图,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式,讲出思考方法,巩固运算顺序;第三个练习是根据文字题的要求列式,使用运算顺序在文字题中逐步加深,并训练学生正确使用括号;第四个练习是根据已有的式子,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达;第五个练习是判别几个形式和类似,但列式不同的文字题;第六练习是自编文字题及练习思考题。上述六个练习都围绕运算顺序这个中心,各有不同的要求,一层比一层深。教学中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的思路,掌握运算规律。
仔细研读本案例,请说说本案例中教师使用的教学的目的主要有()
A: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B: 巩固已有的知识
C: 学以致用
D: 形成技能技巧
参考答案: ABD
本题解释:
【答案】ABD解析:学以致用没有体现,题干中没有与实际相联系,与生活应用的表述。
第15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6、单选题 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_____。
A: 传承人类文明,让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
B: 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和直接经验的真切感受
C: 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D: 促进学生认知和整体性发展,并形成全面的和解决问题的视野和方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第16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7、简答题 试述组织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外活动在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每一项具体活动的具体教育目标;学校要把课外活动的安排和组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定内容、定地点、定设备、定经费、定指导力量。
(2)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课外活动应开展得生动活泼、富有趣味,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参加到各项活动中去。这就要求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要充分考虑到参加活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
(3)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与青少年学生精力旺盛、兴趣广泛、求知欲强等特征相适应,课外活动应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他们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才能和要求。
(4)注意发挥学生集体和个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课外活动需要教师、辅导员进行具体指导,从帮助学生选定活动项目、成立活动小组、制订活动计划到具体的活动过程,都可给予具体、切实的帮助和指导。但这种帮助和指导,应当表现为积极进行启发、引导、指点,切不可包办代替。应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形成独立工作的能力,尤其是鼓励学生在运用知识、锻炼能力、掌握技能的过程中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养成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5)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都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因此,二者应当互相配合、互相促进。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技能和思想理论,发展了智力和体力;通过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深理解和运用,可以扩大视野,丰富知识、提高知识,并能大大提高实践能力。
(6)因地、因校制宜。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发达地区和边远地区、城市和农村、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在经济文化背景、学校物质条件和师资水平等方面相差很大。因此,开展课外活动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第17题所属考点-课外活动
18、简答题 简述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及条件。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内在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第18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9、单选题 义务教育实行领导统筹规划实施为主管理的体制。_____
A: 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C: 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D: 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第19题所属考点-义务教育法
20、填空题 加强教师教育,构建以____为主体、____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
参考答案: 师范院校 综合大学
第20题所属考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1、单选题 《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这体现了《教育法》的_____
A: 方向性原则
B: 平等性原则
C: 公益性原则
D: 全面性原则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第21题所属考点-教育法
22、单选题 阅读技能是一种_____。
A: 操作技能
B: 运动技能
C: 智力技能
D: 学习技能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智力技能(intellectual skill)又称为心智技能或智慧技能,它是指一种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如阅读、写作、心算、观察和分析等技能。
第22题所属考点-技能的形成
23、判断题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特点的理解。
【参考答案】V
【名师点睛】首先要声明的是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也不是让学生觉得难堪,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惩罚是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弄不好会伤害人。越要惩罚,越要尊重。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
第23题所属考点-教师职业道德
24、单选题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最终是要让学生_____
A: 学会生存
B: 学会思考
C: 学会学习
D: 学会分析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査的知识点是“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第24题所属考点-学生指导
25、填空题 简单的活动最佳动机水平高;复杂的活动最佳动机水平____;适中的活动最佳动机水平中等。
参考答案: 低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答案】低
第25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26、单选题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核心是_____。
A: 教师心理
B: 学生心理
C: 教学心理
D: 学习心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核心),以及根据学习心理规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故本题选D。
第26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27、单选题 “十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这是一种_____。
A: 再认
B: 有意再现
C: 直接再现
D: 间接再现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间接再现是指通过中介性联想方能唤起过去的经验,“称名忆旧容”,这是通过名字间接再现旧面孔。
第27题所属考点-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28、单选题 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这是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_____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B: 稳定性和可变性
C: 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
D: 共性和差异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循序渐进体现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第28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29、单选题 教育法律规范由三个要素构成,即_____。
A: 条件、内容和处理
B: 假定、责任和奖惩
C: 假定、处理和奖惩
D: 处理、责任和奖惩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内容的各个部分的有机组成。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假定、处理和奖惩。
第29题所属考点-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30、单选题 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是在_____
A: 2~3岁
B: 4岁
C: 5岁
D: 7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一般来说,3岁儿童能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能正确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有,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
第30题所属考点-学前儿童发展
31、判断题 两种学习之间的刺激相似,而反应各异,则会产生负迁移。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Y。解析:一般来说,正、负迁移的产生取决于两种学习在刺激反应之间相似与相异的程度。两种知识、技能的学习在刺激与反应之间越相似,则越能产生正迁移。反之,如果两种学习之间的刺激相似,而反应各异,则会产生负迁移。
第31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32、单选题 下列属于资源管理策略的是_____。
A: 计划策略
B: 监视策略
C: 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D: 调节策略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ABD三项属于元认知策略。
第32题所属考点-学习策略
33、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作用的一项是_____。
A: 描述
B: 鉴测
C: 解释
D: 预测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故选B。
第33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34、单选题 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_____。
A: 暗示教学法
B: 发现教学法
C: 探究一研讨法
D: 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暗示教学法也叫“启发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探究一研讨法和纲要信号图教学法是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创立的。
第34题所属考点-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35、填空题 ____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____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参考答案: 班级授课制 京师同文馆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答案】班级授课制;京师同文馆
第35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36、单选题 下列各项表述,_____不表现幼儿语音意识的产生。
A: 对自己和别人的发音感兴趣,并意识到自己发音弱
B: 能比较稳定性地、正确地叫爸爸
C: 评价他人的发音,追求自己发音准确
D: 意识到同音字有不同意义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能比较稳定性地、正确地叫爸爸表现的是幼儿的言语能力,不能说明语音意识的产生。
第36题所属考点-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37、填空题 课程从课程的组织____,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
参考答案: 核心角度
本题解释:
【答案】核心角度
第37题所属考点-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38、简答题 价值观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
第38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39、判断题 “侧耳倾听”、“举目凝视”、“屏息”等现象都是注意的外部表现。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人在集中注意于某个对象时,常常伴随有特定的生理变化和表情动作。注意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下列几种:
适应性运动:"侧耳倾听"和"举目凝视"就属于适应性运动。
无关运动的停止。
呼吸运动的变化。"屏息"现象属于呼吸运动的变化
第39题所属考点-注意
40、单选题 李老师发现以前连家庭作业都不做的小军最近学习特别努力,问其原因是小军见爸爸经常夸奖他学习好的姐姐,小军也让想爸爸夸奖自己才去努力学习。小军的学习动机是_____
A: 自我提高内驱力
B: 认知内驱力
D: 附属内驱力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
第40题所属考点-教学实施
41、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B: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 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D: 教育并不受人口因素的制约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第41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42、多选题 教育组织的正式权为有(BCD)。
A: 专长权
B: 职务权
C: 奖赏权
D: 强制权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C,D。参考解析:
教育组织的正式权力包括:①奖赏权,②强制权,③职务权;教育组织的非正式权力包括:①组织的非正式权力,②领导人的非正式权力。
第42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43、填空题 原型内化的教学要求之一是活动在言语水平上先____ ,以后再____。
参考答案: 展开 压缩(或简缩)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展开压缩(或简缩)
第43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44、单选题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_____。
A: 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
B: 学生的认识过程
C: 教师的认识过程
D: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过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过程。故选D。
第44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45、单选题 参观、游览活动属于课外活动组织形式中的_____
A: 群众性活动
B: 小组活动
C: 个别活动
D: 集体活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群众性教育活动是一种面向多数或全体学生的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活动的规模常根据活动的目的、内容而定。参加这种活动的人数较多,它的具体活动方式有以下几种:集会活动;竞赛活动;参观、访问、游览和调查;文体活动;墙报和黑板报;社会公益劳动;主题系列活动。
第45题所属考点-课外活动
46、单选题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是_____
A: 言语记忆
B: 逻辑记忆
C: 情绪记忆
D: 动作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情绪记忆是指以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对“怕”的记忆.
第46题所属考点-记忆
47、单选题 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这是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的_____。
A: 社会本位论
B: 个人本位论
C: 政治本位论
D: 宗教本位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掌握。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制定的依据不是社会需要,而是个人需要;一个人应为他自己受教育,而不是为社会需要受教育;教育的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个人决定社会,而不是社会决定个人。
第47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48、填空题 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形式上包括心理过程和____。
参考答案: 个性心理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个性心理
第48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49、单选题 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幼儿_____方面。
A: 人学的适应性
B: 增强身体素质
C: 文化课学习
D: 社会性培养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是要解决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不适应问题。
第49题所属考点-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50、单选题 幼儿园应建立( )、病儿隔离制度,认真做好计划免疫和疾病防治工作。_____
A: 卫生消毒制度.
B: 安全制度
C: 保健制度
D: 安全保健制度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章第十五条规定,幼儿园应建立卫生消毒制度、病儿隔离制度,认真做好计划免疫和疾病防治工作。故选A。
第50题所属考点-幼儿园综合素质
51、多选题 _____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
A: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B: 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C: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D: 人的社会性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C。参考解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历史渊源、研究方法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
第51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52、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下列不属于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是_____
A: 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 有优秀的教师
C: 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D: 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教育法》第26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二)有合格的教师;(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故选B。
第52题所属考点-幼儿园综合素质
53、单选题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_____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措施
D: 教育内容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第53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54、多选题 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因素有_____。
A: 受教育者
B: 教育者
C: 教育环境
D: 教育措施
参考答案: ABD
本题解释:
【答案】ABD。解析:略。
第54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55、简答题 知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它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反映刺激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第55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56、简答题 学期过了一半,晨晨的新鲜感少了,他不再和以前一样兴奋。回到家,妈妈问他上小学好不好,他的回答是上学没意思,不能像幼儿园那样自由,不能经常画画,还要做作业,中午不能午睡。晨晨觉得还是上幼儿园好……
结合案例,谈谈应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1)有计划地加强与附近小学的联系制度。当前我国小学普及义务教育已趋制度化、规范化。幼儿园毕业生大都就近入学。这就为幼儿园与有关小学共同研究、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2)积极开展对大班家长的宣传教育。心理准备;能力准备;学习准备(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物质准备。
(3)对大班幼儿开展专门的入学准备工作。①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激发良好的入学动机与愿望(培养入学意识);②合理改变作息制度和环境布置,缩小与小学之间的差异;③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④加强幼儿独立生活和劳动习惯的培养。
【命题立意】考查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第56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57、简答题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观点和运用。
参考答案: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马斯洛的学习动机理论。注意区分马斯洛的需要动机理论和学习动机理论。
【参考答案】(1)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2)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马斯洛又发展了这一理论,增加了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他认为这两种需要应位于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之间。
(3)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是安全的需要,即表现为个体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等;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随后出现的是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4)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和特性的实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心胸开阔、独立性强、具有创造性’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怎样的一个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5)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如父母离异使得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正是这些因素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第57题所属考点-学习动机
58、单选题 卡特尔的智力形态中,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能力是_____。
A: 晶体智力
B: 模仿能力
C: 流体智力
D: 认知能力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卡特尔把智力分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晶体智力是以习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
第58题所属考点-能力
59、简答题 简述行动研究的四个过程。
参考答案:
(1)计划,主要包括明确问题、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制定行动计划;
(2)行动,主要包括实施行动项目、对行动的监控、调整;
(3)考察,主要包括观察、记录、访谈、问卷、收集背景资料;
(4)反思,主要包括整理描述结果、分析解释原因、评价行动、构想纠正失误和克服困难的新行动计划。
第59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60、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曾根据名家传记和其他方面的材料,选取了包括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画家、音乐家在内的977位名人作为研究对象,他把对这些名人的调查结果同一般人的家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些名人的家属中,出名的父亲有89人,儿子129人,兄弟114人,共332人,而4.000名一般人组中出名的亲属只有1人。因此,高尔顿认为人的智能高低是由遗传决定的。
高尔顿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参考答案】
这一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高尔顿的研究揭示了遗传在人的智力发展中的影响。遗传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前提或物质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高尔顿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是,影响人的智力发展的因素不仅仅是遗传,还包括成熟、环境、教育以及个体主观能动性。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等。人的智力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模式、大众传媒和教育对人的智力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教育的影响最为重要。不同的自然物理因素也会影响个体心理发展。另外,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也对智力的发展有影响作用。在同样的环境、教育条件下,拥有类似遗传条件的人智力发展水平不一样,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个人主观能动性不同。所以说,高尔顿的结论是错误的。
第60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61、多选题 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
A: 为教育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B: 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C: 影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D: 制约教育目的
E: 制约教育内容的选择
参考答案: ACDE
本题解释:
【答案】ABCDE。解析:考查生产力水平对教育的影响。
第61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62、多选题 下列直观方式中,属于模像直观的是_____。
A: 图片
B: 演示实验
C: 图表
D: 模型
E: 数字电影
参考答案: ACDE
本题解释:
【答案】ACDE解析:图片、图表、模型、数字电影都属于模像直观,演示实验属于实物直观。模象直观是直观教学类型之一,指通过对实际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感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如观看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录像、电影等。
第62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63、多选题 下面关于新课程标准正确的是_____。
A: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B: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
C: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D: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E: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参考答案: ABCDE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CDE【解析】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第63题所属考点-课程
64、单选题 从记忆内容看,印象最深刻的记忆是_____
A: 运动记忆
B: 形象记忆
C: 情绪记忆
D: 语词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情绪记忆具有鲜明、生动、深刻、情境性等特点。情绪记忆往往较其它记忆更为牢固。
第64题所属考点-记忆
65、多选题 从来到这个世界之始,孩子间就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即气质类型的差异。一般将新生儿分成_____。
A: 活泼型
B: 安静型
C: 特殊型
D: —般型
参考答案: ABD
本题解释:
【答案】ABD。
第65题所属考点-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66、简答题 简述美育的任务。
参考答案: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美育的任务包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创造力和塑造完美人格。
第66题所属考点-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67、单选题 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的获得、知识的保持和_____。
A: 知识的巩固
B: 知识的运用
C: 知识的提取
D: 知识的迁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第67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68、单选题 憎恨时“咬牙切齿”,紧张时“张口结舌”等指的是_____
A: 面部表情
B: 口部表情
C: 姿态表情
D: 语调表情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面部表情是通过眼、眉、唇等器官和面部肌肉的活动变化来传递信息的一种形式。
第68题所属考点-情绪、情感与意志
69、单选题 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_____。
A: 以自我为中心
B: 概念守恒
C: 抽象思维
D: 运算思维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以自我为中心是前运算阶段思维的典型特点
第69题所属考点-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70、单选题 课堂违纪现象严重,学生各行其是,随便插嘴,不动脑筋,故意捣乱,这种课堂气氛属于_____。
A: 积极的课堂气氛
B: 消极的课堂气氛
C: 松散的课堂气氛
D: 对抗的课堂气氛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状态水平,可以将课堂气氛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三种,题干所述属于对抗的课堂气氛。
第70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71、单选题 根据科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_____。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他律水平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此题是对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的考查。大部分青年和成人的道德水平都处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中的习俗水平。所以,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习俗水平。
第71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72、单选题 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是_____
A: 《法国组曲》
B: 《月光奏鸣曲》
C: 《悲怆交响曲》
D: 《荒山之夜》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悲怆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法国组曲》是巴赫的作品,《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的作品,《荒山之夜》是穆索尔斯基的作品。故选C。
第72题所属考点-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73、填空题 19世纪中叶,根据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行业要求,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对欧洲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英国教育思想家是____。
参考答案: 斯宾塞
第73题所属考点-课程
74、单选题 转变后进生应注意不能_____。
A: 树立一分为二的观点
B: 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C: 对后进生要满怀期望并给予更多的关爱
D: 建议后进生转学以改变教育环境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转变后进生,A.B.C项的方式都比较合适,只有D项不合适。
第74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75、单选题 国外研究表明,3岁儿童如果接受过钢琴训练或合唱练习,那么他们在拼七巧板时,就会比没经过这方面培训的儿童动作更加准确、快捷,这表明_____
A: 音乐教育决定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
B: 儿童的智力水平依赖于音乐教育的情况
C: 美育影响体育
D: 美育影响智育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题干描述信息表明的是美育(钢琴训练或合唱练习)对智育(拼七巧板)的影响。
第75题所属考点-学前教育原理
76、单选题 杜威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中提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从教育目的的理论来看,这属于_____
A: 宗教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个人本位论
D: 教育无目的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第76题所属考点-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77、单选题 北宋张择端的一幅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的风俗画作品是_____
A: 《人物龙凤帛画》
B: 《洛神赋图卷》
C: 《步辇图》
D: 《清明上河图》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故选D。
第77题所属考点-小学综合素质
78、判断题 教育机智不同于教育的机巧,它是教师灵感的突现。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机智的理解。
【参考答案】正确
【名师点睛】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机智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教育机智不仅表现了教师的教育态度和能力,更反映了教师的人格修养。良好的教育机智对学生的人品、思想方法都有较大影响,有的会留下终身印象。它不能被等同于一般的机巧和小聪明,它是综合素养的集中表现和灵感突发。
第78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79、单选题 当问及“假如你是校长,你如何对待逃学的学生”时,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列出很多种做法。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中学生处于_____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具体运算阶段
C: 形式运算阶段
D: 前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第79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80、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泰勒评价模式步骤的是_____。
A: 确立评价目标
B: 确定评价情境
C: 控制评价过程
D: 利用评价结果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泰勒的评价模式注重评价结果,忽视评价过程和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
第80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81、填空题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发现未成年人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向____报告。
参考答案: 公安机关
第81题所属考点-未成年人保护法
82、单选题 许多研究者相信:脑细胞中的RNA是记忆的生理基础,也就是说,RNA使我们具有记忆能力。由于某些化学物质抑制体内RNA的合成,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种RNA抑制剂来检验上面的说法正确与否。现把RNA抑制剂注人那些已掌握了某些特殊反应的动物,然后检验那些动物对所学反应的记忆情况。
问:下面哪一种检验结果最能反驳上面的说法?_____
A: 注射了RNA抑制剂后,这些动物就学不会新的反应了
B: 注射了RNA抑制剂后,这些动物忘记了原来已掌握的反应
C: 注射了RNA抑制剂后,包括原已掌握的反应在内,许多行为受到影响
D: —些以前不能一致地对所学到的反应有所表现的动物,在注射了RNA抑制剂后,就能有所表现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的论点是“RNA使我们具有记忆能力”,要求通过实验结果来反驳该结论。A、B、C三项都加强了题干结论;D项说明注射RNA抑制剂后并没有对记忆产生负面影响,反而更好了,也就削弱了结论,故选D。
第82题所属考点-教学基本能力
83、填空题 重音一般可分为____和____两大类。
参考答案: 语法重音 强调重音
本题解释:
【答案】语法重音:强调重音
第83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84、判断题 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解析:
问题解决分为有结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解决。
第84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85、单选题 儿童的发展是通过_____。
A: 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
B: 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
C: 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
D: 观看电视卡通节目而发展的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儿童的发展包括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个体表现为操作物体,社会表现为与人交往。
第85题所属考点-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86、单选题 “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指的是_____。
A: 观察的目的性
B: 观察的全面性
C: 观察的准确性
D: 观察的创新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观察的全面性,要求通过观察反映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的组成部分和相互联系,“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指的是观察的全面性。
第86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87、简答题 简述班级常规管理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1)班级组织纪律管理;
(2)班级环境与卫生管理;
(3)班级文档管理;
(4)班级工作计划和总结。
第87题所属考点-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88、单选题 美国教育家杜威要反对的是_____。
A: 儿童中心论的观点
B: 教师中心论的观点
C: 活动中心论的观点
D: 经验中心论的观点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儿童的发展为日的,反对教师中心论的观点。
第88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89、单选题 一位特级教师在给小学生讲“办”字时这样表达:“办事要出力,出力要流汗。所以,‘办’字是由力和两点组成。”这是运用了_____。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计划策略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是对精加工策略概念的理解考查。
【答案】B。
【解析】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第89题所属考点-学习策略
90、单选题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师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被称作_____。
A: 文献法
B: 观察法
C: 经验总结法
D: 行动研究法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工作者或学校的一线教师针对自己在教育领域、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在专业教育研究者的指导下,对问题进行科学的定位、诊断、制定解决的计划及具体的实施步骤,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90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91、单选题 对待儿童,成人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尊重了_____
A: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B: 学生是独特的人
C: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D: 学生是有创造性的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因此很多方面还不成熟,要理解学生所犯的错误。
第91题所属考点-职业理念
92、填空题 基克认为,一般性的问题解决大致包括以下阶段:____、搜寻解法、执行解法和评价。
参考答案: 建立问题表征
第92题所属考点-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93、单选题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的主要特征不包括_____。
A: 突出目标的发展性
B: 突出目标的超越性
C: 突出目标的人文性
D: 突出目标的阶段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注重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突出目标的发展性。(2)注重适应性和超越性相结合,突出目标的超越性。(3)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突出目标的人文性。
第93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94、单选题 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_____。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个别差异性
D: 不均衡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儿童生理发展先于心理发展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不均衡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同一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性: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性。
第94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95、单选题 当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捏住,这是新生儿的_____
A: 怀抱反射
B: 抓握反射
C: 觅食反射
D: 吸吮反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当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捏住,这是新生儿的抓握反射,这种反射通常在出生后3~4个月消失。
第95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96、单选题 下列选项体现趋避冲突的是_____
A: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B: 人心不足蛇吞象
C: 前怕狼后怕虎
D: 想吃药治病又怕药苦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趋避冲突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想吃药治病又怕药苦正是兼具想治病和怕药苦的矛盾心理。
第96题所属考点-情绪、情感与意志
97、单选题 _____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
A: 教师良心
B: 教师公正
C: 教师义务
D: 教师荣誉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教师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
第97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98、单选题 根据信息加工过程理论,_____对整个信息加工过程起调控作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
A: 言语信息
B: 智慧技能
C: 认知策略
D: 动作技能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
认知策是指对人的心理加工过程起控制和调节作用的执行控制过程。故此题选C。
第98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99、填空题 教育是一种____现象,是____的活动。
参考答案: 社会 人类特有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
社会人类特有
第99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100、多选题 下列人物属于洋务派的有_____
A: 曾国藩
B: 奕圻
C: 左宗棠
D: 李鸿章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CD。参考解析: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奕诉是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地方上的代表人物多数与曾国藩有关:曾国藩(汉族,道光十八年进士,湘军领导人)、沈葆桢(曾国藩的属下,进士出身,接替左宗棠创设福建船政,任南洋大臣)、张之洞(汉族,同治二年进士,号称“香帅”)、左宗棠(曾国藩的属下,汉族地主,率领军队收复新疆)、李鸿章(曾国藩的门生,汉族,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淮军领导人,清朝后期的实力派)。故选ABCD。
第100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