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对生病儿童进行家访是什么性质的家访?_____
A: 新生家访
B: 情感性家访
C: 定期家访
D: 问题儿童重点家访
2、单选题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_____。
A: 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 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
C: 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3、填空题 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____。
4、简答题 教学板书
5、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下列不属于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_____。
A: 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 有优秀的教师
C: 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D: 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6、单选题 地理课中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学习,是_____
A: 命题学习
B: 符号学习
C: 概念学习
D: 上位学习
7、多选题 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典型反思方法包括_____。
A: 对话反思法
B: 观摩反思法
C: 理论反思法
D: 课题反思法
8、单选题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_____,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 《大教学论》
B: 《人是教育的对象》
C: 《教育心理学》
D: 《教育心理大纲》
9、简答题 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启发性原则?
10、单选题 _____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
A: 奥苏伯尔
B: 杜威
C: 陶行知
D: 班杜拉
11、单选题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人格的_____。
A: 稳定性
B: 独特性
C: 坚定性
D: 整合性
12、填空题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___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13、判断题 对学生的教育要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_____
14、单选题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_____。
A: 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 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 正强化和负强化
D: 强化和惩罚
15、单选题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_____。
A: 年龄影响力
B: 性别影响力
C: 个性影响力
D: 学术影响力
16、判断题 人类历史上,先是某些圣贤办起了学校,然后才有教育活动。_____
17、多选题 长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包括_____。
A: 图像记忆
B: 声象记忆
C: 语义编码
D: 表象编码
E: 听觉编码
18、单选题 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_____,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 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 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 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 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9、判断题 美育的内容就是艺术教育和“美学”学习相结合。_____
20、单选题 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给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_____
A: 参观法
B: 实验法
C: 演示法
D: 练习法
21、简答题 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833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期中考试是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年龄越大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
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高考后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后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开了谜底。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30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的鄙夷目光、父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了老师、同学和父母。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为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生活也开始变得轻松;自己没有了来自家庭和考试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
问题: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教育存在的问题?
22、判断题 强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必然会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_____
23、判断题 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学习的主体。_____
24、单选题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_____。
A: 刺激情境
B: 即定疑问
C: 思维状态
D: 思维起点
25、简答题 简述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26、简答题 有人认为“启发式就是问答式”,也有人认为“启发性的关键就在于教师主动性的发挥”,而更多的人则是感到困惑:“在教学中为什么总是启而不发?”那么,你认为启发性的关键或核心是什么?在教学中又应该如何贯彻启发性的原则?
27、单选题 下列行为需要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是_____。
A: 体罚学生严重的
B: 克扣教育经费
C: 殴打教师情节严重的
D: 侵占学校校舍
28、单选题 活动性原则源自于_____的“做中学”教育思想。
A: 皮亚杰
B: 夸美纽斯
C: 福禄贝尔
D: 杜威
29、单选题 行为观察、情境测验、评语属于幼儿园教学评价中的_____。
A: 定量评价
B: 定性评价
C: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D: 总结评价
30、单选题 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_____。
A: 受教育权
B: 生命健康权
C: 人格尊严权
D: 人身自由权
31、单选题 我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_____,制定本法。
A: 宪法和教育法
B: 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 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 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32、填空题 有些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和耐心细致的帮助下,由懒惰变为勤奋,由粗心变为细心,由自卑变为自信。这说明人的____具有可塑性。
33、单选题 思想品德培养是从学生的_____出发的。
A: 认识
B: 情感
C: 行动
D: 实际
34、单选题 _____提出问题的解决的五步模式,被人们看做是一种经典的解决问题过程的标志。
A: 杜威
B: 纽厄尔
C: 华莱士
D: 巴甫洛夫
35、单选题 下列哪一种是我国教育法体系的“母本”_____。
A: 义务教育法
B: 教师法
C: 教育法
D: 民办教育法
36、多选题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所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有_____
A: 均衡性
B: 知识性
C: 选择性
D: 综合性
37、单选题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传递的主要信息是_____。
A: 教学媒体
B: 教学环境
C: 教学理念
D: 教学内容
38、单选题 谋划和系统部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增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实现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国制定了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一系列目标。下面关于“十二五”期末要实现的目标,表述有误的是_____。
A: 基本建成布局完整、技术先进、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
B: 物质科学、核聚变、天文等领域的部分设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C: 投入运行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量接近50个.初步建成若干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初具轮廓
D: 以开放共享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符合设施自身特点与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初步形成
39、多选题 下列有关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区别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
A: 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B: 人的学习是一种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C: 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进行的
D: 人类的学习要掌握人类发展、变迁所积累起来的社会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E: 人类的学习是漫无目的的
40、单选题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充分运用了_____的德育方法
A: 情感教育
B: 实际锻炼
C: 榜样示范
D: 陶冶教育
41、单选题 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_____
A: 语义联想
B: 视觉联想
C: 关键词法
D: 谐音联想法
42、判断题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自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_____
43、单选题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相比更有利于_____。
A: 发展学生个性
B: 促进温故知新
C: 加强教学相长
D: 坚持循序渐进
44、单选题 2014年2月10日首届金砖国家科技创新部长级会议在_____举行。
A: 印度
B: 巴西
C: 中国
D: 南非
45、单选题 关于遗忘的一般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遗忘的进程是均衡的
B: 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C: 有意义能理解的内容相对不容易遗忘
D: 无意义能理解的内容相对容易遗忘
46、简答题 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对促进幼儿发展的要求
47、单选题 _____应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排头兵。
A: 教师
B: 校长
C: 教育行政官员
D: 教导主任
48、单选题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_____迁移理论。
A: 关系转换说
B: 相同要素说
C: 形式训练说
D: 认知结构说
49、单选题 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_____
A: 马卡连柯
B: 加里宁
C: 乌申斯基
D: 赞科夫
50、简答题 操行评定